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754&run=13

境内居民早有大门口挂红白布条,表示内有传染病人的习惯。清同治年间,杨乐
春在《集验舌法》、《医方集注》中提出痘疹能传染他人,应隔离预防的主张。此后,
1889年(光绪十五年)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1918年(民国7年)均有疫病流行,死
亡多人。1923年,宏慈医院免费为民众种痘防疫。1950年,县卫生院成立防疫组专门
管理传染病并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此后,按照国家《种痘暂行办法》,分春秋两季免
费为群众接种,同时开展伤寒三联疫苗、霍乱疫苗注射。1952年增加鼠疫菌苗和白喉
疫苗注射。 1955年增加口服痢疾噬菌体;同年7月,县麻风防治站成立,后于1972年
改称皮肤病防治院,并建立皮肤病防治村,又于1986年12月改称皮肤病防治所,专管
麻风等皮肤病防治。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成为传染病专业管理机构,各公社医 (卫
生) 院、大队卫生室和企事业单位均有人专(兼)管传染病和疫情报告。同年,开展结
核菌素试验,接种卡介苗。此后,陆续增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精制
破伤风类毒素、 精制白喉类毒素、麻疹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
脑"菌苗、 炭疽菌苗等预防接种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1962年,按照国家《种痘办
法》,除新生儿初种外,其余每6年普种1次。1978年10月,县结核病防治所成立,专
管结核病防治。1982年停止种痘,改为对12岁以下儿童以"百白破"三联疫苗、脊灰糖
丸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进行基础免疫,并建立卡片定时接种。1985年,传染病管
理和疫情报告形成完整网络。1986年,配备疫苗冷链设备,实行冷链运转,按接种程
序对0—7岁儿童一次完成预防接种。
霍乱、副霍乱 1919年(民国8年),大渔池村流行,迅速蔓延至邻村,七、八两月
4个村死亡174人。有一家5天内死去3口。1950年施行霍乱疫苗注射预防。1962年副霍
乱又列入防疫内容,并进行疫源检索,两种传染病均无疫情。1982年,莱钢焦化厂发
现副霍乱患者1例,系外地传染,及时控制和检疫,后未发现病人和带菌者。
天花 境内流行已久,死于此病者甚多,"麻面"者随处可见。1923年始种痘预防。
1950年始普遍接种,当年发病4人,死亡1人。翌年全县发病16人,死亡4人。1952年,
全县发病25人,死亡5人。此后,未发现病人。
白喉 1952年起, 每年免费注射白喉类毒素免疫。1956年虽有疫情报告,但未流
行。1960年,方下公社发现首例病人后,随即全县暴发流行,除常庄外,其余公社均
发生。 至翌年1月,共发病11627人,死亡122人。1961年后发病人数逐年减少。1972
年后无疫情报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境内流行已久。1959年局部暴发流行。1963~1966年,全县共
发病1094人,死亡87人。1975年起,施行"流脑"菌苗接种预防。1980年,上游公社部
分大队流行。 翌年,对该公社作"流脑"带菌和菌群分布调查,共查272人,带菌者75
人,发病大队带菌率34.30%,非发病大队带菌率20.70%;带菌者以15—20岁年龄组最
高。血清菌群鉴定,75株脑膜炎双球菌A群占53.00%,B群占38.70%,C群和319群分别
占2.70%和5.30%。 1983年,口镇公社发生65例,分布在23个大队,5—10岁年龄组占
发病总数的70.80%。 对发病区和预测流行区作"流脑"疫苗接种, 发病率逐年下降。
1987年,全市发病14人。
百日咳 境内流行已久, 且每隔几年有一次高峰。1960年施行"百白"二联疫苗、
1972年施行"百白破"三联疫苗注射预防。1978年将"百白破"三联疫苗作为新生儿基础
免疫,发病率逐年下降。1987年全市发病14人。
麻诊 境内流行已久, 且每隔一二年或三五年流行一次。1959年,辛庄、常庄、
