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791&run=13

衣 衣料。清末至民国初期,服饰衣料因贫富而异,多以家织布为主。20年代起,
机织布(俗称洋布)始渐流行,丝织品、毛制品虽已问世,但只有少数富户绅商穿用。
建国后,机织布成为主要衣料。进入80年代后,衣料品类迅速增加,化学纤维及毛呢
衣料普遍盛行。
服式。清代,官员及举人、进士等有功名者,皆有规定服装,办公、接待及参加
典礼等均着官服,不得违反。中华民国成立后,官服被废除,但原已流行的内穿长袍、
外套马褂、头戴帽垫、脚穿布鞋布袜仍沿用盛行,部分官绅豪门巨商将帽垫改为礼帽,
有的将马褂改为西式大衣,以示中西兼备。一般民众,男性夏季多穿对襟上衣、裹腰
长裤、圆脸布鞋,农民多穿"铲鞋"; 冬季穿对襟棉袄或大襟大袄、长棉裤,脚穿布棉
鞋、棉袜,头戴帽垫或"毡帽头",抗日战争时期流行"土耳其帽",劳动农民还穿衩裤。
女性多穿大襟上衣,长腿裤,常年系腿带(俗称"扎腿"),惟有冬棉夏单之分,相沿至
建国前后,今农村尚有部分老年女性穿用。另外,成年人有穿坎肩之习; 不论男女老
幼,内穿衬衣、裤头者极少。建国后,服式逐步讲究。进入80年代后,衬衫、春秋衫、
绒衣绒裤、短大衣、长大衣、蝙蝠衫、面包服、羽绒服、健美服、迷彩服、西服以及
各式各样的布鞋、皮鞋、胶鞋、塑料鞋,运动鞋、凉鞋、高跟鞋等应有尽有,普遍穿
用中山装、制服和大衣,西装革履者到处可见。男青年多穿军便服、青年装、学生装
和春秋装等。女青年多穿列宁服、青棵领上衣、飞雁领上衣及西装裙等。小学生男孩
喜穿军便服,女孩喜穿连衣裙。冬季普遍使用围巾、头巾; 夏季普遍喜穿短袖汗衫、
衬衫;盛暑时,特别是农忙期间,无论男女喜戴席夹帽和太阳帽。
饰物。旧时,未婚女性将头发梳成辫子,已婚女性均将头发拢起向后梳髻,俗称
为"纂",佩以簪、钗等,耳朵穿孔戴耳环或坠子,还有手镯、戒指、项链等,一般多
为铜、银制品,富裕者则用金制品。建国后己大部停用,绾纂者中年以下女性已不见,
代之以烫发,佩带耳环、头饰、手表、手镯等。无论古今,男性除手表外,其他饰物
极少有佩带者。
回族衣着变革大体与汉族相仿,惟其惯戴无檐白帽、黑帽俗称瓜皮帽之习至今不
衰。
食 建国前,贫富饮食有天壤之别。中等以下民众生活全以粗粮为主,细粮(主要
是小麦) 只是在过年过节、来客去人、婚丧大事或农忙高潮几天内方可动用。平日吃
玉米、谷子、高粱等粗粮,以煎饼最为普遍,此外还有窝窝头、稀粥、小米饭、米面
糕、发面糕、粽子等吃法。细粮(面粉)的吃法多种多样,有馒头(馍馍)、面条、水饺、
卷子、蒸包、煎包、油饼、锅饼、单饼、烧饼、火烧、挂面、油条、麻花等,还有最
简单的吃法叫馉饳,俗称古扎。建国后,民间饮食逐步改善。70年代后期以来,面饭
已成为居民的主食,有些家庭煎饼成为改善生活的食品。
副食和蔬菜品类繁多,历来最普遍的是粉皮、粉条、豆腐、豆芽、豆腐干、豆腐
皮等豆制品。蔬菜有白菜、萝卜、菠菜、芹菜、葱、姜、蒜、蒜苔、黄瓜、莴苣、番
茄、马铃薯(地蛋)、茄子、辣椒、藕、黄花菜、瓜类(南瓜、东瓜、北瓜、窝瓜等)、
豆类(芸豆、眉豆、豆荚)等,干菜喜用海带、竹笋、木耳、海米、虾皮、蘑菇等。鱼、
肉、蛋过去除逢节、来客、典礼或年长者外,食用者极少。80年代以来,鱼、肉、蛋
及各种糕点、罐头和苹果、山植、柿子、柿饼、核桃、杏、桃、李、枣等果品,均成
为日常食品。
就餐习惯一般一日三餐。旧社会多为男女分桌,男先女后,饭菜先让长辈和男性
食用后,剩下的才由女性食用。多数农家妇女常年是煎饼就咸菜。建国后,一般为全
家同桌共餐,青年人多供奉老年人优质美食,而老年人也每每劝青年人食用,相敬如
宾。
男性一般有吸烟、饮酒嗜好。建国前多用烟袋杆吸旱烟,建国后逐渐改为用纸条
卷烟,俗称一头拧。70年代以来普及香烟。酒类建国前以散装高粱酒为主,部分山区
有自酿果酒。建国后,地瓜酒广泛流行。7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传统名酒纷纷进入境
内市场,啤酒也大量饮用。
多数居民有饮茶之习,向以"干烘"茶(黄大叶)为主。建国以来机关厂矿职工多饮
