第一章人物传(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798&run=13

聂嘉乐 曾用名再刚、 固石。1905年出生于西留村。1917年,随信奉基督教的父
亲传教到河北省河间县。1921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农科,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动
同学开展抗议北洋政府卖国行径的斗争。隆冬寒天,他不顾军警用水龙头喷射,与同
学们手挽手游行示威,直到把军警赶跑。1926年,受中共河北省委派遣到河间县张寺
莹村,以传教为掩护开展工作。1927年,任河间与献县合组的县委宣传委员。1928年
秋打入国民党肃宁县党部任书记。1930年调新成中学以教师为掩护开展工作。数月后,
受河间县委派遣到江苏省泰县税务部门做地下工作, 为河间县党组织筹措钢枪3枝。
极度的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身患严重肺结核病。他常对妻子说:"一个人活在世上,
不要老是认为这是苦的,那是苦的,干一番大事业要紧! 我们要砸烂旧世界,建设新
世界,使中国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胜利一定属于我们。"1933年5月的一天晚上,
稍觉病情好转, 独自外出散步,被3个蒙面歹徒殴打致昏。苏醒过来挣扎回家,病情
遂恶化。弥留之际对妻子说: "这地方不能久留,你带玉华、黎文快回山东老家!不要
悲伤,我是为革命……。"

张梅亭 字雪安、松庸,号对溪。1858年出生于曹家庄。9岁能写诗作文,20岁中
秀才, 30岁中举人。1894年着手私纂失修200余年的《莱芜县志》。赖一驴之力,遍
迹境内各地, 考察山川道里,搜集故事。历经4年,初成志稿。1908年考中进士,遂
在礼部任主事, 县志修纂掇笔。13年后挂冠旋里,"检视旧稿……重加缀辑,补其缺
略,正其谬误……稿凡四易,历三四寒暑,引用书至百种而后克成"(《莱芜县志·序》),
1922年由济南启明印刷社承印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评说:"是志虽属私家之作,
而搜罗之富,取舍之严,体例内容皆及精备,较之官书多抄袭前书者,实有霄壤之别
……在地志中, 殊为罕见杰构也。"辛亥革命后,对社会变革深为不满。在所著《一
松山房存稿》中写道:"如今日者乎,以莠民之兴,如蓬从风,如火燎原,漫灭天常,
扫除国粹,无所不致,四海土崩,万事瓦裂,遂成今日之祸。"因此,"杜门不出,潜
心正学", 书信往来,广交遗老,著书立说,以"卫圣道,辟异端"。晚年,以《小像
自题》总述一生: "尔冠古冠,尔衣古衣,尔年古稀,尔所受者,父母身体肤发;尔所
学者,先贤之礼乐威仪。尔一息尚存,敢不敬守此身别于夷。"1933年谢世。

杨桂芳 又名振华,字仲馨。1910年出生于许小洼村。16岁毕业于大下高等学堂,
后在本村读私垫,20岁进莱城武术馆习武。后在太平官庄、柳行沟等小学任教。文武
兼备,善书画。25岁时就写过不少碑文;喜夜奔亲友,多逾墙而过,无声息无踪迹。
家乡流传其"飞檐走壁"故事。虽家境优裕,父母溺爱,却无纨绔骄矜之态和书生文弱
之气。不顾父母望子成龙、光耀门庭希冀,向往自由,追求进步。1933年结识并多次
资助中共莱芜县委领导人刘仲莹、孙启明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
号召,以打猎、捕鱼为名,到各村动员有志青年参加抗日游击队; 变卖家产,购买马
枪1支, 向亲戚家借出左轮手枪1支。1938年1月2日,毅然离开父母、爱妻和不满3岁
的儿子,参加莲花山抗日武装起义,遂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三中队一班班
长。1月26日,在新泰县寺岭伏击日军战斗中,腹部7处中弹牺牲。为泰山区抗日战争
中第一位为国捐躯者。

鹿省三 原名鹿效曾,化名孟哲、秋阳、季芳华、张守仁等。1905年1月26日出生
于西牛泉村。天资聪颖,学习勤奋。读小学期间,考试每每名列榜首,三年级时就写
过千字以上抒发思想感情的文章。1929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后,阅读鲁迅、高尔基的
作品及《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新的立场和
观点揭露、批判国民党政权和教会的反动实质,斥责学校的奴化教育,积极参加妇女
放足、破除迷信、抵制日货等活动,被校方视为"赤化分子"、"危险人物"。"九一八"
事变后, 积极组织请愿团,并被选为济南市学生请愿团主席团成员,率领同学卧轨3
昼夜,冲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阻挠,乘火车奔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抗日。得知蒋介
石不答复学生要求后,又带领同学冲击外交部、中央党部和《中央日报》馆。政府派
兵镇压,造成"珍珠桥惨案"。返校后继续领导开展反对校方控制的斗争,揭露校长跟
踪去南京破坏学生请愿罪行,被开除学籍,列入当局通缉名单。遂以中共山东省委巡
视员身份回到莱芜兼任县委委员。旋去淄博、益都、寿光、昌潍等地组织工人运动,
下煤矿与工人一起挖煤,建起中共淄博特别支部。1933年,中共山东省委遭到破坏后,
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济南、泰安、莱芜等地和鲁西一带地区,并去北平、上海寻找上
级党组织。1935年,与刘仲莹、赵健民等组建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任宣传部长。
1936年秋,到淄博、益都、昌潍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建立鲁东工委并任书记。1938年
1月, 与王培汉等人在昌潍、淄博一带组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并任政治委
员。1938年2月撤离昌邑时,暂留瓦城镇处理善后,被内奸杀害于孙膑庙内。