茶业、上游等公社大流行,共发病8016人,死亡288人。1965年,矿山、羊里、牛泉、
大王庄、 寨里等公社大流行, 共发病11853人,死亡104人。1966年始用麻疹疫苗、
1968年始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注射预防。1974年,羊里、高庄、苗山、常庄、茶业等公
社局部流行。1978年起基本控制。1987年,全市发病20人,均系未接种麻疹疫苗儿童。
猩红热 清同治年间,境内即流行。1952年,上游一带发病720人,并蔓延全县,
共发病799人。 1973年, 全县发病516人,以羊里、颜庄、辛庄、寨里等公社较重。
1975年后,全县每年发病均在10人以内。
流行性感冒 境内流行已久。 建国后,该病在法定传染病中构成比例最高,每隔
二三年或三五年有一次流行高峰。 1957年世界性大流行时,境内发病54719人。至今
无有效防治措施。
伤寒、 副伤寒 境内流行已久。1956年始用"三联"疫苗注射预防,但每年都有发
病者。1960年全县发病915人。1977年全县发病166人。此后,每年春季开展带菌者调
查,并采取治疗预防措施,发病率逐年下降。1987年全县发病11人。
病毒性肝炎 境内流行已久。 1958年起发病逐年增多。1961年,30多个村庄流行
甲型肝炎,共发病1077人,仅寨里公社即发病585人,其中16—55岁青壮年占89.78%,
男女之比为1.9:1。 1979年,全县发病1214人。1984年,对1907人作乙型肝炎表面抗
原调查, 阳性率8.02%。1985年,对3521人作调查,阳性率6.33%,核心抗体测定320
人,阳性率45.94%。近年来作为重点传染病防治,对部分人群接种"乙肝"疫苗预防。
1987年全市发病942人。
脊髓灰质炎 境内流行已久, 民间常见后遗症患者。建国后,每年有疫情报告。
1961年始用脊灰糖丸口服预防。1966年,除茶业公社外,全县共发病173人,死亡2人。
1973年施行计划免疫后,发病逐年减少。1980年,全县发病147人,死亡6人;发病者
多为3岁以下儿童,采取应急服药预防,及时控制。后未发现病人。
痢疾 境内流行已久, 危害甚重。1955年施行痢疾噬菌体口服预防,每年发病率
在2000/10万以上。 进入80年代后,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发病率下降到
300/10万左右。1987年发病率64.43/10万。
急性腹泻 1983年2~4月,29个大队和15个企事业单位发生流行,共发病1567人。
1987年, 14个单位和8个村庄发生流行,共发病1567人,均无死亡。病因系直径为52
微米的轮状病毒所致。
流行性乙型脑炎 境内流行已久。 1956年起,每年都有疫情报告。1958年始用乙
型脑炎疫苗注射预防,但仍时有发生,患者均系未接种"乙脑"疫苗。1980年起,每年
流行季节前对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全县除1981年发病16人外,其余均在10人以内。
1987年发病1人。
钩端螺旋体病 此病历史上境内未见记载。1976年7月,五色崖大队发病70人,发
病率为4.6%, 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64.1%。1977年,三岔河、玥庄、冯家庄等大队发
生流行。 1978年,西见马大队发病6人。流行病学调查,均为雨水型钩体病,临床分
型均为流感、伤寒型,血清分型均为犬热群,遂施行钩体疫苗预防接种,后未发现病
人。
狂犬病 境内流行久且危害重。 建国初期,多次发生流行。1956年,全县发病14
人。死亡100%。1978年1月5日,碁山观大队首先发现被狂犬咬伤者,随后波及全县。
至1980年,全县被咬伤1428人,分布于419个大队和2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980年6月,
县人民政府作出灭狗防病规定,全县98%以上的家犬被杀灭;全年发病7人,全部死亡。
1981年,对存活家犬施行狂犬疫苗预防接种。1982年起,外地家犬大量销入,本地家
犬大量繁殖, 犬咬人数随之增加。1985年,全市被咬伤550人,其中发病1人,死亡1
人。1987年,全市被咬伤568人。
流行性出血热 历史上境内无此病。 1984年10月11日,戴家庄村发现首例病人。
