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起源与演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704&run=13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亦称"靠山梆子"、"本地梆子",是全国戏曲剧种中有地
方独特风格的剧种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1983年版)中有专文记载。
莱芜梆子的剧种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演变而来;二
是由徽班传授; 三是由徽戏和梆子腔结合而成。这几种说法虽都有一定的形成因素,
但渊源关系交代得尚不十分全面和确切。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安徽的"三庆"徽
戏班奉调入京献演,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接踵进京,其它许多徽班
也纷纷向此开拓。1850年(道光三十年)前后,徽班"老阳春"沿运河、顺驿道流入泰安
一带,后来在泰安西南程子寨定居。在此前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经河南流传到
汶上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地梆子腔。这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更加符合当
地人民的性格和趣味,因而影响不断扩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了争取观众,以利
自身的发展,"老阳春"便逐步全盘吸收梆子腔这个艺术形势,开始了新的探索。在相
当长的演出活动中,历代班社都是徽戏和梆子戏同班并存,但不合二为一,演员既能
演唱这一声腔的戏,又能演唱那一声腔的戏。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越来越多,
受当地方言、习俗和群众爱好的影响越来越深,便逐渐改为以演唱梆子戏为主,徽戏
的成份日益减少,以致绝迹。而被徽班吸收的梆子腔也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清朝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爆发,为莱芜梆子的兴盛阶段,专业班社数量可观,演出活
动十分活跃,流行区域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