刘仲莹 原名刘盛玉,化名范明生、李济安。1911年3月出生于鹁鸽楼村。1917年,
举家迁居口镇经营丰裕钱庄,就读于口镇小学,考试经常名列前茅。1926年考入县立
中学,常被选为优等生。期间,与徐干晨、毕指南等成立学生自治会,领导同学开展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宣传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革命活动,并走出校门,与国民
党进步人士联合组织机关工友联合会; 到国民党县党部石印局印发《告全县人民书》
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行径,宣传革命道理。1929年秋在该校毕业,以优异
的学业成绩和初露锋芒的社会影响,到县农民协会,与进步人士孙启明、王其人在一
起工作。除阅读高尔基和鲁迅作品外,还设法阅读《怎样研究新兴社会科学》等进步
书籍, 并悉心研究农民协会的斗争方针和策略。常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
荆州"表露愤世疾俗、 追求真理的心情。秋,怀着求索革命真理的热切愿望,毅然离
开农民协会,考入济南省立高中,结识在该校任教的左翼作家胡也频,并在其指导下
阅读《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共产党宣言》等。1930年夏,胡也频去上海。
同年冬,刘仲莹到上海投奔胡也频,在复旦大学当旁听生。年底,经胡也频介绍加入
中国共产党,受命到闸北做地下工作。1931年回莱芜,先在口镇、鹁鸽楼,后到县农
民协会、 县师范讲习所等地,发展党员5名,建立中共莱芜特别支部并任书记。1932
年,在全县发展党员近百名,建起10余个党支部,成立中共莱芜县委,并被选为书记。
此后,与县委其他成员一起,更加广泛地开展建党工作,迅速在一、二、三、十区近
20个村庄发展党员近200人,建立起4个分区委及县农民协会、县师范讲习所党组织。
同时,开展学生和农民运动,在县师范讲习所发动要求撤换思想守旧的教师的罢课斗
争;领导夺取县农民协会领导权的斗争;通过农民协会,向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控告法官
乔某贪污行径,迫使省政府将乔某撤职法办。1933年,在中共山东省委遭到破坏,莱
芜党组织与上级失掉联系后,一方面通过县农会组织指挥清查县财政局长毕华桥贪污
案件斗争,一方面多次变卖田产充作活动经费,先后到济南、上海等地寻找上级党组
织。1934年12月,在济南被当局逮捕,经组织营救出狱。1935年10月,领导反对刘伯
戈、周茂森叛变的斗争,机智地安排县委其他委员转移到外地,自己留下来坚持工作。
为躲避敌人搜捕和监视,躲进云台山狼毛子洞,以树皮、草根、雪团充饥解渴达7天7
夜。秋后,与赵健民、鹿省三等人组成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被推选为书记。1936
年秋,以省委特派员身份,化名范明生、李济安赴鲁西北工作,先后建立起中共冠县
县委和莘县、 堂邑、南馆陶等特区区委。翌年4月中旬任鲁北特委宣传委员。遂跑遍
鲁西北各县,联络党员,建立组织,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武装。工作既
劳累, 生活又艰苦,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饭,终于积劳成疾患了肝病。8月底,在特
委指令下停止工作, 回家休息治疗。9月,听到平型关大捷消息,即在家乡张贴标语
进行宣传,并在同学画的漫画上题写: "中华不可侮,金瓯缺定补。"随即将口镇的家
产变卖为800大洋,带着400作为经费,于11月初返回鲁西北。不久,病情急剧恶化,
鲁西北特委派专人密送到聊城, 后又转齐鲁医院,终因治疗无效,于1938年3月28日
病逝。在遗书中嘱咐妻子,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教他走正路,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毕指南 原名毕炳生。1902年出生于南三官庙村。幼年丧父。祖父视为掌上明珠,
冀望其承家风继祖业。1924年,在岳父亓聘如开明思想影响下,冲破祖父阻挠,毅然
进入莱城"洋学堂"读书,始接触到马列主义著作,积极参加剪辫子、放足、掀神拆庙
等反对封建迷信活动。中学毕业后,利用自家空闲房院办起初级小学堂; 筹办大辛庄
完全小学,积极向学生传播新文化,灌输新思想。同时,热情参与乡村公益事业,组
织民间封山造林,绿化南石屋山; 举办义仓,以低息甚至贴息济贫渡荒。这些作为使
祖父大失所望,被视为不肖子孙。1931年,经刘仲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中
共莱芜县委宣传委员。1932年,在县委领导下,参与发动农民协会请愿,迫使国民党
莱芜县党部更换县农协领导成员,使农协领导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1933年,县农
协改称农会后担任副干事长,积极参与县财政局长毕华桥贪污案的清查、起诉,历经
反复直到胜利。当年7月1日起,领导并主编中共莱芜县委机关报《战斗》。秋,与刘
仲莹起草《告莱芜全县民众书》,印发到中共和农会基层组织。1934年,为中共莱芜
县委地下联络点——文成书局和在山西绛县应变隐蔽点的筹建变卖家产,筹集资金。
抗日战争爆发后,典卖土地,购买武器,动员青壮年参加抗日游击小组。1938年1月2
日,奔赴徂徕山参加抗日武装起义,旋受命与孙启明、亓象岑共同组建八路军山东抗
日游击第四支队驻莱办事处,积极争取硬拳道与八路军合作抗战,团结各界开明人士
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扩军和募给日夜奔波。毕生为党的事业筹集资金,
将析居时分得的60余亩土地卖掉50余亩。 1939年5月15日,在乔家义村东岭被日伪军
杀害。1960年,生前战友王其人书写"为革命光荣牺牲,为革命倾家荡产"的题词缅怀
老战友。

王培汉 又名王金镛, 字卓云,号若之。1894年出生于莱城东关北小街。幼时跟
母亲四乡乞讨,后帮母亲做豆腐、卖火烧糊口。17岁入劝学所当校工。劳动之余,奋
发自读,产生渴求武装救国,投入军阀部队。负伤住院时,遇到在医院当军医的幼年
好友,始阅读列宁和高尔基著作,激起救国图强抱负。1926年,在武汉参加北伐军,
结识进步人士黄亦生和共产党员菊百实,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随军回山东,先
在莱芜县警备队做地下工作。后被国民军战地委员会派往费县任公安局长。到任后,
即介绍杨占升等5人到临沂农民运动训练班学习。 翌年,领导杨占升等人掀起农民运
动,迫使当局取消"百货捐"。1930年,劣绅唆使歹徒冲击区农会。义愤农民抓起劣绅
游乡示众,奔向县政府请愿。县长派出民团荷枪实弹严阵以待。培汉身为公安局长,
负有弹压之任。为避免流血,亲带10几名警察,备下开水、馒头接待农民,劝阻冒险
行动。事后被当局撤职,随后到博兴师范讲习所任军事教员。1932年秋,在张洪礼领
导的博兴农民暴动中任副总指挥,带领暴动农民顺利收缴3个区联庄会的300多支枪,
烧毁土豪劣绅的地契,分了地主的粮食,组建起数百人的武装。暴动被镇压后,被迫
回到莱芜,与中共莱芜县委书记刘仲莹一起工作。后来,到昌邑县以军事教练及中学
图书管理员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与中共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
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组建山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1939年底,"肃托"错案中被冤杀。

