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卫生防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753&run=13

卫生防疫事业, 1950年起由县卫生院管理,1956年8月起由县卫生防疫站管理。
1977年12月, 县革委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统一管理食品卫生事业。1984年9月,
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成立,专管食品卫生事业。
食品卫生 境内居民向来喝开水、 吃熟食,能鉴别某些蕈类、野菜可否食用,忌
用霉变食物。1950年,县卫生院开展食品卫生监督业务,对饭菜馆的食物提倡以纱罩
或笼布遮盖。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和各区卫生所设专人管理食品卫生。1964年,国
家实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后,境内推行饮食卫生"五四"制",并建立饮食行业人
员健康查体制度。1982年2月和3月,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分别制定《集体食堂卫生要
求》和《冷饮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集体食堂和冷饮食品卫生管理。1983
年,国家《食品卫生法》试行后,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制定《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的
卫生要求》 ,加强对肉制品卫生监督。1984年9月始,实行食品行业和集体食堂卫生
许可证及食品检验、食物中毒报告等制度;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食品人员建立健康
档案,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案件及时处理,食品卫生
监督逐步制度化、 规范化。1985年,发放卫生许可证1330家,其中国营153家、集体
350家、个体827家;发放食品人员健康证9644件。1986年,发放卫生许可证5198家,
有56个食品生产单位成立化验室;通过食品卫生检查,依法执行各种处罚1010起,处
理各种变质、假冒、脏劣食品52698公斤。1987年,对食品抽样检查250项次,合格率
93.7%;食品行业增添消毒箱104台,有2家建起管道消毒设施、3家购置远红外消毒设
备, "四防"设施完备率比上年增加20%;发放卫生许可证1445家,执行各种卫生监督
71502户次,销毁各种不合格食品32527公斤。
由于食品卫生常识尚未深入普遍地被人们接受,因此,误食有毒食品造成集体食
物中毒现象仍时有发生。自1959年有统计报告以来,60年代除1962、1967、1969年以
外,其余均有发生,共16起,受害者1310人。其中严重的是: 1961年,莱芜铁矿食堂
食用死猪肉,107人中毒;1966年,莱芜师范学校食堂食用变质地瓜面,153人中毒。
70年代除1974、 1977、1978、1979年外,其余均有发生,共21起,受害者601人。其
中严重的是: 1970年,上游公社食堂食用变质熟牛肉,92人中毒;县招待所食堂食用
变质猪下货,149人中毒。1980~1987年,r@1982,1986,1987年外,其余均有发生,共
21起, 受害者540人。其中严重的是: 1984年,石头湾村民食用变质肉,81人中毒;
1985年,鄂庄村民食用猪血、肴肉,52人中毒。
学校卫生 1950年起,学校卫生由县卫生院妇幼保健组兼管。1956年8月,县卫生
防疫站设专人管理。 1964年,对873名中小学生作视力、砂眼、色盲调查,其中视力
减退者占7.20%,砂眼患者占67.90%,红绿色盲患者占0.80%;对1040名小学生作蛔虫
感染调查, 卵阳性率94.46%,其中6—14岁儿童感染率为94.05%。1973年,全县培训
中小学保健教师174人。 1975年,在胡宅大队进行学校卫生试点后,全县共制土课桌
5500多张,初步解决部分学校课桌椅高低比例不当问题。1978年,对3809名中小学生
作生长发育调查,视力减退率男生为3.55%, 女生为6.41%;砂眼率男生为44.50%、女
生为51.07%; 龋齿率男生为29.20%、女生为30.20%;身高、坐高、胸围分别取得7—
16岁均值数据。1979年,始有计划地新建校舍,更换木制课桌椅。1980年,对1044名
中小学生作教室采光系数调查,视力减退率为1.45%;对1128名中小学生作龋齿调查,
龋患率为39.40%,龋总患人均0.95个,患者龋均2.4个;对1204名7—16岁中小学生作
课桌椅卫生要求调查,课桌符合身高合格率3.20%,课椅符合身高合格率1.70%,导致
脊柱侧弯率3.41%, 视力减退率5.30—26.40%。1981年,对36名中学生作近视眼雾视
疗法观察,有效率82.35%,治愈率30.88%。1982年,对4067名中小作病假调查,病假
率20.18%,缺课率0.05%,平均每人缺课3.33节,患者缺课平均每人18.46节。1983年,
对29925名少年儿童作鞭炮伤害调查,受害率0.11%;对617名小学生作蛲虫感染调查,
卵阳性率79.74%。1984年,对1292名中学生作吸烟调查,吸烟率11.70%,均系男性。
1985年,市属22处中学均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1601名大中专考生体检资料收集整理,
专业受限者996人, 不合格者9人。1986年,对1733名中小学生作5种常见病监测,视
