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 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b&A=5&rec=222&run=13

【概况】 全县总面积1821.1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年末总户数392240户,人口110.2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2%。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31.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2.0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1.41亿元,增长22.9%,增幅居全省县级第六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334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89元,增长11.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28268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49672万元。

【经济和社会发展】 工业及重大项目 2014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达到18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9.51亿元,增长11.5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1亿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增长16.9%,“五大产业”各项指标均占全县工业总量的77%以上。“十大工业企业(集团)”主要指标逆势上扬,晨曦石化总产值达到181.8亿元,增幅69.4%,成为莒县首家百亿级企业;农商行、浩宇集团、晨曦集团3家企业税收过亿元。新增民营经济实休2766家,达到3.9万家,新增数量占全市第二位。争取市级引智项目13个,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6.3%,提高10.7个百分点。成功签约华泰精细化工、国山泰泉新能源等一批过10亿元优质大项目;金禾博源高纯度柠檬酸、500吨重交沥青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县66项重点项目(工程)年内完成投资74.2亿元。抢抓“蓝红”机遇,争取上级扶持项目34个,到位资金1.7亿元。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县经济开发区、海右经济开发区新开工过亿项目11个,招贤、浮来山等6处产业聚集区规模以上企业达35家。坚持外经外贸外资“三外”并重,大力拓展外向型经济,浮来春集团在柬埔寨开工建设日照产业园,全县备案境外投资企业达10家,投资总额7842万美元;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66亿美元,位列全省县级前十名;实际利用外资3107万美元,超计划完成市分配任务。鼓励企业上市挂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山东文心正制衣在“新三板”挂牌,山东大海农业等5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农业及现代化服务业 粮食总产达439700吨,占全市近一半,油料产量90887吨,棉花产量562吨,蔬菜产量66.6万吨,水果产量64425吨,肉类总产量90606吨,牛、羊奶产量17422吨,水产品产量15726吨。袁隆平院士“超级稻”攻关项目亩产达968.37公斤,创高纬度水稻亩产最高值;桑蚕、烟叶收购量排名全省每二、第三位。新流转土地3.3万亩,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2.7万亩,新增“三品”认证农产品15个,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达到60个。实施“五类”示范项目55个,企业投入资金达7.08亿元。新发展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新注册家庭农场68家,4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社。莒县被确定为国家现代示范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荣获全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称号。围绕着农业生产条件,累计投入2.86亿元,实施水利工程926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5.5万亩。全省防汛抢险演练观摩会在莒县举行,全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通过验收,莒县在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农村产权制度“三项主体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完成94%,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进展顺利,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林权抵押贷款累计达2.8亿元,位列全省县级第一。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被列为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重点联系县。按照提升商贸业、做大物流业、突破旅游业、规范金融业总体思路,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12.5%。正基商业广场、金润大厦等商贸综合体即将竣工,城乡消费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3.4亿元,增长12.6%。现代物流业拓展领域,莒州汽车城首家4s店正式运营、两家开工建设,浩宇临港物流园项目加快推进,晨曦集团直通式海关监管场站正式运行,成为全市首家内陆“无水港”。文化旅游业多点突破,设立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编制完成全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等8个旅游专题规划,新增A级以上景区4处、达到6处,浮来山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浮来青旅游度假区建成山东首家“四季滑雪场”,桑园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强镇。创新旅游营销思路和模式,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先后与嘉华国旅、人人国旅、中鲁传媒等3家旅行社签署营销合作协议。全年接待游客102.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9.2万人次。齐长城莒县段、刘勰故居文物保护工程基本完成,鲁东南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建成启用,凌阳河遗址出土的陶文被确定为我国最原始的文学,并入选中学历史教科书,《重修莒志》影印本、《莒地历史文化简明读本》等系列丛书出版发行,沂蒙画派晋京作品展在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莒州文街年交易额突破亿元,莒文化开发利用逐步破题,莒县再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画)之乡”。金融保险业服务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农信社顺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招商银行、诸城农商行到莒县设立支行,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金额达332.8亿元和236.3亿元,分别增长7%和28.3%,新增存贷比达251%,金融保险业实现税收1.98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7.3%,增长21.5%。