茉莉、玉兰等花茶,农民还以"干烘"为主,个别的则与花茶并用。
筵席。民间有好客传统,不论贫富,只要客至力求酒饭招待。四菜、六菜、八菜
均可,只能双数不能单数,均视家庭经济及当时蔬菜条件而定。婚丧寿诞则按规格办
席,多采取四碟、八碗或四碟、十碗,富裕讲究者则另加整鸡整鱼两个"大件",或用"
八顶八"大席。此习至今沿袭不衰,唯器皿改用盘。
回民以吃牛羊肉为主,忌食猪肉,不食用动物血和自死动物。
住 建国前, 居住条件贫富悬殊。官宦及财主之家,宅舍规模庞大,一般用料石
砌基,磨砖清缝垒墙,三间之堂则四梁八柱,滚檩方椽,厅房均有前出厦,内有雕花
剔透的木质隔扇、窗扇,方砖铺地。屋顶用苇笆或薄砖铺面,小瓦盖顶。山砌大少潲,
花脊隆起,上置哈巴狗、张口兽等饰物。大门宽阔高大,多是垂珠连龙,黑漆门扇,
内有山屏门。中等以上家庭房宅大都是三合院或四合院,有正房(北屋) 、厢房(东、
西屋) 、下房(南屋),东(西)南大门,西(东)南栏,格局严谨。房屋用块石、青砖或
土坯砌墙,一般用麦秸或谷草、个别用小瓦盖顶。贫苦人家的房舍,多用乱石打基,
土坯垒墙或乱石干碴缝到顶,木架单细质劣,用麦秸或谷草披面,既矮又小,十分简
陋, 有些十口八口之家,仅有草房3间,大男大女共住一室,勉强栖身。不少人家连
院墙大门也无力修建。
建国后,居住条件逐步改善。房宅多为三合院或四合院,一般农户修建石基坯墙
草顶、个别的修建砖墙瓦顶的房屋。男女老少混居一堂的局面已不多见。进入80年代
以来,农村新宅建筑如雨后春笋,村庄均统一规划,宅舍排列有序,整齐美观。结构
形式多为四间或五间正房,另有栏圈、厨房、大门,多用料石砌基,红砖垒墙,木质
或水泥檀条,苇箔或苇笆覆面,红瓦盖顶,开扇玻璃门窗,有的墙基装饰水刷石图案
花纹,上加雨罩或前出厦者日益增多。部分农户盖起二层以上楼房。室内水泥围裙,
白灰抹壁,水泥或红砖铺地,宽敞明亮。
城市住房原多为石基青砖青瓦平房,近年来不论党政机关用房还是职工市民住宅,
均向楼房发展。商店、旅馆、饭店、车站等建筑不断刷新。
行 有史以来, 莱芜为山城僻壤,道路窄狭且不平,行旅至为困难。民众外出几
乎全靠步行,能备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木轮手推小车,部分富裕者以驴、骡、马、牛等
畜拉木轮车辅之。山区则靠人背驴驮。
中华民国成立后,除修通几条大路和泰莱、博莱公路外,交通工具增添了木轮平
板车、地排车、马拉车和为数极少的自行车。建国后,木轮车辆均改为胶轮,自行车、
汽车、拖拉机相继流行。70年代以来,公路、铁路迅猛发展。进入80年代以来,汽车、
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遍及城乡。自行车几乎家家皆备,有的家庭备有三四辆。远
途旅行坐火车、汽车,走亲访友、赶集上店、下坡干活、学生上学多用自行车。
用 境内居民日常生活用具古今变化甚大,仅就主要用具略述如下:
炊事、饮食用具。主要有锅、碗、瓢、勺、鏊子、壶、盘、刀、筲、缸、火炉、
锅灶及瓶瓶罐罐等,质量与样式不断革新,品种日益增多。建国前多为铁制品或陶制
品,建国后逐步改用铝、木、塑料、细瓷制品或搪瓷品,土垒煤炉改为铁制烟囱炉或
蜂窝煤炉,近年增加液化气炉、暖气炉等。保温普遍使用保温水瓶,有些家庭用上电
冰箱。
居室用具。旧时,富有之家备有桌、椅、杌、凳、箱、柜、橱、床等,贫苦者仅
有粗劣品几件,甚至睡草窝地铺,盖麻袋絮片。建国后,一般居室内用具质量、样式
及品种不断更新。进入80年代以来,一般以上的家庭均将土坑改为铁、木制板床或棕
榈床;室内摆设由八仙桌、条山几改为沙发、躺椅和小茶几,箱柜改为大衣橱、木箱、
条箱、皮箱等,有的用组合橱,同时多以衣架、写字台、墙角橱及抽屉小方桌等配合
使用。铺床由褥、毡改为线毯、毛毯及花被单等。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洗衣机、
缝纫机等,已成为一般家庭必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