1985年1月,许家沟村发现第二例病人,年底全市发病63人。1986年发病遍及各乡镇,
全市共2872人,死亡17人。1987年,全市发病264人,无死亡。
结核病 境内流行已久,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建国后,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1956年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结核菌素试验, 接种卡介苗。 1975年始,每4年普种1次。
1978年,列为儿童基础免疫。1980年,开展结核病防治门诊。1984年,建起市、乡、
村三级"防痨"网,配有专、兼职"防痨"人员,层层实行岗位责任制。门诊病人,1985
年1851人,1987年2216人。
麻风病 境内流行已久。 1949年,全县存活患者69人。1956年7月始,贯彻"积极
防治,控制传染"方针,采取"查、收、治、管、研"综合防治措施。1960年,建起县、
社、大队三级治疗网。1973年,皮肤病防治院、村接收病人治疗。1980年达到国家规
定患病率下降到1/10万以下的要求。 1985年,有现症患者4人。1986年,对10年内治
愈的96例病人施行氨苯砜、利福平、氨苯酚嗪三联化疗。1986、1987两年各发现患者
2人。1987年有现症患者5人。自1956年以来累计治愈299人。
头癣病 境内流行己久。 建国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76年,列为境内限期消灭
疾病之一, 县、社均成立防治领导小组,培训防治人员。1977年始,连续3年在28万
多名15岁以下儿童中查出可疑头癣77人、白癣13人、黑癣4人,均免费施行理(发) 、
洗(头)、擦(10%硫磺软膏及20%碘酊)、服(灰黄霉素)、消(毒枕巾)等综合治疗,1980
年全部治愈。翌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莱芜县基本消灭头癣病证书"。
黑热病 境内流行已久。1950年6月起施行免费治疗。1951年起,逐步建立区、乡
黑热病防治站。1956年起,每年对15岁以下儿童作摸脾检查,发现患者立即治疗;对
病人较多的村庄施行药物喷洒消灭白蛉子。至1965年,全县共治疗7268人,其中死亡
22人。 1966年,在王楼大队发现最后一例病人。1979年,对孟花园村150名学龄儿童
作利杜液皮内试验,均无感染反应。
丝虫病 境内流行己久。 1957年,山东省丝虫病防治所在颜庄区作重点调查,微
丝蚴阳性率169.10/万。1963~1965年,连续对应征入伍青年采血检查,阳性率19.60/
万, 其中1965年未发现阳性者。1971~1973年,在全县普查,11个公社发现病人,阳
性率3.10/万。对患者均进行海群生3个疗程正规治疗。1974年,在西下游大队查出一
下肢橡皮肿的晚期患者。1978年和1983年复查考核,均未发现阳性者。1984年11月,
中共山东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颁发"莱芜市基本消灭丝虫病证书"。
疟疾 境内流行已久。 建国后,实行免费治疗。1956年列为境内限期消灭疾病之
一。 1960年,全县发病5329人。1970年暴发流行,全县发病10652人。1971年后采取
综合防治措施, 1980年下降到5/万以下。1985年,全县发病7人。1987年,山东省消
灭疟疾考核组考核,莱芜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指标。
中华分枝睾吸虫病 历史上境内无此病。 1974年,涝坡大队发现虫卵阳性者,感
染率2.52%。1980年,在南城子坡大队皮试,阳性率5.51%,大便镜检皮试阳性者感染
率0.33%。对患者采用"血防—846"治疗,均痊愈。
钩虫病 境内流行已久。 建国以来,先后在城区、高庄、颜庄、铁车等地作重点
调查。1977年,在何家庄大队重点检查,感染率51.40%,钩、蛔同时感染率51.00%,
收集大便检查, 定为十二指肠钩虫。1980年,在南城子坡大队调查,感染率2.96%,
采取驱虫药物防治,并加强饮食和环境卫生管理,感染率逐年下降。
此外,1958、1959两年曾发现炭疽病,60年代曾发现布氏杆菌病。经防治均未再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