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粮油仓储调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582&run=13

设施 建国初期, 储粮大部用柯堂、庙宇和租赁民房,绝大部分设备简陋,条件
较好的只有1950年建造的口镇“苏式仓”5口,容量150万公斤。1954年前后,大王庄、
毛埠、寨里,杨庄、和庄、辛庄、颜庄等地在原有民房、柯庙的基础上,改建一批简
易房式仓。 1957年, 共有词堂、 庙宇、租赁民房、改建的简易房式仓446座,容量
1805万公斤,分布在55个自然村。1967年,先后在北王庄、董家峪、铁车、西峪、李
家庄、 西山子、大王庄、虎口崖建设备战仓库9处,容量1592.5万公斤。1970年始建
造大批基建房式仓。1971年,开始建土圆仓,翌年全县建成49座,容量250多万公斤,
使用四五年后,逐渐被淘汰。1976和1977两年,分别在片镇、城子县、太平、营房等
17个村建成队办国助简易储粮仓,容量850万公斤。1987年储粮仓库见表22-13。
1968年, 始建储油设施,配备油罐4个,容量20万公斤。1977年,颜庄粮所配备
售油油罐1个, 容量4吨。1979年,县榨油厂配备中型储油罐2个,总容量40万公斤。
1983年,莱城粮油供应公司配备售油油罐6个,总容量18万公斤。
管理 建国初期,仓储条件差,保管水平低。后来,逐步建立起检查、清洁卫生、
进出库、安全保卫、保管损耗等粮油仓库管理制度,科学保粮技术不断发展。随着粮
油防保人员的分期培训和粮食专业技术人员的分配,加之积极开展保粮科技研究,不
断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与科技成果,粮油仓储技术得到提高。1987年,全市有专职防
化人员40多名,大部分受过专业技术教育或培训。
1950年起,境内总结推广夏季曝晒趁热入仓,冬季保持低温干燥储粮法。50年代
末期,始应用化学储藏法。1964年,推广应用磷化锌萤蒸法。1976年,推广缺氧储藏
法。1978年,推广使用低温、低氧、低剂量储粮法。1985年,寨里和杨庄粮所应用气
流熏蒸法储粮取得成功,对"低剂量"法有新发展。此外,还先后推广使用马拉硫磷和
林丹粉拌粮、敌敌畏挂袋蔫蒸储粮、生石灰吸湿法储粮、低温冷冻密闭储存玉米、双
层塑料布隔温储粮等法。自1955年开展"四无"粮仓活动以来,全县粮仓"四无"比数,
1957年达到74.5片。1977年达到98.6%01980年达到99.8%,山东省粮食厅授予"四无粮
仓县"称号。1981年达到100片。
调运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调运粮食全靠车推肩挑牲口驮。建国
初期,汽车运量极少,仍靠小推车、地排车、马车运输。县外进出粮油绝大部分由泰
安火车站转运。1961年,县粮食局在莱芜东火车站设立粮油转运站,建货台15个、仓
房8间, 容量40万公斤。此后,粮油进出境内外大都通过莱芜东转运站。县内调拨和
短途转运,主要靠汽车运输。1973年,县粮食局配备泰山牌汽车1辆,4个吨位。1975
年,有汽车3辆,11个吨位。1978年,又增配汽车2辆,13.5个吨位。1980年成立汽车
队,有汽车8辆,32.5个吨位。1987年,境内粮油调拨80所以上由粮食局汽车队承运。
建国初期,境内粮食自给有余,属调出县。1960年始变为不足。1983年始,每年
需调进750万公斤。 粮油调运一是境内调运,主要是外调集运、所间供应调拨以及市
面粉厂和油厂加工面粉和食油所需小麦和油料的调拨;二是省内调拨,主要是境内所
需小麦、食油调入和供出口所需的花生米调出(其中包括地区内调运);三是省间调
运,主要是大米、大豆、绿豆、芝麻调进和花生米、玉米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