李光教 1917年出生于北陈家庄。 高等小学毕业后,家贫不能升学,深感人间不
平,产生寻求自由平等愿望。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秋,担任中共莱芜县委交
通站站长,在北陈家庄以经营杂货店作掩护,为党组织和抗日军民传送文件、信函、
报纸和情报。在瞬息万变、县委和部队流动性很大的形势下,经常冒着危险,忍饥挨
饿,连跑几个地方才能完成任务,使县委机关若干次免遭敌人袭击。1940年3月30日,
因叛徒告密,被敌逮捕。敌人虽以各种毒辣手段逼供,但誓死不屈,只用"不知道"三
个字来回答。旋被敌人押送莱城日军宪兵队,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不但不供,反而
痛斥日本侵略者罪行,被日军放出狼狗撕咬,后遭枪杀。

吴道源 1903年出生于丰登官庄。 幼年父母双亡,与胞兄相依为命艰辛渡日。青
年时期,高利借贷,做小本生意糊口。1931年,从中共莱芜地下组织引导农民协会向
封建势力、高利贷者开展各种斗争中看到希望,参加农民协会。翌年10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入党初期,凭一颗忠心和一股热情,积极发展党员。首次与一位贫苦农民谈话
时,对方听到有杀头之险的"共产党"三个字惊叫起来。因觉得暴露身份而紧张失控,
一刀将对方刺伤。 事后深感内疚,将家中仅有的0.8亩薄地送给对方赔礼补偿。他也
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只好讨饭。后被农会安排看坡,按照规矩,庄稼被盗而抓不住
偷盗者,看坡人要赔偿损失的一半。他借此机会,专组织贫苦农民偷割富户的庄稼,
然后以一半赔给富户,一半留给穷人,因而得到贫苦农民的信任和爱戴。1933年9月,
他受党组织委派进入三区当区丁,并以此合法身份担任党的地下通信联络工作。他在
区丁中发展党员,圆满完成掌握区联庄分会内部情况的任务。1935年12月,被叛徒刘
(伯戈)、周(茂森)率捕共队逮捕,押解到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在敌人百般审讯逼供时,
矢口否认是共产党员,后来,听到敌人以卑鄙手段在报纸上伪造其自首消息,坦然地
说: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后来被判处两年半徒刑。在狱中,参加党
组织领导的绝食斗争, 持续5天,迫使敌人答应"犯人",提出的准许看书报、准许与
家属通信、准许会见亲友的要求。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立即接上党的关系,投入抗
日救亡运动。 1938年1月,率领发动的人员携带枪支到徂徕山参加抗日武装起义。日
军侵占莱城后,受党组织委派,先后担任情报站长、盘查站长、交通站长等职。总是
不避艰险,按时完成任务。一次,由莱芜(北)县去新甫县送文件,趁阴天漆黑的夜间,
爬越日伪军的"防共护路壕",涉过冰凌刺骨的汶河。在山岭野坡上爬行时,数次滚下
山沟,有时跌得不省人事。艰难跋涉数十里,终于完成任务。当拖着遍体鳞伤、疲惫
不堪的身子返回时,又遇日伪军"扫荡",黎明前勉强走到亲戚家里隐蔽下来。过度的
紧张劳累,5天内滴水粒饭不能进,却对人说: "为了完成党的任务,个人受点罪没什
么。
何官庄硬拳道依靠日伪势力欺压群众,抗缴公粮。道源率武装分队袭击该道据点,
没收道首何某全部家产分给四乡穷人。 1941年2月22日,在执行任务中被硬拳道逮捕
后拴住大拇指吊在梁上打得皮开肉绽,昏过去数次,不但不吐露党的任何秘密,反而
破口大骂。何某恼羞成怒,残暴地下令灌辣椒水和煤油,反复动用"老虎凳",继而用
弹头挖肋骨、铁勺烫头、火棍烙胸等酷刑。敌人得到的只是一次再一次严斥痛骂。敌
人无计可施,便下毒手活埋。3月1日,被刽子手押赴刑场,一路昂首阔步连声怒骂,
高喊"共产党是杀不尽的。我死了会有无数的人为我报仇! "当被推到土坑前时声音更
加宏亮:"打倒日本鬼子!""打倒汉奸!""中国共产党万岁!"被敌人推下土坑,镢敲石砸,
直到最后一口气时还喃喃地喊:"打倒汉奸"……

马乐天 1906年出生于马村。 家境贫寒,完小毕业后务农。1932年入邹平乡村建
设研究院学习。翌年结业后,到东平县当小学教师,领导当地农民进行抗税抗捐斗争。
之后,回到家乡办起贫民学校,积极宣传反封建、反压迫,鼓动农民同地主作斗争。
1937年,经徐干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军侵占莱城后,始任盘查站站长,后任中
共星波乡支部书记,秘密组织抗日游击队,破公路、割电线,埋地雷、潜入日伪军占
领的范镇等村庄张贴抗日标语,搞得日伪军惶惶不安。1940年任中共星波、中和、水
北三乡总支书记。1941年春,到水北部署抗日工作,被已秘密投靠景肇铃的叛党分子
告密被捕。在景肇铃与刘伯戈软硬兼施一再威逼下,坚贞不屈。后被押送到伪军陈三
坎驻杨庄据点的冯光田部,受尽吊打、灌辣椒水、压杠子、烙铁烙身等酷刑,对敌痛
骂不绝,高喊"打倒汉奸!""中国共产党万岁!"被恼羞成怒的敌人割去舌头,仍怒目而
视。4月5日夜被活埋于杨庄村南。后来,群众在为他树的碑上写道: "泰山之东 汶水
之阳 志向坚定 惊动四方 舍身不屈 死而坚强 革命牺牲 万丈光芒"。

