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b&A=1&rec=191&run=13

转变家长教养态度的实践与探索

市直机关幼儿园 韩 彩

家长的教养态度,是家长教育观念、情感的反映,并转化为教育行为表现在家庭生活中,
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因此,对教养态度,方式的研究是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
教育工作者开展指导的现实需要。
从现实看,家长的教养态度、方式大体有:放任型、溺爱型、不一致型、严格型、民主型和
混合型6种。
一、 放任型 这种类型的家庭无论子女想做什么一点也不关心,也不责备,让子女自由地做
自己想做的事,放任儿童自行发展,对孩子的家教几乎为零,对子女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或没
有什么要求,对他们的奖惩往往是随心所欲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家长对家教的重要
性认识不够;二是家长较年轻,虽有时间、有条件进行家教,但不愿意花在孩子身上。
二、 溺爱型 这类家庭家长很爱孩子,但这种爱缺乏理智和分寸,想方设法满足子女的一切
需求,包括无理的需求,对子女说的话言听计从,对子女只有赞许、肯定,没有批评和惩罚。
虽有教育的行为,但总出现偏差,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不加以适当引导,反而无端加以庇护。
久而久之,父母的权威就丧失殆尽,教育便无从谈起。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家长对子女
抱极大的期望,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二是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只生一个,不
能有“万一”的闪失,不能让孩子受丁点儿的委屈;三是客观条件的允许,有的家庭经济收
入还不错,满足孩子的需要是绰绰有余。
三、 不一致型 这一类型的家庭对待子女的态度,依父母当时的情况而异,有时非常严厉,
有时非常溺爱;或是父母双方或家庭成员之间一方非常严厉,另一方非常溺爱,对子女的态
度不一致。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三代同堂的联合家庭,祖辈与父辈由于代沟等问题产生
教育偏差,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形成教育的合力;二是家长缺乏家教知识,没有稳固的确认的
观点,自己有时也搞不清究竟哪是对哪是错,前后矛盾。
由此看来,家长在家庭教养的态度上的问题是严重的,也是急待解决的。针对不同情况,我
们可采取以下途径进行指导。
一、采取对不同的家长进行分类指导的方法。
放任型家长对孩子是不爱也不管,对这部分家长的指导首先要使他们“爱起来”然后再“管
起来”,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是爱而不管,对这部分家长不能与放任型的混在一起,因为他
们不但爱了,而且爱得过了头。不一致型的家长对孩子又爱又管,但又不会管,这些家长迫
切需要了解的是如何管,因此不同的对象需不同对待,指导时就需分类进行。
二、以转变教养态度为开展家教指导工作的主要目标。
根据家长在教养态度上的偏差,首先以活动的形式引起家长的兴趣,引发内驱力,从而改善
亲子关系,让家长自觉参与,体会成功欲望后,便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了一次家长的自
我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分类指导,有利于引起自我教育的结果,必然会使家长更积极主
动地开展家教。态度的转变又可促进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了促进幼儿发展
的最终目的。
三、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主要的指导内容。
通过一系列亲子活动引导帮助家长在家庭中形成和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
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它不但提供给儿童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而且它本身就
是一个积极的影响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如何,可直接影响到家长的家教行为,也影响到
幼儿的发展。
四、以组织集体“亲子同乐”活动为主体,配合多种其他形式的指导形式。
这种形式较活泼、宽松、寓教于乐,最易被家长接受,这也是我们开展家教指导最多采用的
形式,是形式中的主体。如:以家庭为单位参加亲子游戏的形式,组织家庭亲子餐、家庭节
日联欢,家庭家务劳动比赛,家庭种植“亲子树”、家庭体育、娱乐活动等等。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如:
(一)家长学校:可以每年一次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形式,对家长进行较系统、全面的
指导。
(二)家教现场指导、研讨活动:是一种家长相互观摩、相互指导、互教互学的直接指导活
动,家长身临其境,接触的事与自己有密切关系,易引起共鸣,探讨出一些经验之类的深层
次的家教理论与实践方法。
(三)家访:这是个别进行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儿童在家中的真实
情况,家长对儿童教育的认识态度和方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商讨,制订教育对策。
(四)家园之窗、家园联系手册:是一种书面的家教指导形式,易被具较高文化层次的家长
所接受。
(五)讲座:这是一种集体性的指导形式,目的在于转变家长观念,给予家长一些家教理论
知识,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等知识。
(六)外出活动:这其实属亲子活动的一种,旨在扩大眼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帮家长树
立正确的儿童观。
(七)家长开放日:可使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知识,以便更
好地配合幼儿园做好保教工作。
(八)与家长个别谈话:这是最简便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家教指导形式,可利用每天早、晚两
次的接送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有利于取得指导的实效。