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 发挥规划基础引领作用,沭东水系链接工程等20余个专业专项规划压茬推进、有序实施。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文心高中启用招生,新汽车站即将运营,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在紧张建设中,沭河公园六期、店子河景观工程基本完成,金龙大桥具备通车条件。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改革,夏庄镇、招贤镇2处省级示范镇争创为国家级重点镇,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82处。突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对城区劳务市场集中规范管理,对非法载客三轮车实行“三限”管制,全国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方案通过省级评审。加强路网、电网、管网建设,银海大道与山海路连接贯通,途经莒县31.6公里的国内首条重载铁路—瓦(塘)日(照)铁路全线开通,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送电投运,果庄至沂水连接线、桑园至银杏大道连接线、屋楼大道等建成通车,全县新建改造城乡道路26条、11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3517公里;完成供排水、供热、燃气管网建设227.3公里;220千伏石井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396公里;峤山水库引水工程顺利竣工,城区实现双水源供水。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大民生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以治理农村养殖污染为突破口,集中开展水环境污染和空气质量治理,建立环保养殖准入制度,完成肉鸭养殖棚“发酵床”改造2309个,从根本上解决了肉鸭养殖污染;推进塑料造粒企业园文化改造,206家小造粒厂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强化工程减排措施,投资2.5亿元建成启用城北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柳青河人工湿地,沭河夏庄橡胶坝开始蓄水,全县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6万吨;城区河道清淤工程投资2681万元,清淤29.5万方,疏通河道31公里;全县17项重点环保工程完成投资10.12亿元,万元GDP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等实现控制目标。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城区6家涉气企业进行整治,对16家重点涉水企业安装在线监测,对26家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停产、限产,全县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力开展文明乡村行动,完善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运行机制,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以“三清、五化”为重点的“乡村连片治理”工程,集中打造片区35处,在全市美丽文明乡村行动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满意度列各县区第一位。严格执行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整治城区裸露土地26.8公顷,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65公顷,实施成片造林2.9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5.1%,创建为全省森林防火能力建设达标示范县。
民生保障与社会管理 2014年,县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24.7亿元,占总支出的72.8%,“12件实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新农合、新农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全面整合,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1.5亿元,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6566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75个,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推行“阳光低保”,建设保障性住房1000套,为5000户困难家庭发放救济金1000余万元,为残疾人改造危房120套,免费实施残疾人白内障复明手术1000例。进一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津补贴水平,增加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发放取暖补贴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县直人均月增加600元,乡镇人均月增加990元。投资3.65亿元的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工程基本完成,县二中、四中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新招考教师181名、引进骨干教师10名,高考本科录取率高出全省11.6个百分点,高中段入学率达87.1%,提高7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提高到70%,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全市首家县级三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成启用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投放公共自行车1500辆,更换新能源公交车30辆,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新建改造社区文体活动中心100个。莒县被评为“千年古县”。开展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在全市社情民意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莒县综合得分提高10.78分,六项考核指标综合系数跃升为全市第一位。依法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00件,公用经费压减15%以上,被确定为全省现代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县。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提高政府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39项,打造行政服务品牌,畅通群众诉求信息化渠道,被评为全国网络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乡镇(街道)概况】 城阳街道 城阳街道位于莒县县城驻地,辖13个社区,12万口人, 2.11万亩耕地,总面积58.1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三批小城镇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全街道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2亿元,人均纯收入19183.9元,分别增长12%、19.6%、13.9%。