甄磊(女)原名甄玉桂。1919年出生于莱芜城里。幼年丧父,靠母亲经营饭馆生活。
虽家境贫寒,却在母亲支持下,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进入女子高等小学学习。1932年考
入县立师范讲习所。1935年毕业后应聘任女子高等小学教师。1938年初,毅然告别母
亲参加八路军。下半年被送进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
后,先后担任中共泰山特委直属县委妇女部长、山东省第一届妇联执行委员、山东省
妇联姊妹剧团政治指导员, 活跃在沂蒙山区。1939年6月,在日军大"扫荡"中,被调
到军政干校, 与夏天真一起,将200余名女学员疏散,隐蔽在沂蒙山根据地,带领百
余名精干学员,划分成游击小组,领导当地群众清舍空野,疏散转移,取得反"扫荡"
胜利。1941年3月8日,任姊妹剧团指导员兼团长,带领全团宣传抗日并检查指导妇女
工作。虽工作任务繁重,战斗生活紧张,但始终不忘严以律己。行军中经常帮团员拿
东西,搀扶体弱者;宿营时,亲自安排食宿,站岗放哨;还利用一切时间教大家学习文
化、政治和业务,并坚持搞文艺创作。为揭露"万仙道"装神弄鬼、骗财害命的罪行,
编导话剧"万仙会",率领主要演员到万仙大庙演出。11月7日,在日伪军大"扫荡"时,
化装成一位抗日军属老大爷的孙女隐蔽在群众中,在日伪军刺刀威逼下,从容不迫地
以"丈夫"、"公爹"等名义,从人群中认领出几位战友。但仍有几位战友被日伪军抓走。
为营救他们,甄磊不顾安危,尾敌之后奔向大青山,路上遇敌中弹牺牲。

亓美玲(女)1921年出生于蓝沟崖村。193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调山东抗
日军政干部学校(沂水县岸堤)学习,结业后分配到莱芜九区做妇女工作。1940年,在"
肃托"错案中遭到迫害,经"审查"后恢复工作,调任七区妇救会长。1942年5月13日,
日伪军突然包围榆林村,美玲与区妇女干部李爱华被俘。日伪军将她们带到栖龙湾村
酷刑逼讯,两人均坚贞不屈。后被罚做劳役,到村头水井挑水。美玲趁敌哨兵距离稍
远时对爱华说:"你快跑!我掩护你"。爱华不同意丢下战友逃生。美玲坚定地说:"咱俩
一块是跑不了的。你快走我掩护,不要管我"。爱华脱险后,敌人加重对美玲的刑罚,
施尽灌凉水、压杠子等酷刑。美玲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最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悲壮地走上刑场。

朱嗣光 1918年出生于朱家庄村一个富裕封建家庭。 抗日战争初期,父亲曾一度
参加各界人士组成的抗战行列。后来脱离抗日战线,百般阻挠儿子参加抗日活动,经
常发生父子之争。为约束嗣光,父亲立下不准离乡、不准参加八路军、不准在外夜宿
的规矩。嗣光却不予理睬,于1938年毅然离家投入抗日斗争,担任乡青年救国团团长。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七区分区委青年委员。翌年任县青年救国团团长。1940年调
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是年8月,任淄川县青年救国团团长。在日伪军严密
封锁控制下,夜间深入淄川境内活动,白天撤回茶业区隐蔽。1942年10月17日拂晓,
日军包围驻茶业一带的泰山区党政军机关,嗣光受命带领几位青年干部押解俘虏和犯
人突围,身先士卒,在前开路,腿部受伤仍坚持冲杀。继而胸腹部多处中弹,毅然临
危不惧,掩护战友完成任务,最后牺牲在战场上。

潘德和 原名潘公正, 其字潘致中。1908年出生于冶河村。毕业于县立师范讲习
所。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本村支部书记,以小学教员身份掩护革命活动。
10月下旬,叛徒刘伯戈、周茂森与国民党山东捕共队到莱芜逮捕共产党员时,德和第
一个被捕,见到刘、周,立即意识到全县党组织面临大破坏的危险,便计上心头,提
出回家见见老母的要求。敌人料其难逃手掌,即派两名武装押解前往。待转入小巷脱
离大股敌人视野后,以突然行动打倒押差,越墙脱险,一鼓作气跑到县委秘密联络点
报警,使县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除4名党员和2名已出党者被捕外,全县党组织免遭
大破坏。 1937年下半年,为组织抗日武装四处奔走。翌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
义。1942年,任山东纵队第四支队特派员。同年,在大崮山对日本侵略军作战时牺牲。

郑觉民 又名郑立新、 郑光生。1914年出生于陶镇南村。幼年时看到父亲与当地
邪恶势力斗争多次被打伤,大哥任小学教师教唱革命歌曲被辞退,对黑暗腐朽社会愤
愤不平。"九一八"事变后,对蒋介石不抵抗主义深恶痛绝,作文直抒胸臆:"军阀握权,
对于国土毫不负责, 将东三省及热河拱手送予日本,辱国丧权莫甚于此。"1935年,
投国民党29军当兵。喜峰口战役失利后回家。1938年参加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
队任班、排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底,奉命组建二区区中队任队长。旋调
莱东县县大队三连任连长。同年末,任县独立营副营长兼二区区中队队长。作战勇敢,
指挥有方,带领区中队与日伪顽军作战,常以弱胜强,以少胜多。1940年春,率区中
队在陶镇与日军一个小队及伪军300余人正面作战, 持续一天,毙敌20余人,末使敌
人突破阵地。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不下火线,勇猛如常。多次轻装简从潜入敌营,镇压
罪大恶极的日伪人员。虽遭敌人多次"清剿",每每带领部队安然脱险。1942年的一天,
只身被刘伯戈部包围于蔡镇村一座民房中,向敌人投出两颗手榴弹,趁机越墙脱险。
日军以逮捕父亲、弟弟、妹妹、侄子等亲属7人胁迫投降,但不为所动。1942年2月,
刘伯戈派说客以重金高位收买,听后一笑置之,并将说客送交上级惩处。1943年初,
肺病复发兼患天花病隐蔽在家休养, 于3月15日被敌人侦知逮捕。日军头目先亲自劝
降,并释放亲属,以示宽厚,继而施加酷刑,均志如磐石,坚贞不屈。不久被杀害于
济南。