论提高幼儿素质教育

市直机关幼儿园 马艳梅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年幼儿童,作为跨世纪的后备军,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因此,幼儿
素质教育应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门重大课题。
一、提高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离不开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
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活泼、
聪明伶俐、自理能力强,有独立意识,有坚强意志的孩子。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位教子有方
母亲的故事。
她从女儿几个月开始,就让她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女儿能办到的事情,她从不帮忙,
让女儿自已去做。慢慢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来越强了。在女儿二岁时,有一天妈妈
在厨房炒菜,不小心将女儿一人闩在了房间里。这个门闩很久都没用,能闩上已是很不容易
了,现在要把它打开,这对于一个二岁的孩子来说,那就更不容易了。此时,她心里真是心
急如焚。但她还是表现出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房内的女儿说:“宝宝,不用着急,慢慢
地掰小揪揪,往后拉。”十分钟过去了,房内还没有一点动静。再过一会儿,门“砰”的一
声开了。女儿此时已是满脸通红,满头大汗,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
这位孩子之所以能够独立处理类似这样的问题,自然离不开其母平时对她的科学引导。因此,
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离不开幼儿家庭教育,需要每位家长都能来当好孩子们的老师。
二、提高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离不开幼儿园的教育。
现在三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已进了幼儿园,开始了系统的早期文化教育,孩子们白天大部分
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与幼儿园的老师一起度过的,因此老师们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着孩
子们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幼儿早期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幼儿园的老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搞好幼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作
为一名合格的幼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幼教事业是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前提。
幼教事业不仅需要你对它充满热情,更需要你充满耐心与爱心全身心的投入。我参加幼教工
作10年了,我深深的爱着幼儿教育事业,每天都朝气蓬勃、精神抖擞的迎接每一位入园的
幼儿。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也成了孩子,我们一起挖沙筑长城,看蚂蚁运粮搬家……和孩子
们在一起我感觉很快乐,很充实,我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孩子们,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每天都
是年轻的。
2、关心、爱护幼儿是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
作为一名幼师,在对幼儿施教的同时,必须时时刻刻关心幼儿、爱护幼儿。在2000年我
接中班时遇到了这样一位男孩,他在班里没有朋友,每天坐在旁边看别人玩,并时常做挖鼻
子、挤眼睛、咬衣服等动作。我观察几天他都是这样,我就有意去亲近他,可他却有意躲闪
我的接近,两眼充满了不信任与敌意。我及时的对他进行了家访,了解了他的情况。原来他
是个比较顽皮的孩子,自从去了原来的那所幼儿园的小班后,就渐渐的变成了这个样子。不
愿意与别人接近,还爱说脏话,妈妈气极了就打他,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我明白了,原来
他是缺少别人的关爱。于是,我就针对这种情况开始对他进行一些特殊的教育,比如:在区
域活动帮助他制作小玩艺,户外活动做游戏时让他多参与,帮他交朋友;集体活动时给他最
容易回答的问题,并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他,鼓励他;当他有一点点进步与成功时,我就
抱抱他,慢慢的帮他树立起了自信心。于是他慢慢地变得爱笑了、爱参与活动会团结小朋友
了、眼神中充满了欢乐与自信,咬衣服等坏习惯也慢慢改掉了。他的爸爸妈妈由衷的感谢说
“是老师的爱心与关心,改变了我孩子的一生命运”。

