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市 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7&rec=5&run=13

环翠区前身为原县级威海市。1987年10月组建地级威海市时改为市辖区,是地级威海市惟一的市辖区。
1403年(明永乐元年),魏国公徐辉祖征调文登县、宁海州“军三民七”数万人筑威海卫城,城垣南北长870米,东西宽度632米,占地55公顷。卫城以东西、南北两条主要街道划为四个坊隅。威海卫指挥使司衙门、威海卫学和主要庙宇,均集中于东北隅;生活居住区多集中于东南隅和西南隅;集市则设于“十字街口”附近地段。清代裁卫之后,卫城仅为一普通居民点。
1902年,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开始兴建“爱德华商埠区”。后逐渐向外展延,形成南起芦石台东至黄泥沟,沿威海湾海岸线走向,呈一带状的商埠区,占地约125.6公顷,居民约2万人。商埠、行政机构集中建于北端(今威海市公安局处),商业区布置于元宝街(今海港路)两侧,以鲸园为中心;生活区主要布置在戚谷疃、东仓村一带;东山村以东为别墅区,芦石台、鲸园等地为宗教活动区。卫城以内,仍归中国管辖。
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对原有市区沿两个方向进行开拓:一是从北门外向东北到坞口河;二是从东门外沿中山路两侧向南延伸至芦石台。市区建成区2.12平方公里(含卫城),居住人口约2万人。后营区(自东码头至坞口花园)为官署办公区,威海卫管理公署、公安局、法院、英国领事馆等均集中于该区;城东南区(自东门外至北竹岛)为主要工业区,中威橡皮工厂等设置在此;城内区(卫城以内)为主要居民区,北门外、北仓、戚家疃、谷家疃亦为居住小区;城北区(自坞口花园至北城根)为宗教活动区,天主教堂、圣母院、方济医院以及海星、明星等教会学校均设于该区;东山区(自东码头至东山)为别墅区,多为外国人所占据;商业服务多分布于中山路两侧和城内四街,以坞口花园附近最为繁华。1938年威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市区毫无拓展,到处是一片萧条景象。
建国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威海城市建设有所发展,市区初步形成,1982年市区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居住人口47600人。
1987年6月15日,国务院批复威海市升格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改称环翠区,是威海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区政府驻新威路75号。
至2002年,建成区面积(含高区、经区)增至50.75平方公里,辖9个镇、3个办事处、287个行政村,55万人口。
#da014431
 第一节 鲸园街道办事处

位于城区北部,因辖区内有街心花园鲸园而得名。北至古陌岭、菊花顶诸山与孙家疃隔山相邻,西与高区接壤,南至昆明路与环翠楼办事处相接,东部滨海,面积11.6平方公里。辖4个转非自然村居委会,9个城区居委会,驻有7个区属集体企业,人口7.8万人。
1930年10月,威海卫收回,分属威海卫行政区第一、二自治区。1940年8月,威海卫行政办事处成立,属城市区。1945年9月,分属威海卫市城市区和市北区。1954年分属第一、第二、第三居民委员会和寨子、合庆两乡。1956年9月,成立鲸园街道办事处。1958年8月鲸园办事处合并于城厢街道办事处。1960年7月,属城厢人民公社。1960年8月,属市区人民公社鲸园分社。1966年,鲸园分社改称鲸园街道办事处,仍属市区人民公社。1980年7月,鲸园街道办事处并入市区街道办事处。1982年2月,改属环翠楼街道办事处。1984年3月,由环翠楼街道办事处和市区人民公社析置鲸园街道办事处。辖区有长征、光明、昆明、北仓、北门外、北沟、码头、鲸园8个城区居委会和东山、建设2个部队管理的居委会,另有戚谷疃、古陌、庙、戚东夼、刘公岛5个村;同年6月成立新建、城北居委会;7月,戚谷疃、古陌、庙、戚东夼、刘公岛集体农转非,改为居委会。1985年9月,将新建居委会分出276户,长征居委会分出289户,合计565户,成立花园居委会;至年底,刘公岛独立成立办事处;1987年6月成立古北居委会;1989年2月,成立菊花顶居委会;1993年成立北港、少年路居委会;1994年2月成立古岭居委会;1998年3月,将上述16个城区居委会和2个部队管理的居委会合并为长征、鲸园、光明、古北、北仓、北门外、菊花顶、东山、花园居委会。
辖区北部依山,地势较高。南部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东部(新威路以东)原为海滩。1898~1930年间为商埠区一部分。今鲸园居委会周围,时为商业中心。建国后,特别是1987年成立地级威海市以后,几经建设改造,成为居民区和市级党政机关办公区。辖区内驻有中国共产党威海市委员会、威海市人民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及实验中学、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港务管理局、海关、威海卫大厦等260余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另有个体工商户700户,私营企业195家。
鲸园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名录
表1-3-1-1