池玉贵 1917年出生于后城子村。 自幼家贫,只上过两年小学。1938年参加青年
抗日救国会。1940年末,离别妻子和刚出世的女儿,参加民主政府公安工作,同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春,接受上级交给的摧毁辛庄伪乡公所,除掉伪乡长的任务,
率领一个班夜间插入伪乡公所驻地,带一个战斗小组越墙入室将伪乡长击毙,缴获长
短枪10多支。不久,嵬石村吴某拜日军驻辛庄的队长为干爹,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群众要求除掉。玉贵利用吴某逢集必上市敲诈的规律,化装成农民混入辛庄集,趁吴
某在一个樱桃摊前边拣边吃时打死。1942年,任铁车区区中队长后,立即着手扩充人
员,筹措武器。一次,带通讯员穿越敌人层层封锁线,深入腹地,伏击每天下山作恶
的敌连长,缴获手枪一支。短时间内,区中队即发展到50多人。装备整齐,能征善战。
为粉碎日伪军封锁和"强化治安"阴谋, 1942年5月的一天晚上,与区文教助理员分别
化装成日军和翻译官,潜入辛庄抓捕伪村长带回进行教育,使其接受为民主政府秘密
缴公粮、送情报任务。经过艰苦复杂的工作,大部分伪乡村政权表面应付日伪军,暗
中为抗日军民做事。同时,经常伪装大部队,夜间包围伪军据点开展政治攻势,对作
恶多端的汉奸指名道姓进行警告,使伪军惶惶不安,纷纷为抗日军民做事赎罪。辛庄、
铁车一带的抗日斗争局面很快扭转。
1943年,刘伯戈派遣20余人的武装进驻南蛇沟村。在区中队全部出发执行任务的
情况下,玉贵当机立断,乘其立足末稳,带领司务长夜袭,将刘伯戈部赶出去。又一
次在南埠子村与刘伯戈部遭遇,玉贵率先出击,一阵冲杀把刘部赶到颜庄伪军据点。
从此,刘伯戈的人马再不敢轻易进犯。
1944年春,玉贵带领铁车区区中队配合主力部队伏击伪军吴化文部一个营,负担
左翼侧击。 伪军受主力部队正面攻击,拼命向左翼突围。玉贵率队迎着5倍于己的敌
群猛力冲杀。 激战中胸部中弹负伤,转送医院途中牺牲。5年中历经30多次战斗,被
称为独胆英雄、模范区中队长,屡受中共县委、地委表彰。

徐干晨 又名徐淦田。 1910年出生于西李家庄村。在高小就读时,一面当校工,
一面读书。1925年,考入莱芜县立初级中学,他与同学刘仲莹、韩裕文三人带头阅读
革命文学书刊,影响和带动全校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进步。192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 (曲
阜) 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受到楚图南等革命家教诲,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毕业后
留校工作。1931年任平津线党的地下联络员,因人告密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囚禁于南
京监狱。在狱中始终以共产党员气节将敌人残酷刑讯置于度外。为准备出狱后投入抗
日民族战争,以坚强毅力自修日语。1937年,国共两党合作后获释回家,以教员作掩
护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发展马乐天、杨大昌、陈丹峰、陈兰堂等人入党。1933年
5月,任中共莱芜县委委员,负责《抗战青年》的编辑出版。7月,兼任莱芜县三民主
义青年救国团团长。1940年任中共泰山地委民运部长,10月兼任泰山区各界救国会副
会长。后调任中共鲁中区委宣传科长。在繁重的工作中,不顾重病在身,艰苦奋斗,
不遗余力,致病情恶化而逝世。1946年7月24日,家乡民众在墓前树碑书其生平: "干
晨同志,天性奇特,聪明过人,文学渊博,并通英日文字。作事不顾身家,志在救国
救民。二师毕业后,即奔走革命,于民国二十年在北平被捕,解南京监狱,囚禁五年。
民国二十六年西安事变后,始得释放,遂又从事抗战。历任泰山区各救会主任、鲁中
区党委科长。终因积劳成疾,于一九四五年一月,在沂水病故,时年三十五岁……"。

陈克 原名朱懋宣。 1913年出生于冯家林村。抗战前毕业于莱芜师范讲习所,任
小学教师。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莱芜县委第五区分区委书记、县委宣
传部长、代理县委书记等职。1945年8月,调任淮安县委书记。9月15日下午,中共淮
安县委在景芝开会。担任警卫的鲁中军区十团3营8连突然叛变,陈克与县委组织部长
等10几名干部被捕,被连夜押至安丘城。18日,被起解潍县时,激昂陈词:"为了革命
事业和人民而死是光荣的。我们共产党头可断,志不可屈! 汉奸卖国贼,你们杀不了
千百万革命者和人民,我们的革命一定会胜利!"在潍县,敌人软硬兼施,仍坚贞不屈。
就义前,义正词严痛斥敌顽,高呼共产党万岁! 1955年春,安丘县人民在景芝修建烈
士塔,以永远纪念。

张文政 1910年出生于上三山村。 幼年在家放牛羊。1928年加入黑旗会为会首。
1930年率会员加入中央道, 成为莱芜中央道道首。1938年以道徒为骨干组织500余人
的抗日自卫团。 9月,在国民党第三区专员张里元支持下,任蒙、费、临、滕、泰、
泗等县中央道组建的鲁南人民抗日自卫团副总团长。10月,被国民党别动第五纵队秦
启荣部改编为抗敌自卫团, 专与八路军搞"磨擦",破坏抗日斗争。1939年5月,部队
在旋车沟被日军打垮。部下求助于八路军四支队,收容失散人员组建莱蒙独立营。不
久, 被国民党整编为保安第五团任团长。1941年7月,被沈鸿烈整编为保安第九旅任
旅长。两个月后回莱芜投降日军任"剿共治安军"司令,在口镇及周围十几个村庄安设
据点, 配合日军"扫荡",先后逮捕中共党员及乡、村抗日干部300多人,摧毁中共村
支部十多个,胁迫百余名党员自首;偷袭驻山口村的八路军某部,杀伤指战员200多人,
毁民房500多间。 1942年春,惧日军整编去南洋当炮灰,率部逃到沂源、诸城一带,
先后任伪军张步云部五旅旅长、吴化文部四旅旅长。后又投靠张天佐部任营长。日军
投降后,在安丘被八路军俘虏送交莱芜县民主政府。1946年在口镇公审枪决。

李光墨 1922年出生于仓上村。 幼年给地主扛活。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
年3月参加抗日工作, 历任羊里区、 镇里区职工会副会长、 会长、区中队长等职。
1946年,在古城村帮助动员31名青年参加八路军,该村被誉为"动参"模范村。莱芜战
役中带领民兵站岗放哨,侦察敌情,看押俘虏,在龙角村附近孤身遇上国民党军小股
溃逃散兵,立即埋伏在一座石灰窑里,待敌人走近时突然跳出,大吼一声"缴枪不杀",
缴获步枪12枝。一天,与古城村民兵队长郑星三等12名民兵遇上国民党军散兵30余人。
光墨当机立断,命民兵在山头掩护,与星三逼近喊话,开展政治攻势,敌人缴械投降。
正在收缴武器,不料百余人的溃军冲杀过来。二人来不及隐蔽,便与敌人拼刺搏斗,
一连刺倒5人。 终因众寡悬殊,执行掩护任务的民兵被迫撤退,二人牺牲。口镇区民
众为光墨立碑,人民政府曾将龙角乡命名为光墨乡。

