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煤田勘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398&run=13

据考古发掘,莱芜煤田发现于汉代,历史上境内产煤区有“红石头,黑碴子,底
下就是炭苗子” 的谚语。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1871-
1874年,德国学者聂珂芬对莱芜煤田进行地质调查,认为“莱芜煤田地处偏僻,不适
贸迁;煤质复劣,不易炼焦”。1916年10月,山东省财政处矿务技术员王道昌对莱芜
煤田进行地质调查,指出煤田分布范围“沿牟汶河东西断续亘延,由毛埠至颜庄一带
长约三十余里,南北宽由十里至二十里,然以断层关系,其煤炭层生成之薄厚及炭质
优劣,各部互有差异”。1922年,日本人编《山东之矿产》对莱芜煤田的地层、构造、
煤层作了记述,概算储量5000万吨,并绘制7.5万分之一的莱芜煤田地质图。1935年,
张会若编《第五次山东矿业报告》 记述,莱芜煤田因断层关系可分6段,即里辛至潘
家沟、颜庄至南冶、羊庄至八里沟、毕家毛埠、北铺(埠)和张庄。1938年日军侵占莱
芜后, 对莱芜煤田进行地质调查, 并于1942年采用地震和钻探进行探煤,事后编成
《山东省莱芜炭矿现状调查》。1949年底,华东局工业部矿产勘测处对颜庄、洪沟一
带的地层出露情况及历代土法开采遗址进行调查,认为莱芜港里煤田面积大、煤层多,
是很好的粘结性烟煤。1950年5月—9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矿产勘测处对莱芜煤
田进行地形地质测量约27平方公里,查一些断层构造,发现可采煤层,并估算储量为
9562万吨,垂深500米以上。1954年底,华东煤田地质局122队对莱芜煤田进行踏勘,
翌年2-10月进行地形测量, 运用槽探和手摇钻机械钻探等手段, 于1956年12月提出
《莱芜煤田普查报告》,获—1000米储量为67551万吨。随后,122队、山东煤田地质
公司第三勘探队、泰安专署煤炭工业局钻探队、莱芜矿务局地质队、新汶矿务局地质
队分别进行详查,提交了长尾巴岭、港里、莱城、矿山、鄂庄、南冶、潘西等井田的
精查和矿井延深报告。 至1985年底, 累计探明储量为39271.6万吨, 其中保有储量
33815.4万吨。
此外, 3个预测区预测储量7.43亿吨,分别是:中央深部预测区即颜庄至黄花店
地堑断陷区3.5亿吨、口镇预测区2.93亿吨、莱西预测区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