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红十字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111&run=13

1984年12月29日, 莱芜市红十字会成立,理事会由67人组成,其中会长1人、副
会长9人、 常务理事10人。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结核病防
治站、莱城卫生院、第一中学、莱芜师范、实验小学、市机关幼儿园等单位为第一批
红十字会单位。 红十字会成立后,坚持群众性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的性质和"救死扶
伤,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宗旨,把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
设结合起来,为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发展经济和教育文化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附: (1)新组织1940年3月,日本侵咯军宣抚班策划建立莱芜新民学会,隶属于泰
安道新民总会。该会标榜是独立于日本侵略军与伪县公署的"民意咨询"机构,实际是
日本侵咯军搜集情报、 破坏抗日、监督控制伪军政机构的特务组织,是为其"以华治
华"政治目的服务的。会长由伪县知事国化东兼任,事务次长由日本人桥木担任(掌管
实权) ,下设组织、宣传、庶务科,并在口镇设立分会;宣传科设青年队3个班。还设
有联合协议会,每年召开一次各区、镇长参加的会议,主要是征求对伪县公暑施政的
意见;无常设机构,休会期间,有关事项由组织科受理。1942年4月,会长由伪县知事
郝庆泉担任,事务次长改为联络员,由日本人中山担任; 口镇分会改为办事处,三个
科改为第一科(下设人事、庶务、文书) 、第二科(下设宣传、青年队、配给所、医疗
室)。为在各区建立办事处,年底从每区抽调两人开办训练班。翌年1月,训练班结束
后, 将青年队撤销,除1个班10人调往安仙编入日铁矿警队外,其余两个班20余人和
训练班的20余人,分配到10个区建立办事处。1943年春,会长由伪县知事刁成襄兼任,
日木联络员由野间担任。1945年9月,日木侵咯军撤离莱芜,该会随之解体。
主要活动进行亲日反共宣传。利用集市或下乡召集村民会议及画墙皮、贴标语、
印发传单等方式,宣传"中日亲善"、"东亚共荣"、"剿共建国"以及强化治安等内容。
活动范围,时在其占领区,有时随日伪军"扫荡"窜入抗日根据地。
组训特务武装。1940年10月,由次长桥本主持,在城区附近招募兵痞、流氓、汉
奸50余人,训练一个半月,成立特务武装组织青年队,主要任务是武装宣传,搜集情
报,偷袭抗日政权。
建立情报网。1941年春,在城关区召开各村伪村长会议,策划建立情报网,强令
各村挑选1人担任情报员, 并规定每天到新民会报告一次。新民会设有专人记录有关
八路军、抗日民主政权、抗日群众团体的情报。在抗日军政除奸部门以各种方式打击
下,情报网不久即告垮台。
组织"爱护村"。 1942年春,会同伪县公署宣传班部分人员,首先在安仙建立"爱
护村"。 凡被称为"爱护村"者竖起一面书有"爱护村"的三角旗,对火柴、煤油、食盐
等生活必需品进行配给,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2) 中华红十字会莱芜分会民
国初年,滨县县长李智真首创中华红出字会。1923年(民国12年)11月,莱芜县长王肇
杰与绅士于粹甫、 张连甲、许子翼、李增裕等200余人共同组建红十字会莱芜分会。
1927年和1937年分别建立颜庄、口镇文会。1945年日木投降后自行解体。1947年夏,
国民党军队进占莱城,该会重整旗鼓,恢复组织,进行活动,其骨干人员绝大部分加
入国民党,充当县参议员等。1948年初,随国民党军队撤离莱境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