彭秀英(女)1926年出生于冶庄村,后出嫁于口镇南街。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本村妇救会长兼民兵副队长。1946年,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热情宣传和发动妇女参
加斗地主、分田地的革命活动。在斗争大会上,以亲身经历揭发控诉地主剥削压迫农
民的罪行, 启发提高群众觉悟。在"动参"运动中首先送新婚3个月的丈夫参军,带动
全村掀起参军热潮, 受到上级表扬。1947年7月24日,被"还乡团"逮捕。虽遭敌人毒
打及剥去衣服到地主门前扭秧歌"赔礼道歉"等残无人道的刑罚,不但不暴露党的机密,
反而破口大骂。恼怒的敌人逼她站在烧红的鏊子上问:"谁是共产党的干部?"昂然答道:
"我就是! "。又问:"还有谁?"答:"不知道!"被敌人用烧红的铁勺子挖去乳房和身上的
肌肉,疼得死去活来,仍坚贞不屈。后被敌人抬着到各地主家里,让凶残的地主轮番
用香头烧、棒锤打。摧残18天后,残杀在口镇南门外。

吴会梅(女)1929年出生于埠东村。父母早亡,自幼跟随祖母逃荒要饭。17岁任本
村妇救会长。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斗倒地主,分得田地; 发动妇女推磨轧碾做军
鞋,开展拥军优属,支援解放战争。在"动参"运动中,常为动员一人参军,几次、十
几次地登门宣传革命道理:"穷人要翻身,就得参军上前线,彻底消灭蒋匪帮。反动派
打不倒, 咱们就没有好日子过"。青年许某参军后家庭有困难,会梅主动承担起他家
的家务,象亲闺女一样伺候两位老人。1947年夏,国民党军队进犯莱芜后,会梅就地
坚持斗争。8月,国民党军队偷袭埠东村,抓去11名革命军人家属。会梅发动群众把"
还乡团"家属逮起来, 迫使对方释放抓去的军属。10月,"还乡团"血洗埠东村,会梅
带领群众配合武工队开展村落战。队员张炳文被敌紧追不舍。会梅急中生智,把敌人
引走,使张炳文脱险。由于叛徒出卖,20日深夜会梅遭敌人逮捕。敌人用铁丝穿着会
梅的锁骨,脱下鞋子、棉衣,拉着游街。会梅趁机向群众宣传坚持斗争就是胜利。后
被押送到南冶村,连续遭受吊梁头、坐老虎凳、锥刺大腿、铁烙乳房等酷刑,仍义正
词严,不住痛骂。敌人用软的劝说:"你这样年轻,来日方长,只要说出实话,保你一
辈子荣华富贵"。会梅斩钉截铁地说: "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别说这个!"11月27日被
敌人推下煤井。在井底仍大骂不止。敌人遂连打数枪,并推下大石头。会梅壮烈牺牲。

亓象德 1909年出生于鲁西村。幼年读书常逃学,屡受先生责打,不到半年辍学。
后学经纪并做短工,时常出入赌局。1925年在本村入硬拳道。1937年下半年任硬拳道
总宫宫长。从此,长发披肩,青须飘胸,走乡串村,扩大会道势力,先后在牛泉、方
下、杨庄、寨里一带设场建宫,将这一带的黑旗会、黄纱会、铁板会统一于硬拳道之
下。1938年初,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与八路军四支队驻莱办事处合作抗
日,支持八路军扩军、募给,并两次率部配合八路军与搞磨擦、破坏抗日的国民党顽
固派秦启荣部作战。 1938年7月,在中共莱芜县委与国民党进步人士支持和帮助下组
编人民抗敌(硬拳道门)独立师并任师长。1939年,在日伪压力与国民党反动派策动利
诱下,与八路军分裂,公开反共。1940年5月,被八路军击败,率600余人逃往泰安,
与日本侵略军勾结,到汶上张海庄投师待机。11月,与伪军刘文员部沟通返回家乡,
恢复组织,建立脱产武装,建起5个中队和1个手榴弹制造厂。1941年春,建起不脱产
的乡大队10个。 1942年,道徒发展到5600多人。4月17日,将总宫移驻何官庄,成立
军事指挥部, 被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密授山东保安第七旅番号, 委任为旅长。
1943年5月, 被伪莱芜县警备队收编为第三大队任副队长。自1940年秋至1945年夏,
猖狂配合日伪军在牛泉、圣井、张里、毛埠一带对八路军及地方抗日武装作战,杀伤
抗日部队干部战士百余人;破坏共产党基层组织,威逼党员自首;杀害抗日民主政权干
部和群众300余人,劫掠粮食两千余万斤。1945年6月,看侵华日军大势已去,率1500
余人随伪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去安徽,在滁州被整编为50师15团任团长,驻防济宁、
兖州等地,后被调任国民党军84师参谋,又被派往云郓城任县大队长。1947年郓城解
放时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交地方人民政府处决。

