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种子引进与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293&run=13

冬小麦 历来沿用农家品种红秃头、 白秃头、高了麦、矬了麦、姜黄穗子、透龙
白、小白芒等。1951年引进推广徐州438、齐大195、泗水38等。1953年引进推广蚰子
麦、碧蚂1号。此后相继引进推广碧蚂4号、泰农153、辉县红、石家庄407、旱洋麦、
钱交麦等。1957年,70%的麦田种植优良品种。1965年,种植优良品种面积达到92·9
%,其中碧蚂1号、碧蚂4号等新良种占82%。1962年,引进推广济南1号、济南2号、跃
进5号、跃进8号。此后相继引进推广阿夫、阿勃和济南2、4、6、7、8、9、12号以及
山农3号、 北京8号、 丰产3号、 红蚰包等。 1972年引进推广泰山1号、 泰山4号、
684112、白蚰包,1973年引进推广高38、高8、泰山5号、济南13号等,新良种面积占
麦田面积的94。1%,其中,济南2、4、6、8、12号占68。9%。1979年,新良种面积占
麦田面积的95.5%, 其中; 泰山1号、5号占良种面积的67.2%,高38、高8占24。4%。
1978年引进推广辐63、辐66、昌乐5号、山农587号等。1982年,"辐"字号的品种基本
取代泰山1号,种植面积31。5万亩,占麦田面积的63%,其中辐63占51%。80年代初、
中期,先后引进推广鲁麦1、2、3、5、7、8号以及科红1号、晋麦21号、渭麦5号、太
原633号等。1987年,推广新良种面积31.75万亩,占麦田面积的65.2%。玉米 历来沿
用当地农家品种小粒红、红骨头、白马牙、花里豹等。50年代初,引进金皇后和坊杂
2号、 6号、泰杂2号,1955年引进推广安东黄马牙11号。1965年,推广良种面积占玉
米面积的73%,其中安东黄马牙11号占推广良种面积的93.4%。60年代初引试罗马尼亚
自交系间杂交品种维斯康辛单交种,引进推广双跃4号、3号、80号、150号和新双1号
双交种。1964年,双交种面积达到4.7万亩。70年代初引进推广华威单交、新单1号、
东岳8号、群单105号、泰单71号、烟三6号、郑单2号等。1975年,玉米杂交一代种在
境内普及, 当家品种是群单105号、泰单71号,主要搭配品种是郑单2号、东岳8号、
烟三6号。7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丹玉6号、中单2号、鲁原单4号及泰单74号、75号和
东岳10号、 11号等,其中丹玉6号、中单2号种植面积占玉米面积的70%以上。80年代
初期,引进推广植株紧凑型高产良种鲁玉2号、烟单14号、鲁玉5号、东岳16号和植株
疏散型的丹玉13号等。 1985年,新杂交良种面积占玉米面积的70%以上。1987年,丹
玉13号、 鲁玉2号、烟单14号种植面积占玉米面积的98.3%。地瓜 历来沿用农家当地
品种大红袍、二红皮、白薯等。50年代初引进推广胜利百号、农林4号、华北117号。
1956年,推广良种面积占地瓜面积的70%以上。60年代引进推广52—45、北京553等。
1965年实现良种化。 其中,胜利百号占90%以上。70年代初引进推广南京92号、一窝
红、丰收黄等。1975年,胜利百号仍为当家品种。1976年,南京92号成为地瓜当家品
种。 7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徐薯18号、丰薯1号、丰收白、红红1号、烟薯3号、78—
941等。其中,徐薯18号为当家品种,1980年后每年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0—90%。谷
子 历来沿用当地农家品种母鸡嘴(分红、青杆两种) 、大黄谷、小黄谷、肘谷、长脖
子白、竹杆青、铁钻头等。1950年起先后引进燕大811号、金钱子、华农4号、柳条青、
60天还仓、7025、7233、鲁谷1号和2号等,但面积不大。80年代初、中期,引进推广
适应夏季播种的鲁谷4、5、6号等新良种,并成为夏谷当家品种。高粱 历来沿用当地
农家品种担子尖、黄罗伞、马尾扫、大子帽、黄萼子、打锣锤、竹杆青等。60年代初、
中期,先后引进适应夏播的冻高粱和熊岳253号。70年代初引进推广杂交品种原杂4号、
10号、11号等,并引进推广鹿邑歪头等外地农家品种。1973年,杂交高粱种植面积占
高粱面积的77。 8%,鹿邑歪头占11%。此后,高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8年后不再
种植杂交高粱, 零星种植的高粱仍为马尾扫、黄罗伞、黄萼子等农家品种。大豆 历
来沿用当地农家品种平顶黄、八月炸(分黄、黑脐两种)、平顶黑、大粒黑、柳条青、
大红豆、小红豆、花豆等。50年代中期引进爬蔓青、青统4号。60年代中期引进齐黄1
号等。 此后,相继引进早熟1号、06、早三粒、文丰5号、丰收黄、齐黄5号等。80年
代初、 中期,随着夏玉米间作大豆面积扩大,先后引进推广适宜间作的东懈1号和鲁
豆1号、4号等,并成为当家品种。
花生 历来沿用当地农家品种大爬蔓、 小站蔓等。50年代初、中期,先后引进推
广一窝猴、 半占蔓。 60年代初引进推广伏花生。 1965年良种种植面积占60%以上。
1966年起,引进中选16、68、48号等,当家品种仍为半占蔓和伏花生。70年代中、后
期,先后引进推广白沙1016、徐州68—4、花37、花39、花98、农开8号、临花1号等。
此后又相继引进推广海花1号等。1987年,新良种面积占花生总面积的70%以上。棉花
历来沿用当地农家品种大白籽、小白籽等。50年代初、中期引进推广"斯"字棉。70年
代,引进推广岱字15号、高密933、徐州209、徐州1818、鄂光棉等。80年代初引进并
普及鲁棉1号等新良种。大白菜 历来沿用当地农家品种大包头白、小包头白、筲桶白、
青头白等。 80年代初、中期,引进推广杂交种山东4号、山东9号、青杂中丰、城青2
号、 鲁白3号等。1983~1987年,杂交种面积占总面积的60—80%。水稻、大麦等粮食
作物和马铃薯、黄瓜、番茄、豆角等蔬菜,建国以来,各进行2—4次品种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