该街道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完善管理服务,对有意向项目或落地项目成立了项目集中推进小组,帮助解决项目用地、手续办理、规划设计、土地平整等问题。全年共落实过千万元项目16个,实际到位资金24.94亿元。2014年新流转土地330亩,由新世纪投资3200万元在前绪密、大辛庄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利润1100余万元,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近千亩蔬菜大棚。同时,进一步拓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功能,自觉放在全县大旅游格局中谋划定位,发挥西临浮来山风景区这一优势,依托志昌葡萄研究所和大湖观光采摘园,新流转土地200亩,规划建设了柳青河滨河农业观光产业带,以柳青河两岸为条带的新型农业观光旅游区已初步形成。目前,全街道新发展火龙果、芦笋等各类高效经济作物750亩,新建冬暖大棚60余个。以西大街西关社区为试点,率先在全市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今年进一步扩大试点成果,在37个自然村推进了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已有21个村完成了改造。将社区党建和社区发展统筹考虑,在大湖社区探索实施了“大党委制”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组织优势,推进驻社区单位共建共管。在农村墩头社区进行“两区”同建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墩头社区规划了占地450亩的食品工业园,积极推进农企对接,引导企业向园区落项目。将城中村改造纳入街道整体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片实施”的原则,在岳家村、东关、大湖等社区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片区改造。目前,岳家村社区内塘子村的整村搬迁工作已全面完成,400余户群众住上了新楼。去年全街道民生工程投入近3000余万元,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良性互动。投资1000万元在墩头、围子、西关社区分别建设3处规范化学校,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投资300余万元对道路进行挖补整修,解决了村村通道路毁坏严重、群众出行不便的实际;投资50余万元在城区14个村安装了自来水接水点,群众吃上了“放心水”。文化建设以全县“文化树县”战略为契机,由岳家村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莒州文街,先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百余场,年交易额突破亿元,推动了城阳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街道先后被授予“日照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先进街道”“日照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最佳休闲乡镇”等荣誉称号。
城阳街道党委书记吴锡华,办事处主任王宪镜。
刘官庄镇 刘官庄镇位于莒县城南4公里处,南接日东高速公路,距国内最大的煤炭码头日照港60公里,206国道、莒竹公路、寨兰公路等主要交通要道交叉汇合,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沭河、柳清河流经该镇,淡水资源丰富。全镇辖10个社区,64个自然村,镇域面积86.6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耕地6.1万亩。2014年,实现工商税收1.1亿元,财政收入6000多万元, 工业用电量达3.81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9%、17%和15%,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各项存款超过15亿。
塑料业是该镇主导产业,该镇立足“两区一带”产业布局,北接城区、南融海右与占地13平方公里的刘官庄镇塑料产业聚集区连成一片、融为一体,聚力打造刘官庄镇大工业区。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不断增创发展的新优势”这一主题主线,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企业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新上项目,力促塑料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塑料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利税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和16%。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投入民生建设资金近3亿元,涵盖学校建设、道路交通、社区服务、城乡环卫一体化、柳青河人工湿地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乡村文明行动等各个方面。镇容村貌提质扩容,环境优雅宜商宜居,着力打造“厚德、尚美、富裕刘官庄”。先后荣获“中国塑料第一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省级文明镇”“日照市镇域经济发展进步乡镇”“日照市经济发展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刘庆召,镇长卢绪龙。
夏庄镇 夏庄镇位于莒县最南端,地处日照、临沂两市和莒县、莒南、沂南三县交界,素有莒县“南大门”之称。206国道、日兰高速、长深高速在镇域内交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镇内辖有10个社区,66个自然村,6.6万口人,9.8万亩耕地,总面积114.8平方公里。全镇现有党支部106个,其中农村党支部6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29个,合作社党支部11个。201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亿元,同比增长22%;地方财政收1.062亿元,同比增长27.3%;农民人均纯收16597元,同比增长22.1%。