刘伯戈 原名刘振策。1911年出生于任家洼一破落地主家庭。8岁上小学。12岁考
入莱芜县职业学校。16岁考入省立青州第十中学。17岁加入中国国民党,任莱芜县放
足委员会查放委员、县党部《党政周刊》录事。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中共莱
芜县委委员、分区委书记、代理县委书记、共青团莱芜县委书记等职。自幼生性放荡,
早年染上吃喝嫖赌恶习至终生。仅1941~1947年,在莱芜就纳妾8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经不起严格的组织生活约束和残酷的地下斗争考验。1935年,违反中共党员之间
不发生横向联系的纪律,利用代理县委书记之便,向县委有关人员索取全县党员名单
遭到拒绝。在济南齐鲁医院治病期间,写信向党组织伸手要钱。莱芜党组织的10名党
员每人集凑5元钱送去,却回信道:"你们上次寄来的钱,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同志们克服重重困难又凑钱寄去。收到钱后回信威胁道:"你们寄钱太少。要知道你们
的身家性命都在我手中……如果你们不讲朋友,我也不讲交情,你们自己考虑后果"。
10月,伙同周茂森向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自首叛变。当月28日与周带领捕共队到莱芜逮
捕吴道源等6名共产党员, 破坏中共莱芜县委联络机关——文成书局。因未抓到莱芜
县委主要领导人,再加中共莱芜县委通过开明人士向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告发其借机抓
好人、 敲诈勒索,被韩复榘下令逮捕判刑2年。1937年获释后,投靠秦启荣部任26梯
队政训处长。1939年春去重庆受训。一年后,回莱芜任县长和县党部书记长,打着国
民党"正统"牌子搞"曲线救国",紧密配合日伪军,笼络地方反动势力,在第六区之外
的9个区建立起国民党组织和区、 乡政权与武装分队。白天四处活动,夜间栖身于日
伪据点。1945年春,将所辖全部武装整编为一个营,并入伪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序
列逃离莱芜。旋随国民党军回泰安任警备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所辖武装于泰安战
役、莱芜战役两次被歼,均只身逃往济南。1947年5月,在济南组织"难民同乡会"(世
称"还乡团") ,携300余人随国民党新5军回莱芜。对"还乡团"骨干分子封官排位,亲
自主持各种训练班,将所占领地区的各类人员分别进行反动训练,胁迫参加训练的18
—25岁男女青年集体加入国民党;威逼利诱逮捕起来的600多名中共党员、乡村干部和
民兵自首;对革命队伍的少数变节自首分子委以重任,逼陷火坑;对革命立场坚定者则
残酷迫害; 对翻身农民进行反攻倒算,夺回土地,任意杀害。忠实执行上司对共产党
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政策,1941~1948年,以八路军嫌疑、通"匪"等"
罪名", 在莱芜杀害共产党员、革命志士和无辜群众千余人,被王耀武嘉奖为模范县
长。 捕人后先诈钱财, 再行杀害。杀人手段至为残忍,除砍头、枪毙外,还有水种
(投井) 、活埋、放花等。郭家园吴某两次被捕,敲去1.6万元,仍遭活埋。每逢杀人
都要狞笑,因此群众说:"不怕刘伯戈叫,就怕刘伯戈笑。"1948年3月,率部随国民党
军逃到济南后,升任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第四旅旅长和齐河县县
长。济南解放前夕,逃到南京任山东省政府民政厅视察主任。在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形势下,总结一生经历撰写《中国共产党之优缺点》,阐述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
原因,深受上司赏识,被提升为代理厅长。1949年从青岛逃往台湾。不久,在受命潜
回大陆途中,触礁沉船毙命。

景肇铃 字玉涵, 别号朱振华,绰号景大麻子。1908年出生于水北村。系该村地
主景氏家族八大院中第五院嫡孙。1925年肄业于济南正谊中学。一生无烟、酒嗜好,
唯喜打麻将、唱京戏。辍学后,在家经营西广盛杂货店,上结士绅名流,下联地痞流
氓。家有手枪、驳壳枪、马枪、步枪、猎枪各一文,经常有人陪伴,春放风筝夏打鱼,
秋后打猎。 在北圩门外专设靶场练射击,学得一手好枪法。抗日战争爆发后,认为"
乱世出英雄"的机会已到, 便自封水北村自卫团小队长,拉起近20人的武装。1937年
10月,加入中共地下党员马大伟等组织的抗日保家自卫团。11月,乘大伟外出之机,
率旧部抢走全部武器投靠国民党莱芜县长谭远村,任县大队副大队长,专与八路军搞"
磨擦", 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扣押八路军四支队经理部长等人。四支队领导人派
员送信劝其以抗日大业为重,释放扣押人员。谭、景不听忠告,遂被八路军袭取莱城
时俘虏。虽经教育释放,然不思悔改,仍投靠国民党别动总队秦启荣部任直属大队教
导主任、第二督察区专员公署特务营副营长、营长等职。连受提拔深感上司知遇之恩,
便将家中两支步枪带去,旋升任专员公署教导主任兼稽查主任。1940年10月,带领部
分人枪在张家泉潜伏时捕杀马村村长和一名小学教员。遂带全部人员客居于亓象德处,
并以此为依托,在西北乡破坏民主政权和八路军的抗战活动。先偷袭方家庄,杀害抗
日工作人员王友吉; 后偷袭水北镇,抓捕八路军泰莱独立营副营长及民主政府干部等
10多人,将他们吊于梁上严刑拷问横加摧残后,与刘伯戈合谋将其中赵正宽、吴钦良、
景鹏交给日本特务钱道雄杀害,其余人员作为"人票"敲诈大量保释金; 还利用中共叛
徒骗捕马乐天,与刘伯戈合谋严刑审讯,将其舌头割掉后活埋; 又以李风池、薛德让
送子侄参加八路军抗日为"罪名"捕去枪杀……此间, 亲手杀害的革命者难以尽书。
1943年2月, 去沂源县曹村投靠伪军吴化文部,讨得团长空衔后回泰莱边境招兵买马
扩充部队, 先后送去170余人。 并经常派兵四处催粮要款, 派员枪杀水北景兆文。
1945年2月, 被伪军刘文贞部解除武装后,公开投靠驻范镇的日军,任自卫大队副大
队长。 8月,率自卫队逃到泰安城,在伪军吴化文部任中队长。泰城解放时乘夜潜入
梭村,收容部分散兵逃往济南,投靠刘伯戈,任六县联合大队第一中队长。1947年任
国民党泰安县人民自卫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济南战役中,化装行商向青岛逃跑,至
张店被公安人员捕获。1949年9月被人民政府公审处决。

徐杰三 石湾村人。 生卒年均不详。早年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王德林部任司令官。
义勇军失败后回到故乡。为继续参加抗日,曾去绥远,无望而归。遂赴南京,从国民
党山东省主席陈调元处带回一个光复军第十六支队的空番号。正当苦于报国无门之际,
共青团员张寿民慕名相访。促膝畅谈中逐渐认识到东北义勇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
共产党的领导。 年逾古稀的杰三对这位青年人和共产党产生了敬佩之感。1938年1月
25日(农历腊月廿四日),发生了民国县政府第六区(苗山)区中队和少数饥民结伙哄抢
苗山集事件。杰三在协助区长处理事件时,乘机打起组织抗日武装的旗帜,收容武装
抢集的30余人和慕名投奔的各村青壮年拉起50多人的队伍,挂出光复军第十六支队的
牌子,宣布自任司令官。队伍虽迅速发展到90多人、70多支枪,却接连发生3次事端:
收取见马村民间枪支时被村民武装驱逐; 曾任民国政府县长的石马人吕兴周鼓动某些
人闹分裂,带走20多人枪; 大队副王某为争用宋某入队时自带的驳壳枪,以"土匪"罪
名将宋枪杀。 形成思想混乱,情绪低落,难以驾驭的形势。2月,接受张寿民等人建
议,撤销光复军番号编为八路军四支队第十中队,任中队长,实现了多年来武装抗日
的夙愿。 5月,调支队司令部任职。1941年10月,暂时离队回村休养,被日伪军俘虏
带到博山,先是严刑拷打,后施软化手段,他软硬不吃。在监押申抓住伪军迷信心理,
利用看相算命启发他们的民族感情,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争取几十名伪军全部武装反
正并护送他回到四支队。抗战胜利后,年逾八旬还乡,后病逝。