关于幼儿英语教学目标的思考

市直机关幼儿园 高 霞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英语已成为“地球
人”必备的交流工具,也成为现代人自我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作为教师和家长都应当明确的认识到,幼儿园开设英语并不只是教幼儿认识几个单词,学几
句课堂用语或学一些与英语口语有关的知识性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教唱几首英语歌,幼儿英
语教学的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即对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素质教育,为培
养一个“全球人”和“国际人”打下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一、通过英语教学活动,激发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建立初步的学
习英语的自信心,进一步理解英语是人们交往的工具,为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 应尝试着将兴趣所包含的内容具体化、 形象化。
“兴趣”不仅要侧重于培养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并能主动与人交
往,还应将英语教学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积极创设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环境。室内、
外只要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物品、动物图案等都标有英语,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
生活内容。同时,增加幼儿听、说的频率,看见什么就说出什么,使幼儿的一日活动都渗透
着英语的气息,在情境与环境中习得英语,感受与体验英语活动的快乐。这也正如很多专家
认为的那样“自然吸收的语言才能转化为口头的熟练掌握”。另外,“兴趣”还应培养幼儿
对认识世界各国文化的兴趣,从小懂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理解
英语和母语是两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他们都有各自的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不能用母
语的思维去“套学”“套用”英语,而要试着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英语,不能把英语说
成“中国式英语”。
二、培养幼儿初步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幼儿英语教学主要以口语训练和日常对话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
言的表达形式,选择内容要真实,不能脱离幼儿的认知,要围绕着幼儿的日常生活。重要的
是使幼儿学习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产生一定的联系,便于其自然的理解。如一日生活中的常
用语: 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Fine,th
ank you。 Nice to meet you。Mummy/Daddy,I lov
e you等。 鼓励幼儿在家里、校外多使用英语,家园配合,使幼儿养成学英语用英语的
良好习惯。
三、培养幼儿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
培养幼儿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主要是培养幼儿对语言种类、语言结构、语言交往情景和交
往对象的敏感性。在幼儿园英语教育中,教师要让幼儿通过听说活动,接受大量的语音熏陶,
从而逐步学会控制发音器官,分析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舌位,掌握正确的语音,为后继学
习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教师要善于引入一些具有音素代表的、且与幼儿日常生活有联系的
单词、短句,让幼儿辨别、积累与模仿,使幼儿园英语教育真正成为教育学家皮盖特所说的
“学习语言的准备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英语口语的准确性,对于发音难
的内容要反复训练,不断强化,加深幼儿对所学内容语感的认识。另外,英语和母语在语法
结构和意义上有很大区别,要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特别是与汉语拼音的区别。