该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凝心聚力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夏庄、文明夏庄、宜居夏庄,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连续八年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乡镇目标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先后被表彰确定为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省党建工作示范点、省级文明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旅游强镇、省级宜居生态乡镇、全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省首批宜居小镇、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全省经济发达强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和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镇党委书记、日照海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邓兵,镇长邓祥海。
小店镇 小店镇位于莒县南部,距县政府所在地城阳街道20公里,东与中楼镇、寨里河镇接壤,西与夏庄镇、刘官庄镇相连,南与莒南县大店镇交界,北与长岭镇毗邻。镇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225省道纵贯南北,日夏线穿镇而过,北与日兰高速公路入口仅3公里,是莒县联系南部省市的重要通道。全镇辖9个社区,62个自然村,5.7万人口,7.2万亩耕地,对空面积120平方公里。镇党委下辖9个社区党总支,80个党支部。201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4.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86万元,同比增长21.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280元。
小店镇持续深化实施“四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行动”,突出项目招引、农业提档、城镇建设、社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事业“六个重点”,全力打造“生态彩景横山、富裕和美小店”,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镇”“山东省基层双拥创建模范单位”“日照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先进乡镇”“2014年度全县社会治理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镇党委书记卢兆梅,镇长徐从强。
长岭镇 长岭镇位于莒县城南12公里,素有“古石井”之美称,相传有“先有古石井,后立莒县城”之说。镇域面积57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49个自然村,3.9万口人, 3.5万亩耕地面积。是鲁东南最大的砖瓦建材生产基地。2014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60.5万元,同比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12766元,同比增长19.5%,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该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稳定、民生三个着力点,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创造社会稳定和谐为根本,紧紧围绕“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扶持特色农业、突出发展民生事业”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魅力长岭、诚信长岭、生态长岭、和谐长岭”,经济社会实现提速增效发展。
先后获得省级文明镇、省级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省级体育文化先进乡镇、省级生态乡镇、省幸福进家先进乡镇、日照市“港城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镇域经济发展进步乡镇、市级政务公开示范乡镇、市级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平安日照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国土资源执法模范乡镇、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张传金,镇长房文锋。
寨里河镇 寨里河镇地处莒县东南部。镇驻地寨里河村距莒县城17.5公里。西界长岭镇,北与陵阳镇接壤,东、南与龙山、中楼、小店三镇山岭相连。寨里河、鹤河绕山环村,蛇行至马家河水汇成响水河,走西北出境入沭河。日东高速公路东西横穿,莒中公路南北纵贯。总面积71.8平方公里,耕地3652.9平方公里。党委下设6个社区,辖53个行政自然村,4.26万人口人。2014全镇农民人均收入11956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280万元,比去年增长66%。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林业资源丰富,是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
该镇基础设施健全,交通方便快捷,城乡建设发展迅速,镇驻地供水、供电、金融、税务、邮电、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城镇功能比较完备,治安状况优良,社会秩序井然。近年来,该镇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项目建设方面取得新成就。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实现现代农业新突破。大力推动城镇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该镇党委政府先后获得“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徐厚平,镇长高树华。
龙山镇 龙山镇位于莒县东南20公里处,东距日照市区50公里,335省道、日兰高速、银杏大道横贯东西。全镇辖56个行政村,共有4.7万口人,耕地面积4.7万亩,对空面积108平方公里。特色农业以蜜桃种植为主,工业有农副产品加工、木器加工等。党委下设8个社区党总支,56个农村党支部,6个企业党支部,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71.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1000元。
该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依托日兰高速龙山出入口、银杏大道的有利区位优势,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镇党委政府先后被评为 “市级文明乡镇”“平安日照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乡镇”“五个好先进党委”“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董祥海,镇长鲍洪花。
陵阳镇 陵阳镇位于莒县城东南5公里,处于县城沭东新区开发的前沿。东与龙山镇接壤,西傍沭河与城阳街道隔河相望,南与长岭镇、寨里河镇毗邻,北靠店子集镇,属半平原半丘陵地区。镇内335、225省道贯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53个自然村,1.46万户,4.2万口人,对空面积54.66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党委下设9个社区党总支,53个农村党支部,11个企业党支部,15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0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4800元。