力不良率31.20%, 砂眼患病率11.30%,龋齿率由小学一年级的82.90下降到高中三年
级的7.10%,脊柱弯曲异常率1.50%,蛔虫患病率24.40%。1987年,对1243名中小学生
作5种常见病监测, 视力不良率16.40%,砂眼患病率38.13%,龋齿患病率37.89%,脊
柱弯曲异常率0.38%,四环素牙患病率17.10%;对5处中小学作教室建筑、采光照明及
课桌椅卫生状况监测,学生占用教室面积平均每人0.81平方米,课桌椅高度不适应,
教室入射角小于27度, 采光系数小于1.6,照明器具少,教桌面积和黑板面积照度过
低。
劳动卫生 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始设专人、1987年2月改设劳动卫生科,专管劳
动卫生,市劳动局、工业公司、乡镇企业局、煤炭化工局、总工会等均设专人配合卫
生防疫站进行管理。
工业劳动卫生。1963-1966年,对莱芜铁矿、安仙煤矿、矿山煤矿接触粉尘4年以
上的865名工人作矽肺X光拍片查体,发现0—1期矽肺22人、一期矽肺9人、二期矽肺1
人、矽肺+结核2人。此后,经常进行查体,发现患者及时调整工种,妥善治疗。1979
年,对接触铅、苯、汞的20个厂矿企业330名工人作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和健康查体,
在接触铅作业的工人中查出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的症状;对接毒厂矿检测扬尘点、毒
点47个,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者18个,铅点合格率40.90%,苯点合格率31.82%,汞点合
格率66.66%。1980年,对13家厂矿企业劳动卫生和职业病进行普查,无机氟、锰、铬
均未发现中毒者,对3种毒物监测结果如表29—8。
1983年,对乡镇办煤矿作井下劳动卫生学调查,粉尘浓度测定样本54个,有21个
均值超过标准65—70%;游离二氧化矽含量测定岩尘样本15个,均值41.69%;无烟煤2
个, 均值14.70%;烟煤3个,均值10.12%。对11个地方煤矿作气象条件、粉尘浓度、
粉尘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矽含量、有害气体测定调查,其中粉尘浓度测定22个掘进迎
头、11个采煤面的100样品,正常工序尘点合格率:湿式打眼岩尘53.33%,煤尘100%;
水封爆破岩尘18.18%,煤尘60.60%;装车扒碴岩尘25.00%,煤尘75.00%;旧钻干打眼
浓度均值46.7毫克/立方米; 湿打眼浓度均值3.6毫克/立方米,降尘率92.30%。煤尘
综合均值:放炮36.1毫克/立方米,水封爆破15毫克/立方米,降尘率58.20%。1984年,
对乡镇企业作职业病危害调查, 实测扬尘点106个,达到国家标准者34个,其中,煤
矽尘合格率31.80%, 矽尘合格率11.42%,水泥尘合格率9.00%;对2472名接尘工人作
健康查体,对其中674名接尘工龄长的职工X光拍片检查,共查出尘肺患者2人 疑似尘
肺18人。1986年,健全市、乡镇、企业三级劳动卫生监测网,各厂矿均设专职报告员,
对尘肺病和疑似尘肺病人建立卡片;北埠煤矿连续15年无尘肺病人,被山东省地方煤
炭局命名为文明生产矿井,国家煤炭部等在该矿召开文明生产现场会;对市属以上企
业的259名职工作震动和噪声性耳聋调查,有听力损伤及噪声性耳聋象征者占32.80%,
心电图异常者占35.10%,铅作业工人中神经衰弱患者占34.09%,高频作业工人中神经
衰弱微候群症状患者占22.03%。1987年,对市属以上企业开展局部震动调查,在82人
中发现观察对象1人;对259名噪声作业人员调查,有听力损伤及噪声性耳聋象征者85
人。上述监测调查后,均依据资料向有关单位提出防治建议。对接触皮毛、肠衣等职
业人员按规定进行炭疽疫苗预防接种,对高温、高空和露天作业人员,根据不同季节
加强热射、日射预防措施,对其他作业场加强通风、排毒、除尘、防尘、密闭等防护
措施,减少职业病发生。
农业劳动卫生。1958年起,对农村妇女劳动卫生逐步引起重视(详见《妇幼保健》
节) 。60年代后期,对农业生产中农药中毒逐步引起重视。1968年,县革委生产指挥
部在《关于积极做好预防有机磷中毒的通知》中,提出搞好生产队卫生员、喷药员、
保管员、拌种员培训,喷洒有机磷农药时做到"三穿"(穿长袖衣、长筒裤、鞋袜) "四
有"(过滤网、碱面或肥皂、修理工具、急救药品)"五打"(隔行、分散、早晚、上风、
换班)"五不准"(打药时不准吸烟、吃东西,不准开玩笑,不准赤脚光背,不准中午喷
药,不准15岁以下儿童、有禁忌症、年老体弱及有中毒史者参加) 要求,此后,农药
中毒者生产性发生较少。
放射卫生。 1980年10月,县卫生防疫站对28个单位医用X光线机防护进行调查,
机房建筑面积符合国家规定者占35%, 机器自身防护,立位胸部透视超过国家标准者
占54.9%;操作人员防护用品虽基本配齐,但有的使用不当或修理不及时,接受的X线
剂量较高,一般胸部透视0.80—81.60毫伦/小时,卧位透视1.19—31.50毫伦/小时,
拍片时0.10—60.00毫伦/小时;环境剂量超过国家标准130多倍。此后,对接触X线危
害者每年1次查体, 按国家规定享受保健津贴和假期, 发现职业病患者及时治疗。
1986年,全市34台医用X光机全部配有防护装置,100%达到标准。
1983年10月,县卫生防疫站选择47个点作天然辐射本底及居民受照剂量调查,外
照射水平属正常范围;辐射水平均值,室内14.05微拉德/小时,室外11.89微拉德/小
时, 道路11.89微拉德/小时;地球r辐射水平均值11.69微拉德/小时,室外8.70微拉
德/小时, 道路8.08微拉德/小时; 地球r辐射所致居民年剂量和性腺剂量分别为
0.9021毫戈瑞和0.6483毫戈瑞,是世界地球r辐射所致人体性腺年剂量均值(0.32毫戈
瑞)的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