浅谈记叙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安风旗 安培梅

记叙文是中小学生作文中经常练习的一类基础性文章,然而要写出特色来也并非易事。
笔者认为,记叙文写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一次,按照语文课本中要学生写一种小动物的要求,笔者把养了一年半多的两只龙虾用鱼
缸盛着放在教室后边的桌子上,让全班同学课下经过仔细观察,以《可爱的龙虾》为题写一
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结果有位同学观察得非常细致,尤其是她观察到两只龙虾中的一只
不知什么原因少了前边两个大爪,成了“残疾龙虾”,但它仍然顽强的生活着,担当着“父
亲”的责任,把主人喂的花生米咬碎后给了正作“母亲”的龙虾和她周围近百只半公分长的
小龙虾。这位同学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生动有趣的语言使她的文章很有吸引力。相反,
也有的同学因观察不细致,整篇文章写了不到半张纸就无话可说了,语言干干巴巴,毫无感
情色彩可言,读后令人感觉到毫无收获。
其次,要勤于练笔,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进行写作练习,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日子久了,无形之中,写
作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笔者有个终生难忘的好学生,自入高一后,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好
习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他都尽量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写日记不但不是
一种负担,在他看来反倒成了一种乐趣,既可以总结学习生活中的经验,也可以吸取成长过
程中失败的教训。每次考试,他的各科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可见写日记并没有影响他
的学习。相反,他的作文水平总在不断提高。更令人高兴的是,通过他的日记,笔者帮他圆
满解决了求学过程中令他烦恼的问题,保证了他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走向邪路,后来每年
春节回母校,这位同学都忘不了当年是通过写日记提高了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从而
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再次,要审好题,选好材。
观察仔细,善写日记,对于写好记叙文十分重要,同时,笔者认为还应在写作过程中审好题。
否则,容易犯文不对题、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的错误。前年期末高一语文统考试卷中有这样
一道作文题----《课余生活拾零》,相当多的学生却没审好题,写成了课余时间有的同
学拾到零钱后交给了班主任老师,然后对这种拾金不昧的好作风大加赞扬。这样的作文虽然
语言流畅、生动,结构也很有条理,但却很难得到阅卷老师认同,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当然,
审好了题目后,选材也很重要。材料的选取应尽量坚持新颖、典型、适用原则。那些别人用
过了,甚至用了多次的陈旧材料尽量不用。在这方面著名作家夏衍在写《包身工》这篇复杂
的记叙文时,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作家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了大量的第一
手材料,但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取新颖、典型的材料,把包身工一天的活动,包括起
床、早餐、上工的情景写的十分妥当,尤其对“芦柴棒”、小福子作者刻画的栩栩如生。也
许有的读者认为人家是大作家,我们无法与之相比。其实我们中小学生同样能写好一些简单
的记叙文。比如,以《可爱的小兔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很多同学仅写小兔子多么多么
活泼、长得多么多么好看,人们读了之后印象最深的是觉得选材方面欠新颖、不典型、不适
用。有位同学却写了自己的幼稚无知,她一心想和刚生下不久的小兔玩捉迷藏的游戏,于是
把可爱的小白兔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结果导致小白兔冻死了。这样的生活素材就很有生活
情趣,既新颖、典型、又很适合于文章的需求。
另外,要多读书,读好书。
有益的书读多了, 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写起文章来往往妙语连珠。笔者所辅导的
《现代教育导报》中学生记者站的一名学生记者自初中时起便博览群书,《红楼梦》、《水
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著名小说他读了一遍又一遍,连《人间喜剧》等外国
文学作品他也视为至宝,广泛阅读,他写的文章非同凡响,让人读后耳目全新。不到18岁
的他,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数量已远远超过了他的同班同学。中小学校的
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把玩的时间尽量压缩压缩,多用在读书阅报上,加大阅读量,我们
认为写好记叙文是轻而易举的。
最后,要讲究表达的方法,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除注意到上述几条外,要写好记叙文,笔者认为还应讲究表达的手法,好的记叙文,如茅盾
先生的《风景谈》,作者十分注重综合运用抒情、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法。对抗日民主
根据地军民乐观响上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每副风景画之后,作家都运用了抒情
和议论、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使文章的中心得以更好的体现。舒乙先生在写冰心的哭时,
也运用了抒情、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法,使文章增色不少。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
用也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舍先生的《麻雀》就运用了拟人手法,使《麻雀》一文
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当然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应力求合理、形象,并不是运用得越多越
好,否则会弄巧成拙,效果适得其反,例如写人记叙文中,如果把人的头发比喻成猪鬃,眼
睛比喻成铜铃,嘴巴比喻成山洞,就很不合理,成为笑谈。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东港区日照街道城北中学 牟 颖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
45分钟的效益,优化教学过程,强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下面以本人
从事物理教学的体会,谈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粗浅看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加深爱国主义教育。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一千多
年前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
用;公元四百年前我国《墨经》关于力学、光学物质结构的论述先于西方世界;还有回音壁、
石拱桥等令人惊叹,不胜枚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讲述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如
我国原子弹、氢弹爆炸,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能为其他国家成功发射、收回卫星;原子结构
的层次模型理论,超导的研究与实践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向学生讲我国的伟大成就时,也
要指出我们在许多科技领域跟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为祖国更加强盛而发愤图
强,从而培养其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爱国之情。
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讲述我国科学家的拼搏史,对科学技术的巨大贡献。如火箭专家钱
学森最先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
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淦昌在核物理与受控核聚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
我国的核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以上生动事例,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刻苦
学习,立志成才。
二、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着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课堂
教学要根据物理知识“学以致用”的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科学知识,解释物理现象,
解决实际问题。如汽车刹车时,人为什么会向前倒?黑板为什么会反光?白炽灯泡的灯丝为
什么制成螺旋状?冬天把自来水笔从室外拿到室内,有时会有墨水流出,这是什么原因?这
一连串的实例,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生活离不开物理。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刨
根问底想弄个明白,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思维。
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学生才有可能去想办法解
决问题,思维能力才会逐步发展。
在物理教学中,不要将物理的规律、定律直接地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的事实
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归纳总结出原理和规律。如在讲欧姆定律时,先不介绍这个定律,
而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电流、电源、电阻三个基本物理量和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变阻器的
前提下。再向学生提出问题电压、电流、电阻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呢?
若有,能否用实验的方法,找出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呢?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学生们提出了各种设想,利用提供给他们的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等仪器,自己设计了
实验线路和步骤。通过独立地做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
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但能牢固地掌握物理规
律,尝到自己动手的甜头,更激起了探求真理的兴趣。
四、重视学法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知识活动的中心,学法指导是培养能力的重要
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强调重视学法设计对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推进是非常必要的。
学法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指导学生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
的关键词语。同时,咬文嚼字,加深理解对它们的物理意义和特定条件。如牛顿第一定律中
的“一切”不受外力“或”“总保持”这些字眼都很关键。应重点思考“一切”的含义是什
么?总保持什么时候的状态。把“或”改变成“和”意义相同吗?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从而来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
识体系。第三层次是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形成解
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物理学科的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培
养新世纪建设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在优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抓住每一个环节,创设多种
条件,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掌握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五字诀”