陵阳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存名胜古迹20余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陵阳河遗址出土的象形文字,被中国考古界专家公认为汉字雏形,将汉字历史上推到5000年以前,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该镇设施农业发达,素有“瓜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镇牢牢抓住沭东新区开发战略,突出党建这个重点,采取“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狠抓大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民生投入和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协调发展。镇党委政府先后被授予“全省旅游强镇”“全市镇域经济发展进步乡镇”“日照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先进乡镇”“2014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先进乡镇”“2014年度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度平安莒县建设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王庆峰,镇长张传坤。
店子集镇 店子集镇位于莒县城东3公里处的沭东新区。西与老城区隔河相望、三桥相连,南靠陵阳镇,东与龙山镇毗邻,北与峤山镇接壤。镇内“五纵七横”路网交错,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位优势明显,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镇辖57个自然村,1.37万户,4.2万口人,耕地3.1万亩。党委下设6个社区党委,57个农村党支部,2个企业党支部,17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同比增长53.1%;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318.7万元,连续3年实现翻番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000元。
该镇牢牢抓住沭东新区开发战略,以城镇化为主线,以重点项目、新型社区、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和美丽文明乡村为突破,全力打造“休闲宜居地、美丽店子集”,经济社会呈现出向更高层次提速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镇党委政府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平安日照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乡镇”“2014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马庆金,镇长董瑞鹏。
峤山镇 峤山镇位于莒县沭东新区,西距县城11公里,因境内有风景秀丽的峤山而得名。东与桑园镇接壤、与五莲县毗邻,南靠龙山镇、店子集镇,西与城阳镇交界,北与招贤镇相接。镇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东部丘陵,西部平原,拥有1.5 万亩的国家级标准化大姜示范区,2010年成功申报了以“莒县大姜”命名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镇共有1.8万户,5.6万口人,对空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辖78个村。党委下设10个党总支,78个农村党支部,4个企业党支部,21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实现招商引资8.78亿元,工业产值达到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14万元,同比增长72.5%。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610元。
该镇充分利用莒中区位优势,抢抓沭东新区发展机遇,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工业发展多元并进,多项目在工业聚集区聚集;依靠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广辟财源改善民生生活条件,建设新型社区、义务教育等民生工程;大力发展镇村道路交通,多年失修的山区道路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合“乡村连片治理”,打造美丽文明乡村;狠抓环境综合整治,乡村环境旧貌换新颜。2014年,峤山镇荣获“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市级文明乡镇”“2014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先进乡镇”“2014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
党委书记陈维国,镇长崔兆吉。
桑园镇 桑园镇位于莒县东北部,小仕阳水库上游,东距五莲县18公里,西距莒县县城22公里,西距206国道8公里,南距莒县银杏大道(日照山海路)14公里,距日兰高速公路(龙山出口)1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7个社区、71个自然村,5.3万口人,对空面积133.2平方公里,境内有十大流域,近10万亩山场,3.4万亩公益生态林,森林覆盖率达32.9%,袁公河贯穿全境,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22座,塘坝96座,环境优美,生态自然资源丰富,是莒县的东大门、县域东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目前,全镇共有AA级风景区2处(全市唯一)、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区、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精品采摘园各1处,市级休闲渔业示范区2处。
桑园镇先后被省、市、县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山东省绿化模范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全市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先进乡镇”“全市环卫一体化建设先进乡镇”“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社会治理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孙乐芳,镇长伦智杰。
招贤镇 招贤镇位于莒县城北18公里处,东与桑园镇、峤山镇接壤、南与城阳街道毗邻,西与闫庄镇、洛河镇隔河相望、北与五莲县于里镇接界,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的故乡。胶新铁路穿过境内,206国道贯穿南北,区位优势明显,镇内“八纵十二横”路网交错,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辖11个社区,81个自然村,7万亩耕地,7万口人。201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86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5236元。