┏━━━━━┯━━━━━━━┯━━━━━┯━━━━━━━━━━━━━━━━━━━━━━━━━━━━━┓
┃居委会名称│ 住 址 │ 成立时间 │ 名 称 由 来 ┃
┃ │ │ │ ┃
┠─────┼───────┼─────┼─────────────────────────────┨
┃ 东山 │ 育华路46号 │1984年3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鲸园 │ 青岛街10号 │1984年3月 │明清两代,名坞口,亦作兀口,1945年,建行政村,即名鲸园。 ┃
┃ │ │ │ ┃
┠──────┼───────┼─────┼─────────────────────────────┨
┃ 北仓 │ 杭州街48号 │1984年3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光明 │ 北沟东街27号 │1984年3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北门外 │ 古陌路6号 │1984年3月 │原为城郊自然村。因地处威海卫城北门外,即名北门外。1931年,┃
┃ │ │ │划入城区。1945年建行政村,仍名北门外。 ┃
┃ │ │ │ ┃
┠─────┼───────┼─────┼─────────────────────────────┨
┃ 花园 │ 花园北路21号 │1998年3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古北 │ 古北一巷15号 │1987年6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庙 │ 庙路51号 │1984年7月 │明清两代,此为威海卫城北郊村庄。据传,明代后期,由陈姓兄弟┃
┃ │ │ │三人在此定居,人称陈家庄。明末清初,刘、谷诸姓迁入,因村西┃
┃ │ │ │山冈上有座小庙,故称庙。 ┃
┃ │ │ │ ┃
┠─────┼───────┼─────┼─────────────────────────────┨
┃ 戚东夼 │ 戚东夼路10号 │1984年7月 │明清两代,此为威海卫城东北郊村庄。据《戚氏祖谱》考,约在明┃
┃ │ │ │万历年间(1573~1619年),戚世法自威海卫城里来此定居,因村┃
┃ │ │ │处卫城东北山夼,故名东夼,亦因村前有海神庙而称东庙。后以东┃
┃ │ │ │夼冠姓氏得名戚东夼。1984年划入城区。 ┃
┃ │ │ │ ┃
┠─────┼───────┼─────┼─────────────────────────────┨
┃ 戚谷疃 │ 苏州街57号 │1984年7月 │明清两代,此为威海卫城东北郊的两个村庄。据传,明永乐年间 ┃
┃ │ │ │(1403~1424年),谷姓由山东鱼台县迁此定居,建谷家疃。万历┃
┃ │ │ │年间(1573~1619年)戚姓由威海卫城里来此定居,建戚家疃。 ┃
┃ │ │ │1931年,两村划入城区。1945年,建戚家疃、谷家疃两个行政村。┃
┃ │ │ │1978年,合称戚谷疃。 ┃
┃ │ │ │ ┃
┠─────┼───────┼─────┼─────────────────────────────┨
┃ 长征 │ 庙路24号 │1984年3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菊花顶 │菊花顶中区8号 │1989年2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古陌 │ 统一路438号 │1984年7月 │明清两代为威海卫城北郊村庄。据传,明末,毕姓兄弟从文登县迁┃
┃ │ │ │来分别定居,其兄居此,名大北山。亦因位置居东而称东北山,后┃
┃ │ │ │因村后古陌岭得名古陌。 ┃
┃ │ │ │ ┃
┗━━━━━┷━━━━━━━┷━━━━━┷━━━━━━━━━━━━━━━━━━━━━━━━━━━━━
#da014432
 第二节 环翠楼街道办事处

位于城区中部。因辖区内有名胜环翠楼得名。东至威海湾,北至昆明路接鲸园街道办事处,西至奈古山接高区,南至塔山接竹岛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威海市区和平路43号,辖16个居民委员会,人口5.6万人,面积4.3平方公里。
1930年10月,威海卫收回,属威海卫行政区第一自治区。1940年8月,威海卫行政办事处成立,属城市区。1945年9月,辖区属威海市城市区。1954年,分属第四、第五、第六居民委员会。1956年9月,分属城里和大桥两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8月至1960年7月,先后属城厢街道办事处、城厢人民公社。1960年8月,属市区人民公社,成立环翠楼分社、大桥分社。1966年,两个分社分别改称为环翠楼街道办事处、大桥街道办事处,仍属市区人民公社。1980年7月,属市区街道办事处。1982年11月,组建为环翠楼办事处,1984年3月,辖区调整始成现状。
辖区南部与西部依山,地势较高。东北部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由原威海卫城里及东郊、南郊、西郊组成。卫城里是老居民区,已经改建为楼房住宅群,并新建统一路与和平路两条商业街。卫城以东和东南,原为海滨滩地,英租时期成为商埠区的一部分,后成为文化娱乐区和工业区。卫城以南和以西,原有塔山里、杏花村和西门外等居民区,后扩建为新居民区和商业区。辖区内驻有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机关及华联商厦、百货大楼、威海卫商场、市立医院、东方宾馆、橡胶厂、玻璃厂、印刷机械厂、水运学校、技工学校、自来水公司、地毯一厂、汽车站、威海剧院、威海影院、宝泉浴池等企事业单位。
