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b&A=4&rec=205&run=13

【概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13所,在校生39.57万人,教职工2.92万人。其中,小学377所,在校生19.02万人,教职工1.1万人;初中90所,在校生9.4万人,教职工0.98万人;普通高中18所,在校生4.8万人,教职工0.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在校生3.6万人,教职工0.2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2.65万人,教职工0.1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0.07万人,教职工0.02万人。有各级各类幼儿园620所,在园幼儿8.66万人,教职工0.58万人。全市3至学龄前幼儿入园率达98.92%,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100%;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25%以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8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段招生比例达50.84%。2013年,市教育局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教育厅奖励15项,市委、市政府奖励14项。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投入1.6亿元,建设幼儿园145处,全市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达79%,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验收的比例达100%,新创建1处省级十佳幼儿园、11处省级示范幼儿园。根据省编制标准,首次对全市公办幼儿园进行编制核定,新核定编制3600余个。出台《关于规范我市幼儿园收费管理的通知》,分不同类别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缓解了公办园资金不足的困难。新评估通过15处市级示范园和16处市级一类园,对12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资金补助,扩大了学前教育优质和公益性资源。省教育厅把日照市作为全省唯一的落实《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一是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线推进”策略。在全市着力培植了10个镇域一体推进小学均衡发展典型乡镇。二是努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资6.02亿元,新增校舍面积40.86万平方米。实施中小学“热水热饭改厕取暖”工程,投资2851万元,完成项目61个。实施城区学校“扩改提”工程,完成投资4.46亿元,对城区14所学校进行了扩建、新建和迁建,有8所学校已交付使用,新建校舍31.71万平方米。另外,为农村中小学配备图书150万册,改造了102个农村小学运动场,改造了30个农村中小学食堂,建成了32个数字校园,建设了50个乡村少年宫。三是构建联合办学、结对帮扶工作机制。与山海天管委联合召开合作办学工作会议,确定市新营中学和山海天青岛路中学、市金海岸小学和山海天实验小学开展合作办学。召开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共建专题工作会议,市直8所义务教育学校与11所区属农村学校结对共建。全市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率达90%以上。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按照“高中进城”的基本思路,撤销规模小、条件差的农村高中。同时,按照省定办学条件标准,新建、改扩建高中学校。东港区投资1.62亿元,征地160亩,在海曲新城新建设计规模为90个班的日照实验高中西校区。岚山区投资5000万元,对岚山一中、日照三中进行了改建、扩建,新增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莒县投资2亿元,征地193亩,在城东新区新建设计规模为72个班的文心高级中学。五莲县将四处乡镇高中全部并入县城高中。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布局日趋合理,所有学校均实现了办学条件优质化,彻底改变了过去分为重点高中、城市一般高中、农村薄弱高中三个类别的状况,实现了普及与提高的任务。全市夏季高考取得大面积丰收,本科录取率和名牌大学录取数创历史新高。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全年投入1.69亿元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建设、设施配备,新增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在市北经济开发区挂牌始建“日照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全市已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经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十二届市委常委第37次会议研究,将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日照电大(市经贸学校)和市水产技工学校整合建设,使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发展合力。举办了第六届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职业技能大赛,并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了全省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8个一等奖、19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团体总分列全省第5名,市科技中专学校、市农业学校得分在全省参赛中职学校中分列第4名、第6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2013年确定为“师德建设年”,组织开展了师德宣誓、签订师德承诺书、师德演讲等十大活动。举办了首届“立德树人·感动日照好教师”评选,共评选出10名“立德树人·感动日照好教师”、10名提名奖获奖教师。二是做好教师招考工作。坚持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倾斜,向薄弱和紧缺学科倾斜,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全年共招考教师628人,改善了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在教师招考工作中,打破户籍限制和“地方保护”,扩大择优选拔范围,合理制定招聘计划,科学组织能力测试,严格招考工作程序,确保将最适合当教师的人选拔上来。三是推动城乡教师交流。组织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将先进的教学模式输送到农村学校;组织新招考的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培训一年,快速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全年城乡教师交流人数达967人,仅市直学校就有44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依托各级教师培训基地,开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训。全市有8名中小学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5名教师被评为第八批山东省特级教师,42名教师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