该镇以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为契机,投资5700余万元落实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6项,投资2300余万元建设校舍安全工程5处,投资400万元建设消防站1处。坚持整建制打造美丽文明乡村行动片区,顺利通过“全市美丽文明乡村行动示范镇”创建验收,打造了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在全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列第3位。连续3年获得全县综合考核第1名,连续6年进入全县综合考核前6名,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先后获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省级中心镇、省绿化模范镇、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重点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张永富,镇长纪淑霞。
东莞镇 东莞镇位于莒县最北部山区,地处日照、临沂、潍坊三市和莒县、诸城、沂水、五莲四县交界处,被誉为莒县的北大门。南北朝时期曾为县为郡,素有“莒国故居”之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的故里。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以及其它文物古迹,也是潍河的发源地。东莞镇对空面积105平方公里,辖52个自然村,1.14万户,3.7万口人,耕地4.6万亩。党委下设7个社区党总支,49个农村党支部,1个企业党支部,14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0.2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销售收入22.39亿元,利税1.4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73万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36元,增长15%。
东莞镇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抓落实,提质效”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和民生工程为重点,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新东莞”。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全市镇域经济发展进步乡镇”、连续10年获得“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田宗波,镇长杨爱国。
库山乡 库山乡位于莒县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周边与诸城市、五莲县毗邻,孟双线南北贯通,库管路东西穿越,206国道穿过东部,北距泰薛路(省道)及济青高速南线出口20公里。
本乡现辖6个社区、43个自然村、3.1万口人,耕地面积5.1万亩,对空面积110平方公里。现有以柏树、松树为主的生态公益林14357亩,森林覆盖率达30%,属市级生态文明乡镇。现拥有“莒县丹参”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山东省书画艺术之乡”,由于物产富饶,特色鲜明,是闻名遐迩的“药材之乡”“黄烟之乡”和“书画之乡”。
药材之乡。中药材种植已有30多年的历史。品种主要是黄芩和丹参,库山地产黄芩、丹参量大质优。国家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报告显示,库山黄芩含苷量为16.3%(国标9%),丹参酮IIA含量达0.42%(国标0.2%)。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优质中药材黄芩、丹参集散地。
黄烟之乡。2014年,库山烟站被上级烟草部门确定为全市第二个中心烟站,库山黄烟生产纳入烟叶生态片区核心项目区建设规划。目前,全乡聚力打造中华烟基地单元品牌,确立烤烟生产在全乡农业种植业中的龙头地位,助推黄烟生产有机生态可持续发展。
书画之乡。本乡书画艺术久负盛名,涌现出以当代著名画家、国家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协驻会常务副主席朱全增先生和已故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书协会员、县政协常委王玉宽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度较高的书画艺术创作人才。其中在近年来在国内崛起的库山籍中青年实力派书画名家6人,全国、省、市书画家协会会员30人,书画爱好者2000人,每年都有一批库山籍书画家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大奖赛殊荣。
党委书记孙传国,乡长柴松波。
碁山镇 碁山镇位于莒县县城以北35公里处,东邻日照市五莲县于里镇,西接沂水县,毗邻青峰岭水库。全镇辖12个社区、86个自然村,8.2万口人,耕地面积8.6万亩,对空面积197.8平方公里,是全县镇域面积最大、全市农业人口最多的乡镇。 201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4.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68.5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11080元,增长11%。
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立足碁山实际,提出了“三步走”的总体部署(第一步,抓起步、打基础;第二步,抓发展、见长效;第三步,抓机制、谋长远)、“一主两次、三轴三带、四位一体”的总体思路(“一主”即打造镇驻地这个主中心和天宝、茅埠两个次中心;“三轴”即依托莒天路、碁东路、孟双线三条交通运输轴,打造矿产资源生产带、农副产品加工带、生态旅游观光带三条经济发展带;“四位一体”即工业抓延伸、农业抓提升、文化旅游抓突破、城镇建设抓启动)和建设“物华天宝、灵秀碁山”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思路安排,每年一个具体计划,每年突出一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党委书记邵明法,镇长何玉晓。
安庄镇 安庄镇位于莒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东临青峰岭水库,西部、北部与沂水县接壤,南部与洛河镇相邻,全镇现有6个社区,42个自然村,其中库区村13个,1.86万户,3.3万人口,耕地5.1万亩。党委下设6个社区党总支,42个农村党支部,13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同比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100万元,同比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12556元。
该镇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安庄这个目标,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基础,抓住建设美丽文明乡村这条主线,突出项目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三个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力打造绿色林果之乡、建设生态宜居之地,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镇党委政府先后荣获“市级文明乡镇”“市镇域经济创新奖”、同心社会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周远东,镇长王国玺。