日照一中岚山分校 徐 平

多媒体技术作为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动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成为教师基本功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如何尽快熟练掌握这门技术呢?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运用“五字诀”,从“看、学、用、创、比”五个方面多点结合是
一条很好的途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
看。虽然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目前教师结构来看,有相当一部分,
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对多媒体只是“闻其声不见其面”,对多媒体教学一无所知是一知半解,
更谈不上熟练操作了。很多教师在观摩过多媒体课堂教学后,萌生了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强烈
愿望。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强烈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多媒体课堂教
学使他们长了见识,开了眼界。要掌握多媒体技术,首先要培养对它的兴趣,多参加多媒体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充分感受和认识多媒体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作用,从
而产生“我要学”、“要快学”的强烈要求。
学。学习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系统学习、业余时间自学、在课堂上边应用边学习
等形式,力求有全面系统准确的把握。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大胆引入
备课、授课等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
结经验,有助于在短期内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
用,也可以称为“练”。熟悉了多媒体技术,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多练
多用,发挥作用。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勇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善于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好的教学路子,善于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把应用多媒体技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为了使用而使用”,生搬硬套,机械操作,不但改变了应用多媒
体技术的初衷,而且会使课堂气氛生硬艰涩,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熟能生巧,在使
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风格和特色与多媒体课件相互融合,在课堂教学升级中
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子。“课堂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通过多媒体技术这个中介,让学
生能够接触并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教师和学生配合协调、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充分
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兴趣盎然中掌握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比。要开展经常性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成果展览、交流和评比活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
利于在教师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从而全面提高多媒体应用水平。要把多
媒体应用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细化考核标准,加大考核比重,通过考核
等手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在短期内掌握并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造性研读文学作品的几种方法

