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田间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315&run=13

补种补苗 历来对补种补苗重视不够, 有差一差二不算差的说法。60年代以来,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才逐步有所重视。对播种后有缺苗断垅现象的小麦、
玉米等作物, 历来多实行浸种补种,70~80年代中期,采取补种与移栽补苗相结合的
方法。移栽补苗,小麦多在分孽初期即"立冬"前后进行,玉米、高粱等多在幼苗四、
五片叶时进行。 间苗定苗 历来对玉米、高粱、谷子等的间苗定苗比较重视。为避免
干旱、 虫害,一般间苗、定苗较晚。70~80年代中期,在幼苗单株三叶左右间苗,五
叶左右定苗。 小麦历来不疏苗,70~80年代中期,部分地区实行对高产田疏苗和对一
般麦田疏疙瘩苗。 锄地培土 境内历来锄地松土。对玉米、高粱、谷子、花生等,多
用手锄在行间进行。50年代起逐步采取手锄、耘锄和大镢刨地松土相结合的方法,一
般在作物出苗后至封垅前进行, 并掌握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莫伤根,锄地松3
—4遍。培土多结合锄地进行。传统习惯是玉米定苗后早培土、多培土。70年代末~80
年代中期提倡适当晚培土(拔节至出穗前)、浅培土,无水浇条件的一般不培土。小麦
锄地松土历来多用手锄在垅间进行。60年代畦播麦田改用窄锄、钩在小麦行间划锄。
70年代中期后,普遍改为划锄。浇水追肥 历来麦田浇水面仅占20%左右,50年代起浇
水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浇水面积40万亩左右。70年代初中期始推广
浇冬水,生长期间适时浇返青起身水、孕穗抽穗水、灌浆水等。1986年,全县有48.9
万亩麦田,浇冬水面积占43.4%、返青起身水面积占90%以上、孕穗抽穗水面积占88.9
%、灌浆水面积占80%以上。玉米,历来幼苗期一般不浇水。70年代起,干旱时抢浇轻
浇保苗水。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历来均浇拔节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水。大麻浇水
历来重视,多沿用"头水晚,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地皮见湿不见干"的经验,出
苗后30—40天浇头水, 相隔5—7天浇二水,此后一般7—10天浇一次。整个生长期一
般浇7—10次水。 生姜,一般在基本出齐苗后浇头水,相隔2—3天浇二水。以后本着
幼苗期地皮见干见湿,"小暑"后勤浇水,"立秋"前后浇大水的原则适时浇水,整个生
育期浇10余次。大白菜,历来沿用幼苗期少浇轻浇,莲座期地皮见干见湿,结球前、
中期地皮见湿不见干,结球后期控制浇水,"立冬"捆扎后停止浇水的经验,整个生长
期浇8—10次水。 建国前小麦多不追肥,农民有积尿浇麦的习惯,但面积寥寥。50年
代初提倡用化肥追肥。60~70年代初,追肥面积占麦田面积的30—50%,多在小麦返青
前一次追施。此后推行冬前和春季追肥,且面积增加。1978年,全县冬前和春季追肥
35.4万亩,追返青和起身肥48万亩。80年代初中期,推行小麦生育后期叶面追肥。玉
米, 50~60年代,多在定苗后一次追肥,以施圈肥、饼肥、土杂肥为主。此后逐渐以
化肥为主并推行分期追肥。80年代以来,实行分期追肥的玉米占玉米面积的70%以上。
地瓜历史上无追肥习惯。 60~70年代中期,推行地瓜生育后期追施人粪尿等。此后,
推行追施"团棵"肥与生育后期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大麻,50年代多用晒干弄细的鸡粪、
炕土等在株高1—2尺时追施。 此后普遍使用硫酸铵、尿素等化肥。生姜,历来多在"
夏至"和"立秋"前后两次追肥,50~60年代多用豆饼,70年代采用化肥与豆饼结合使用
的方法。 其他管理 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后期,推广玉米人工辅助授粉和隔行去雄
(穗)技术。60年代中期推广花生齐苗后清棵(将花生苗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出土)蹲苗
技术。70年代中期~1987年,地瓜普遍改翻蔓为不翻蔓或提蔓。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推广使用植物激素如三十烷醇、乙烯利催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