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食用植物油加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441&run=13

民间历来有油坊,采用手工土法榨油。1937年,有义顺和、汶昌等6、7处,以产
豆油为主。1948年,县民主政府成立东兴油坊,榨油供应机关、部队,并代群众加工。
1951年,全县有私营油坊101处。1956年后,转归农村集体所有。
1958年,县榨油厂在城北(今莱城胜利中路市粮食局址)建成,隶属县油脂公司,
年产食用植物油22吨,产值4万元。1960年1月,移交粮食局管理。1965年停办。期间,
部分公社在传统油坊基础上成立榨油厂,1965年均撤销或交由村办。
1974年,县面粉厂建成日产10吨的榨油车间,适应农业种植结构变化,产品以花
生油为主,豆油逐渐减少。1980年,面粉厂产食用植物油360吨,其中花生油322吨、
大豆油25吨、芝麻油13吨。1981年,苗山公社榨油厂成立(1985年划归见马乡),年产
能力2400吨。1985年,全市有制油设备24台(套) ,其中原料清理设备1台、压坯设备
(对辊轧坯机)2台、蒸炒设备5台、95型榨油机10台、2OOA—3型榨油机1台、精炼设备
5套;年产能力5000吨,其中市面粉厂1920吨、见马乡榨油厂2400吨、村办油坊680吨,
实际生产816吨, 其中市面粉厂和见马乡榨油厂708吨,村办油坊108吨。市面粉厂和
见马乡榨油厂产量中, 花生油626吨,大豆油65吨,芝麻油17吨。1987年,全市共生
产食用值物油1910吨。历年产量见表18—2。
面米制造业始于80年代初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莱城及部分乡镇粮店自购糯
米、小米、红枣、苇叶等,在端午节前后制作传统食品——粽子向社会出售,产品有
生、熟两种。1986年1月,市挂面厂建成,设备有挂面机1组,动力47千瓦,当年生产
面条342.8吨。1987年生产991.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