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5亿元,财政收入467万元。塑料、印刷等行业居市区先进水平。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形成了网点遍布、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个体工商户达到2500户,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000万元。1997年办事处东北村文明小区被中宣传部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示范点”,1998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体育先进社区”,2000年获省级“齐鲁明星街道”称号,2002年获全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
环翠楼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名录
表1-3-2-1
┏━━━━━┯━━━━━━━┯━━━━━┯━━━━━━━━━━━━━━━━━━━━━━━━━━━━━┓
┃居委会名称│ 住 址 │ 成立时间 │ 名 称 由 来 ┃
┃ │ │ │ ┃
┠─────┼───────┼─────┼─────────────────────────────┨
┃ 东北村 │ 公园路附12号 │ 1962年 │原为威海卫城里东北隅。1945年合正谊巷、卢家巷、杨家巷、仓坊┃
┃ │ │ │巷、王家巷、东城根巷等六条街道,建行政村,始名东北村。 ┃
┃ │ │ │ ┃
┠─────┼───────┼─────┼─────────────────────────────┨
┃ 红光 │ 和平路21号 │ 1960年 │政府命名 ┃
┃ │ │ │ ┃
┠─────┼───────┼─────┼─────────────────────────────┨
┃ 布谷夼 │ 同德路138号 │1997年4月 │原为城郊山村。因山夼中多布谷鸟而得名。乾隆《威海卫志》:" ┃
┃ │ │ │王中丞墓,在卫西南布谷村,莲峰顶下,葬福建巡抚王士任。"布 ┃
┃ │ │ │谷村即此。 ┃
┃ │ │ │ ┃
┠─────┼───────┼─────┴┬────────────────────────────┸┒
┃ 西北村 │ 红旗巷19号 │ 1958年10月 │原为威海卫城里西北隅。1945年,合西安巷、吕家巷、傅家巷、西┃
┃ │ │ │山巷、郭家巷、荣德巷、北城根巷等九条街巷,建行政村,始名西┃
┃ │ │ │北村。 ┃
┃ │ │ │ ┃
┠─────┼───────┼─────┬┴────────────────────────────┰┚
┃ 西门外 │ 世昌大道56号 │ 1980年 │因地处威海卫城西门之外,故名。 ┃
┃ │ │ │ ┃
┠─────┼───────┼─────┴┬────────────────────────────┸┒
┃ 海城 │ 海城巷6号 │ 1983年6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石河 │ 顺河街188号 │ 1986年12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南山 │ 统一路254号 │ 1980年10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西南村 │ 和平路43号 │ 1963年 │原为威海卫城里西南隅。1945年,合西城根巷、火神庙前、王宅 ┃
┃ │ │ │巷、蛤蟆湾、赵家巷、当铺巷、牌坊巷等十三条街道,建行政村,┃
┃ │ │ │始名西南村。 ┃
┃ │ │ │ ┃
┠─────┼───────┼─────┼─────────────────────────────┨
┃ 大众 │ 文峰五街10号 │1997年3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大桥 │ 大众路13号 │ 1955年 │政府命名 ┃
┃ │ │ │ ┃
┠─────┼───────┼──────┼─────────────────────────────┨
┃ 塔山 │ 同心路附2号 │ 1983年 │政府命名 ┃
┃ │ │ │ ┃
┠─────┼───────┼──────┼─────────────────────────────┨
┃ 塔中 │ 塔山中路2号 │ 1994年3月 │政府命名 ┃
┃ │ │ │ ┃
┠─────┼───────┼──────┼─────────────────────────────┨
┃ 胜利 │ 胜利巷18号 │ 1963年 │政府命名 ┃
┃ │ │ │ ┃
┠─────┼───────┼─────┬┴────────────────────────────┰┚
┃ 杏花村 │ 杏花街52-6号 │ 1992年 │原为卫城南郊山村,名杏花村。乾隆《威海卫志》艺文:"杏花村 ┃
┃ │ │ │里霭春晖,一水湾环山四围。仿佛桃源人住处,数声鸡犬出柴扉。┃
┃ │ │ │"诗中所咏即此。即以杏花村为名。 ┃
┃ │ │ │ ┃
┠─────┼───────┼─────┼─────────────────────────────┨
┃ 峰泉 │ 杏花西街18号 │1997年4月 │政府命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