果庄镇 果庄镇位于莒县县城西北25公里处雪山脚下,西距沂水县城8公里,辖6个农村社区32个自然村,3.2万口人。全镇5万亩耕地,对空面积64.38平方公里。党委下设6个社区党委,32个农村党支部, 10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1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5%;人均纯收入达到13400元,同比增长1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3.8万元。是市级文明乡镇、山东油桃示范基地、山东书画文化之乡。
该镇自然环境优美,有悠久的书画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书画文化名人灿烂,境内雪山有“七十二胜景”,主峰海拔436米。近年来,该镇围绕“山东油桃示范基地”这一名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基地和市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以招商引资、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为工作重点,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着力打造“幸福和美新果庄”。
党委书记王俊伟,镇长刘廷刚。
洛河镇 洛河镇位于莒县城北19公里。西与果庄相连,南靠阎庄镇,东与招贤镇毗邻,北与安庄镇、棋山镇接壤。镇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日照钢铁主要辅料基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位优势明显,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镇辖46个自然村,1.43万户,4.1万口人,耕地5.2万亩。党委下设8个社区党委,46个农村党支部,2个企业党支部,12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755万元,同比增长16%;工商税收3144万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4000元。
该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城镇建设、现代农业、民生改善、作风建设等“五个建设”,全力打造 “美丽乡村、魅力洛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全市镇域经济发展进步乡镇”、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宋晓军,镇长徐延杰。
阎庄镇 阎庄镇地处莒中平原,莒县火车站落座在镇域,东跨沭河与206国道相接,西有柳青河发源地贯穿镇域南北,南邻省级开发区——莒县经济开发区将县城与阎庄连为一体,地域环境优越。共有39个自然村,1.2万户,3.1万口人,3.05万亩耕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平顶山汉墓、明朝裴御史故居等文化遗址,是一代劳模吕鸿宾的故乡。党委下设7个党总支,39个农村党支部,3个企业党支部,17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全镇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137万元,同比增长26.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26.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07元,同比增长13%。
该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和‘党建’双轮驱动,加快党建品牌化、工业多元化、城镇精品化和农业特色化‘四化’发展,深入构建‘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生态家园、幸福阎庄’”,经济社会呈现出向更高层次提速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镇党委政府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优美乡镇”“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镇”“省剪纸文化之乡”“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2014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是全国基层财政规范化管理试点、日照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和日照市政务公开工作示范点。
党委书记兰庆朔,镇长宋旭雷。
浮来山镇 浮来山镇位于莒县县城西郊,西与沂水县、沂南县接壤,335、336省道、莒竹路纵贯全境,胶新、瓦日铁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境内拥有国家级4A景区——浮来山风景区,环境优美。全镇对空面积63.4平方公里,5.2万亩耕地,5.3万口人,辖63个自然村。党委下设9个社区党总支,63个农村党支部,12个企业党支部,12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14年,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600余万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0元,同比增长12%。
全镇上下紧紧围绕“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的主线,突出大项目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等几项重点工作,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城乡环境更加优美,整体工作显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趋势。该镇先后被评为“全省旅游示范镇”“山岳养生小镇”。
党委书记王家友,镇长解廷涛。
莒县经济开发区 莒县经济开发区原名为“莒县工业园区”,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2012年7月更名为“山东莒县经济开发区”,是全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设立了办公室、农村和社会发展局、经济发展局、党群工作部、招商促进局、财政局、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等7个内设机构,县检察院、法院、住建局、国土局、公安局、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也分别在区内设立派出机构。开发区管辖范围,大致为日照路以北、胶新铁路以南(杨店子桥以南)、柳青河以东、沭河以西,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共计2.3万人口。目前,区内现有投产及在建企业16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世界500强外商独资企业1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拥有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8项、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8家,从业3万余人。2014年,全区投产企业共实现产值111 亿元、销售收入138亿元、实现税收1.72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087万美元。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匡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