东港区巨峰镇大坡二中 滕春玲 赵志永

设计出一个好教案是教好一篇课文的基础,而研读好课文又是设计出一个好教案的前提。
那么,怎样研读教材才能够获得自己创造性理解呢?本文试就教材中的文学课文的研读介绍
几种方法。
直觉阅读法
这是一种靠直觉来研读课文的方法。“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
己置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法柏格特)
它从所获取的信息中产生的结论往往具有独特性,因而直觉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直觉阅读法
特别适用于研读文学课文。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研读课文时处于一种无确定目标、不带任何
现成结论,让自己的大脑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进入研读后对课文传达的信息毫无例外地
吸收,并高度重视理解中的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自觉性,其关键是要让
自己与课文产生“体认”,即让自己完全进入课文内容,“置心物内”,此时,就有可能产
生顿悟。顿悟一旦产生,我们希求的创造性理解课文的目的便实现了。
从技巧上说,在自己与课文完全交融的前提下,要特别品味课文重复出现的表示相同内容的
词句,因为它们往往是课文的“文眼”,仔细品味往往能促进顿悟的产生。如有人研读朱自
清的《绿》得出课文是表达歌颂女性美的结论,就是得利于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关于女性的词
句信息。
契合阅读法
所谓契合法,就是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与课文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
领略课文的意境,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使自己的精神产生美的升华,达到物我两忘的
境地。此时对课文作出的解释就往往具有独创性。
契合阅读法的关键是,研读时对课文中那些符合自己心境、与自己的经历和文化水平的相通
相似之处要细心感悟,进行再创造。当然教师的经历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毕竟是极少甚至根本
没有,但是人类具有共同的心理,使我们对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思想事情能获得相似的体验和
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外国的许多作品的艺术魅力能打动读者的原因。
在解读《祝福》时,我们依据人都怕孤独、怕被嫌弃这一共有心理去认识丧夫失子后的祥林
嫂在鲁镇的遭遇,就不但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而且可强烈地感受到鲁镇是
一个冷酷、凶残、失去人性的吃人的社会,祥林嫂是被鲁镇人不觉悟中“吃”掉的,从而认
识到旧中国国民那种吃人同时又被人吃的劣根性。这样的结论,显然突破了祥林嫂是被“四
权”代表鲁四老爷迫害而死的传统结论。
诱导阅读法
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学生受到诱导,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样教师在研读课文时,若
受到一定的诱导,阅读的欲望将更强烈,思考的目标将更集中,因而有所创新的可能性便增
大。这是因为研读课文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断借助
各种力量,捕捉激发自己鉴赏灵感的信息,就可能获得感悟,达到创造性理解课文的目的。
诱导来自何处呢?阅读资料,听课,开会,讨论,沙龙式的闲谈,看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
听一段音乐等等,这一切都可以诱导你对课文的研读。总之,只要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
时保持研读课文的意识, 生活、 教学实践常常就会带给你研读课文的诱导。如一次听歌曲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 由那悠扬、深情、明亮、充满激情的旋律而受到诱发,想到了
“现代边塞诗”,进而诱发了我去思考古代边塞诗,更深切地领悟到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
秋来风景异》所传达的雄浑、苍凉、悲壮意境,从而领悟到古今军人相同的情怀和不同的精
神境界。
还原阅读法
所谓还原阅读法,就是把审美对象的描写恢复到人的本质性的原状,对文学形象进行本体的
考察。中外历史上都有一些作品所描绘的人和事早已不复存在,并且那个时代的社会形态也
早已消失,但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却长久不衰,一直流传,为世界所接受。这是因为这些作
品表现出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深化和坚韧不拔的追求,是超越时空的,因而使得他们具有永
久的艺术魅力。还原阅读就是要撇开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故事时空,从中探究到人的本原
现象,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还原阅读法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减少不同文化的隔阂,消除欣赏异域文学的文化障碍,从
而顺利地把握到人的共同本质,发现人类本质因素,揭示人类本性的发展过程。二是在还原
过程中,往往同时发现自我,这是保证还原阅读不沦为概念图解的关键。如,用还原法阅读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我们不拘泥于诗的具体时代背景、作者的境遇等,而把审美注意力
集中到诗的整体上,就可以超越诗的字面意义,强烈地感受到诗所传达的激励人们奋发有为、
积极向上的情感信息,使我们的心灵进入一种气宇轩昂的境界。
系统认识阅读法
所谓系统认识阅读法,就是教师调动各种经验,运用多种理论,多侧面多角度去理解、认识
作品的多维多向结构系统。系统认识阅读法包括三个过程:一是融进自己的各种经验知识去
补充、阐发课文的内容;二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课文的意义;三是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以
理解课文的独特精妙。比如,研读巴金的《灯》,我们要对它的形象画面和情感氛围进行总
体调动自己的想像力,对课文的艺术真谛进行本体分析。我们可以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历
史背景,对课文进行历史的分析;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课文中的情感表现进行心理分析;
可以从美学的哲学的高度,对课文的艺术表现进行美学分析;可以根据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
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观念进行道德的分析;可以把当代意识作为理解课文的前提,对课文的
艺术价值进行分析等等。通过这种多侧面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达到对课文的系统认识,从而
作出自己的新解释,实现创造性研读教材的目的。

