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农田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286&run=13

清末至民国时期,农田建设局限于一家一户开凿水井、平整土地等,农田面貌不
仅百年不得改观,相反,植被严重破坏,大批良田荒芜,水土流失面积达到l200平方
公里。多数农田地力瘠薄,旱涝均难保收。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大规
模、多层次农田建设。50年代以打井开渠挖沟、扩大水浇面积、治理涝洼为主。60年
代以深翻整平为主。70年代推行大寨田基本建设经验,山区进行山水田林路村、平原
进行田水路林村统一规划,综合连片治理。治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利用秋种前和
冬春时节,建立专业队,吃住到田间,进行农田建设会战,综合改变生产条件。
山地综合治理 境内耕地面积中40%是山地。建国初期至60年代,重点是修复倒塌
的地埂地堰,进行深翻整平和垦荒,修建培修地埂地堰、深翻整平的"二合一"梯田和
深翻整平、培埂砌堰、挖水平沟修水簸箕的"三合一"梯田。1965年,全县有"三合一"
梯田6.9万亩。 70年代初、中期,采取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方针,重点是
培地埂、 砌地堰、深翻整平,加厚活土层,建设水平梯田。至1977年共建成22.65万
亩,约计每亩用工250个,动用土石280多方。多数达到地平石头堰,活土层一尺半,
涝能排旱能灌。 1978年后,贯彻"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
治理, 除害兴利"方针,实行治沟与治坡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田间
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开展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整建梯田。至1987年,水土保持
治理面积达到860平方公里。
岭地治理改良 境内岭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5%,大多数高低不平,地块零星,
土层浅薄,土质粘重,适耕期短,易涝易旱。60年代初开始开挖田间排涝沟,整修灌
溉渠道。60年代中期开始,以深翻整平为重点,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进入70年
代后转向大规模连片治理。至1977年,全县基本上治理一遍,多数达到深翻一尺半,
上下两平,土壤深喧,土埂护地堰,涝能排水,旱能灌溉,便于机耕,运输方便标准。
处于长埠岭中部的方下村红土岭,治理前有零散偏坡地946块,计294亩,1971年冬至
翌年春,方下公社党委和管委会组织全社各大队进行会战,按照统一指挥、统一施工、
统一标准的要求, 以72天的时间削平94个岭头,填平92条沟,建成413亩台阶条田。
70年代中期后,全县岭地治理改良以精耕细作、培养地力为重点,依据土壤普查资料,
增施有机肥,配施氮、磷等化肥。至1987年,境内大部分岭地已建设成为稳产高产田。
建设稳产高产田 平原耕地治理以建设稳产高产田为重点。 1950年起开始实行统
一规划,集中连片,深耕深翻,整平调向。对部分低洼易涝地和旱道田,采取挖修排
灌渠、建设台田和条田、抽沙换土等措施进行治理。1963年,全县稳产高产田面积达
到27.1万亩。1965年,低洼地治理面积已达3万亩,稳产高产田面积上升为29.9万亩。
60年代末期起,在秋种前和春耕倒茬季节,各公社都以主要精力,进行大面积连片深
翻整平调向、修筑排灌沟渠和道路等综合治理。1970年,稳产高产田面积达到32万亩。
70年代中期,平原耕地基本上实现深耕深翻整平的要求。1975年,稳产高产田面积猛
增到39.7万亩。 1980年,低洼地治理面积达到6.6万亩,多数低洼地免除涝灾困扰。
年内稳产高产田面积增至49.2万亩,之后在这个水平上进行巩固和提高工作,1985年
和1987年,分别为50.7万亩、50.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