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干部状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247&run=13

1939年8月, 莱芜县民主政府成立后,各级政权的干部配备实行"三三制",即共
产党员、非党积极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
1948年,县政府配备干部105人,其中县长1人、秘书处7人、财政科6人、民政科
7人、 粮食局14人、司法科2人、文教科5人、实业科5人、卫生科8人、公安局21人、
邮政局16人、银行13人; 区级机关配备干部219人,其中区长16人、副区长6人、财政
助理16人、文书16人、公路员10人、公安员13人、仓库干事19人、会计16人、工作员
68人、记帐员7人、出纳员6人、检查员5人、保管员1人、乡干13人、支前干部7人。
建国后,县、乡镇(社)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编制,按照山东省泰安专署编制
委员会的规定,随着区域划分的变更,各时期机构设置不一,总的趋势是人员逐年增
加。1950年,全县有党政机关干部645人,1965年增加到1157人。
“文化大革命” 初期,县委、县人委机构大部瘫痪。1968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
配备工作人员103人, 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3人、办公室12人、政治部39人、生产
指挥部48人。 1975年底,撤销县革委政治部,恢复县委各工作部门。1981年1月,县
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干部分别按编制配备。
1983年8月, 莱芜改为省辖(县级)市。1984年在机构改革中,市属机构进行调
整,干部有所增加。
来源 抗日战争时期, 县、区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干部主要是共产党员、工农积
极分子、爱国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主人士。解放战争时期,干部队伍逐步扩大,增加的
人员主要由乡村干部补充。1946年,全县从乡村干部中提拔756人。新提拔的干部2/3
充实到部队,1/3留在地方党政群机关工作。
建国后, 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干部数量不断增多。1949~1987年,仅党、政机
关行政干部就增加2680人,连同企事业共增加10730人。干部大致来自5个方面: (一)
社会招收录用。 1949~1952年,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运动中选拔一
批积极分子, 招收一部分从事财政、文教、卫生等事业的社会人士。1953~1958年,
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吸收一批干部, 包括半脱产的乡干转为正式干部。1965~1966
年, 在"四清"运动中吸收一批社会青年。1972~1975年,从"三不脱"干部中录用一批
干部。1980年后,相继招收一批闲散科技人员和待业青年,共录用1769人。(二)军队
转业干部。 50年代开始接收军队转业干部。 1975年起批次接收,截至1987年共接收
1099人。(三) 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70年代接收350人,1980年以来接收
2153人。(四) 从"以工代干"人员中考核录用。1984年录用812人。(五)招聘。按照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干要逐步从农村优秀人才中选拔"的指示精神,1984年,境内
推行乡、镇干部招聘制,采取自愿报名和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按革命化、年轻化、知
识化、专业化(简称四化)要求进行考核和体检,从农村优秀青年干部与在乡参加两年
以上劳动的重点户、 科技模范户及经济联合体的优秀青年中,招聘250人。并签定合
同,每期服务3年;期满继续留用者续定合同,一般不超过3期。
1985~1987年招聘乡、镇文化站和合同制乡镇财政干部共103人。
结构 中共莱芜县委和莱芜县民主政府成立初期,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小,
性别比例悬殊较大。随着干部数量的增加,素质逐步变化。1948年,县级机关干部构
成情况见表10—19。1950年, 党政干部构成情况见表10—20。进入80年代后,各级均
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配备,干部素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1987
年,党群系统和政府机构部、科、局长以上干部610人,其中,大专文化的152人,中
专文化的173人,高中文化的64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248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
48人, 36—45岁的238人,46—55岁的259人,56岁以上的65人;中共党员606人;女
性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