倾注“六心”转化后进生

岚山办事处安东卫街道二中 甄冬梅

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相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比其他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怀
和爱。工作中,从这一原则出发,对后进生倾注“六心”(信心、关心、诚心、耐心、爱心、
齐心)进行转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信心。要以全面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对待后进生,显然不能用优生、中等生的标准去要
求他们, 而应降低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 激发自信心。有部分教师对
后进生常存偏见认为他们“一无是处”、“不可救药”。这样,容易使其自暴自弃甚至
产生逆反心理。作为班主任,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发掘其身上闪光点,及时给予鼓
励赞扬,激发其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
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
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后进生一旦从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
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受折而焦
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
二、关心。面对后进生,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作为他们可以“倾诉”的
对象。采取和后进生交朋友谈心的方式,和他们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
帮助。理解、信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温暖后进生灰冷的心灵。在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
础上,真正站在关心后进生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
谐的气氛,增加认同感,使得后进生放下包袱,倾吐真言,从而全面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情况,
找出原委,并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行为目标,并在交
流和沟通中,不断肯定后进生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掘
后进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这样在不断交流中,后进生就会从教育者那里吸取力量,不
断进步。
三、诚心。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
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
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以诚待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才能赢得后进生的信任,增加心理相容性,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态度。也就是说,
要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发展出发,不是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人,是真正意义
上的新生主体,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和创造者。这就需要教师将感情的立足点完全转移到每一
个学生身上,与之同呼吸,共悲欢,再度品味求知的艰辛和幸福。学生感受到教师平等待人
的民主风气,更激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师生之间的所谓尊卑之别自然冰消雪融,
作为教师之天敌的感情疏离与心理对峙就失去了产生的土壤,后进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就
不再有自卑感和孤独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耐心。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并非一两句话或几次谈心就能立竿
见影,需要日积月累,欲速则不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
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
功。”只要给后进生深情关注贴心爱抚后进生是会转化过来的。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
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
彻底改好。后进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便会
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此时如你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而撒手不管,那他们则会破罐破
摔,终至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转化后进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
识后进生转化的过程,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一定要有耐心。当然,这里所指的耐
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
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
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要善于捕捉
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
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不断地
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相信他们终会有让你满意的一天。
五、爱心。后进生不是天生的。他们中有的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是父母离异,不
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发展中各种消极因素恶性膨胀的结果。由于后进生存在
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因此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们的白眼。他们往往在
同学中抬不起头。他们需要的是老师、同学的爱和学校、家庭的温暖。在传统观念中,人们
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
格和自尊心。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
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
理,消极沉闷;有的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
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实践证明,要转化后进生,
只有使后进生动情。只有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
神上的污垢,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只有消除了后进生对老师、家长、同学的对立情绪,才能开展转化工作。
六、齐心。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还应发动家庭、学生的
力量,从而形成合力,取得良好效果。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一生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有的放矢的教育,就必须了解
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想观念。在转化后进生时要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依靠家长的帮
助来转化后进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随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
根据学生个性,依靠家长的帮助,双管齐下,力争转化后生。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后
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有信心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
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
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
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
围之中。只要引导帮助得法。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东港区三庄二中 范开平

创新思维是指思维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灵活运用有关思维方式和思维的基本变换功能
去解决问题,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怎样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所发现与创新,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结合
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与体会,特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几点建议。
一、挖掘教材中的发散因素
创新思维的基本万分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其中主导万分是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要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首先要有可供训练发散思维的素材。传统的数学教材往往采用综合、
演绎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纳入严格的逻辑体系,一些利于学生发展思维的因素容易被掩抑。
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别从宏观体系和微观环节上发掘教材中的发散因素,为培养和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做好素材上的准备。
从宏观体系上考虑,如数的运算、概念、性质的不断扩展深化,点和它的坐标,二次函数和
它的解析式,几何问题和代数问题相结合等方面都是发展发散思维的素材。
从微观环节上考虑,发散素材要从具体的数学定义、定理、公式、题目等内容上去发掘并筛
选。
二、教给学生发散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在定向达到目的的前提下,进行新的多向性探求问题的思维形式。从发散展开的
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演绎式发散、枚举式发散两种。
所谓演绎式发散,就是由同一来源的信息,根据各种推理的必然性质,展开演绎思维,它是
纵向深入式的发散思维。
所谓枚举式发散,就是由同一来源的信息,并列地自由地展开可能出现的各种输出的联想思
维。它是横向拓广式的发散思维。

三、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逆向思维是指数学研究中有意识地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如应
用公式、法则不奏效时,反过来应用;推理谁过程行不通时,考虑逆推等。培养双向运用知
识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措施。

四、培养学生非常规解法的能力
创新性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常常表现为能用非一般的方法去解题,这是因为创新性的最重要的
指标是新颖程度,而问题的非常规解法往往具有新颖性。