王毓华 原名连茹, 又名子英。1887年生于王围子村。早年毕业于山东法律讲习
所, 后肄业于北京清华大学。 民国初年,在北洋政府财政部一位司长家中当教师。
1920年,被孔府聘为首任家庭新学教师,教授孔德成、孔德齐、孔德懋学习。到任不
久,看到孔德齐因缠足疼痛,终日啼哭,便说服孔府破除旧规,废除了缠足。并陪伴
6岁丧母的孔德成食宿。 教学认真要求严格,成为孔德成的良师益友。抗战前夕,孔
德成去南京时,委其协助孔府一位本家照管府务。抗战胜利后,师徒在南京相见,彼
此执手,失声痛哭。此后,一直随孔德成住在南京。南京解放时,返回故乡务农行医。
1952年3月病逝。

亓因培 字养斋, 号荇荪。1861年出生于大官庄村。1879年中秀才。1900年中举
人。1911年赴荷泽任省立第六中学语文教师。时值知天命之年,自书座右铭:"王命不
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大有之日正此时也"。自刻闲章日"实行家"。期间,
加入中国同盟会; 与同事丛连珠、范明枢、张雪门等制订校训:"习勤养勇敬业乐群";
支持学生自治会组织各种研究会,并为"心学会"指导者之一。"五四"运动期间,以心
学会为中坚,掀起荷泽地区学生运动,师生罢教罢课,走出校园,查封日货; 捉拿贩
毒商会会长,促使当局查封商会; 追逐各县麇集荷泽参加曹琨贿选活动者,直到其销
声匿迹,学校始复课。此举蜚声遐迩,震动各界。但其与教师同仁尊孔崇儒,教学生
读"四书"、"五经"。1919年秋,被泰、莱、新、费、蒙、沂、肥七县推选为广州非常
国会护法议员。师生为其送行并合影留念,朋友韩季和赠诗:"北国烽火年复年,六十
南走发中山……"。在广州参与制订各项除旧布新法令。1922年6月16日,在陈炯明叛
乱中,面对围攻总统府的叛军,脚靸拖鞋,身穿汗褂短裤,敞胸袒怀,从容地说:"就
这身裤褂拖鞋"。而多年积蓄却缝在汗褂背面,幸免被劫。脱险后,与山东的6名议员,
共同参与起草并签名向全国发出《广州非常国会声讨陈炯明宣言》。尔后,越海经安
南绕回云南,展转四川等地,于1924年回到莱芜。一路奔波劳累,却豪情满怀,对所
见所闻尽书于日记。在一帧背景竹林的途中合影背面写道:"文不逮建安七子,狂不及
竹林七贤,作者七人其迨庶几,易夫其徒然"(后两句亦作: 作者七人其迨庶,筏而夫
岂徒然) 。1928年12月,出任博山县县长。翌年夏,在全省县长会议上,听到山东省
政府主席孙良诚宣布,今后考县长要举行仪式,便站起来说:"清朝考知县挂虎头牌,
我们也挂虎头牌吧!"因此得罪上司,引退回乡。以感愤心情自书:"匡衡上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的条幅挂在居室, 从母命拒绝参与社会活动。1933年高堂去世。翌
年春节书写一副对联: "种竹类(乐)培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从此走出家门,活
动于社会。1934年秋末,与许子翼、王希曾应县长李钟豫之邀编纂《续修莱芜县志》。
在《序言》中写道:"重皇家而轻士民,言之恐为上所忌者,虽关乎国家之良谟不敢载;
事之不为上所喜者虽关乎民生之大计不敢书。故虽史书典志浩如烟海,皆为粉饰太平
之具起……总之,详于科名仕宦而略检民庶,且贱视工商,此实为国家贫弱漫患之一
大原因……国体变更二十余年,导师先逝,主义空存,不知发扬国性,唤起群众,咸
醉心欧化,欲移西法于中国,以为富强可立待也。乃屡经试验而无效,且国势阽危而
益, 岌岌不可终日……《大事记》尤多近世切肤之痛,则身受者感激弥深……"。但
却未找出富国强民的正确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目睹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起抗战事实,
更加激愤不已。日军侵占莱城后,派汉奸拉着人力车登门请他出山效力,遭到严词拒
绝。后来藏到二女儿家,汉奸遂追踪胁迫,不但誓死不从,反而背着衣物,拄着手杖,
毅然出走。离别时对家人说:"日本人找我找得很急。我到哪里去你们别问 ;我走后也
不要到处找。如果有一天听说我被敌人抓去了,你们在家出丧就是。我是一定要碰死!
"事后, 方知去沂蒙山抗日根据地,与李澄之、范明枢、彭畏三、耿光波在第四联中
任教。 在艰苦岁月中,与范等讨论时局,研究学问,谈笑风生,乐观异常。日军大"
扫荡"中, 与范隐蔽在一老中医家中,以特聘家庭教师身份为老中医子女讲课。为避
敌人"扫荡"常夜宿林间、田野、羊栏、山窟,受尽风霜雨露、饥寒颠波之苦,被人们
称为"抗战老人"。 1940年8月26日,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上,被
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和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是年,山东省宪政促进会在鲁南成立,
当选为会长。 9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监委。1941年秋当选为泰山区参
议长。 1946年春回到家乡。虽已85岁高龄,但不服老,仍任县参议员,在"土改"、"
支前"、 恢复战争创伤中协助政府工作。1948年,动员家族伐倒祖茔大批柏树支援胶
济铁路修复工程。"土改"后,在给子孙的信中写道:家乡"百物欣欣向荣,凌乎唐虞之
治"。1953年4月26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