五、培养学生编题的能力
编题比解题困难得多,通过编题能学到比解题多得多的东西,开始时,可先让学生模仿成题,
然后再让学生按要求编题。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这一节课时,要求学
生编几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题目,进行小组间的编题比赛,编题要求前三道必须是标准形式,
看哪一个小组的哪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表现得最出色。通过编题比赛,不但活跃了课堂气
氛,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另外,还可以采取自编自解、互编互解等方式,
启迪创新思维。
六、挖掘直观素材,培养学生猜想能力
猜想是培养直觉思维的重要方法,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备课、讲课、总结时,教师要处处起示范作用,要勤于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通过一题多解及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一题多
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多方向、多维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拓宽学生的思
维领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提高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并不断发展其
创新思维能力。
2、及时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别出裁的想法,违反
常规的解法,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及时表扬学生在思
维上有价值的东西。
3、精选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试题
学生的创造思维靠平时的训练和培养外,还可以通过考试来加以促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在试题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应有所改进,在内容上特别要改掉那些依靠死记硬背就能解答
的题目,代之以富有新意能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题目。在形式上应该活泼多样,除了编选一
些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改错题、证明题、讨论题之外,还可以编选一些“发散”型、
“归纳”型的试题,用以检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兴镇中心小学 毛明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共
识。创新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并使宏大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更明确、更具体、
更具操作性。在小学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着重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几点看法。

一、小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一是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创新
教育。小学生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强,强烈的好奇心理,促使其敢于想象,凡事想问个为什么。
创新教育就是要鼓励、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设计,允许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二是知识经
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就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今天的世界,谁最先生产并拥有某种新
的知识,谁就能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科学技术就是财富,就是国家的竞争力所在,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孩子素质,对国家的发展是非
常重要的。三是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对人类
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科技创新的趋势,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为科技发
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已基本明确,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教育学生敢于创新。创新教育是通过教育创新以激发和
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
才为目的的教育,小学生还处在发育的初级阶段,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在小学教
育中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既包括创新的意识倾向性或创新的志趣,又包括创新的活力。具体说来,创新精神
包括崇尚创新、乐于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以及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敢于
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为有强烈的创新志趣、善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问
题,善于积极主动地猜想、探索和发现,善于追根问底,善于求异,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
同的见解,喜欢异想天开,富有挑战性。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备条件。朱永新教授等在《教育研
究》1999年第8期撰文指出: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
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所以有学者提出,把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作为创
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核心。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有安全感、才有心理自由,才
能敢想、敢说、敢做,才能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精神才能得
以培养壮大。反之,在师道尊严笼罩下的课堂中,学生说错一句话、甚至说的话不如教师之
意,就遭白眼、遭嘲讽、甚至遭训斥,学生还有什么兴致和胆量去创新呢?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就要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巨大潜能的人、
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平等对待,并且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营造民主和谐的
教学环境,就要不惟师、不惟书。要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讨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是面
对平等的同学发表见解,是针对问题本身发表见解,不是看教师的脸色行事,不要把精力放
在揣摩教师的想法上去。教师千万不要指望学生的回答跟教师的既定想法一模一样,虽然这
是许多教师所期望的。其实,教师的这种意图原本就是错误的,是一相情愿的、是理想化的
设计。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意思相近或者有那么点意思,就应该给予肯定、给予鼓励。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一)大量应用小组活动教学。小组
活动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有专家指出,教师
讲解时间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就是好教师,讲解时间不超过十分之一的就是最好的教师。这主
要是从教和学的时间分配来说的。小组活动教学正好为这样的最好的老师提供了可能。不仅
如此,正确运用小组活动教学还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际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
活动的可能,给学生以更多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全体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易于
把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畅所欲言,更易发挥各自的学习风格,有利
于合作精神与独创精神的培养。

(二)创设开放的课堂,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教科书的内容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学
的凭借,所以创设开放的课堂是必需的。另外,小学不像中学那样有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
创设开放的课堂,把学生的视野从教科书上扩展出去成为可能。创设开放的课堂,就要加强
课前社会调查和课后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活动中,获得
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弥补教材滞后于时代发展的不足,同时也能解决教科书因
课时受限容量过小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筛
选资料的能力、绘画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等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翱翔。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社会科《环境保护》一课时有这样两个环节:一是为世界环境日设计主题,二
是为保护环境搞发明设想。课堂上,学生肯定会有很多比较幼稚的想法,但是谁又敢肯定某
些想法将来不会变成现实呢?在这一点上,我们宁可坚信“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教学中结合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让学生
展开自由的想象,既符合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添了活力,何
乐而不为呢?

总之,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环境是首要的、必需的。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有待进一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