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重要决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6&rec=54&run=13

1992年10月建区时,党委确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以土地为根本,以地生财”的发展原则,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坚持“以工业项目和工业园区开发为主,以金融、信息、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公寓和住宅开发以自我开发或联合开发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在不足1年时间里,完成34平方公里规划区的总体规划和5.7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详细规划和大配套工程,批准各类进区企业542个,总投资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45万美元。
1996年2月,党委确定实施“8818”工程,即8个投资工业项目、8大市场建设和18个新开工项目。
1998年12月,党委、管委召开赴大连、烟台、青岛等地考察学习总结大会,提出规划建设“316”工程,即16个迎新工程:包括1园(海上公园)、3个综合性广场(新世纪广场、站前广场和海滨广场)、7条道路(海滨路、青岛路、香港路、上海路、黄海路、曲阜路、渤海路)、5条沿河绿化带(渤海河、徐家河、天东河、曲阜河、凤林河);16个景点工程:包括亭、雕塑、桥等景点;16个跨世纪工程:包括沿海滨路、青岛路、齐鲁大道等主要道路两侧规划建设8处沿街绿化停车场,在皇冠花园、新都花园、凤凰、蒿泊、长峰、杨家滩、老集、凤林、中兴等生活小区建设8个小区广场。
2006年1月,工委、管委首次提出“敬业快乐、奉献高尚”的干事创业精神,引领机关建设。2008年7月15日,在全区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上,工委、管委提出具有区域特点、反映开发区人风貌的经区精神:敬业快乐、奉献高尚;敢于负责、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勇创一流。2010年2月6日,在全区2009年度机关总结表彰大会上,工委、管委将机关文化建设纳入2010年全区工作重要内容,深刻阐述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明确指出:“敬业快乐、奉献高尚;敢于负责、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勇创一流”是经区机关文化的精髓,核心内容就是六个字:感恩、责任、奉献。
2006年2月23日,在全区总结表彰大会上,工委、管委提出“工业强区”战略,要求重点围绕船舶及零部件、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等产业,加速企业膨胀,培育一批龙头企业。4月7日,工委、管委印发《关于实施名牌兴区战略加快骨干企业膨胀发展的意见》,提出设立企业发展基金,奖励骨干企业膨胀,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企业。2008年1月20日,在全区企业工作会议上,工委、管委提出要做大做强“七大产业”(船舶及零部件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加工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加工业、食品及医药加工业、电力热力产业)。2009年1月4日,工委、管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的试行意见》,就鼓励企业增资扩股、技改投入、上市融资和开拓市场等制定奖励政策,引导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做大做强。同月6日,在全区企业工作会议上,工委、管委提出“工业八大产业”概念,即船舶及零部件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加工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医药加工业、轻纺服装加工业、电力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
2006年2月,在全区总结表彰大会上,工委、管委提出,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物流、知识服务、金融服务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构筑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相结合,劳动密集型与技术、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服务业格局。7月24日,在全区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上,工委、管委就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求重点做好7方面工作:加快市场载体建
设;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房地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人才交流、法律咨询、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2007年2月10日,在全区总结表彰大会上,工委、管委就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出:搞好3大商贸区和6大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7月13日,在全区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上提出打造服务业“四大中心”的目标思路,即打造威海市现代商贸中心、威海市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威海市现代物流集散中心、韩国人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2008年1月30日,在全区总结表彰大会上,结合服务业发展形势,工委、管委提出在原有现代商贸中心、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现代物流集散中心、韩国人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外包中心,打造威海市现代服务业“五大中心”。
2006年10月25日,根据《威海市区村庄改造暂行办法》,工委、管委制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中村改造试行办法》,明确城中村具体范围,包括长峰、杨家滩、北山、城子、沟北、海埠、老集、宅库、河北、夏家疃、张家疃、北葛拉、凤林、杨家台、宋家洼、冢里、南曲阜、西曲阜、蒿泊、大天东、小天东、徐家疃和羊角埠23个村,确定“规划先行、整体开发、完善配套、保护群众利益、市场运作”5项城中村改造原则,制定鼓励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企业性收费宜按核定标准下限收取;免收每平方米50元的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费;每期拆迁安置250户以上的项目,基础设施大配套费除规定免交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可以缓交 ;涉及拆迁民房范围内的土地,经公开拍卖后,所得土地纯收益,扣除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后,余者由管委和村委2:8分成。管委所得部分,列为城中村改造专项奖励资金,在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后,奖励给相应村。同时规定,随着城市发展,其他符合城中村条件的村庄经管委批准,也可按照本办法实施改造。2007年10月24日,经区召开城中村改造推进会议,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利用3年时间完成23个村、10971户、100余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任务,全面拉开城中村改造的序幕。当年,有9个村完成1125户、9.78万平方米民房拆迁任务。2008年1月12日,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工委、管委提出全年拆迁19个村、6213户、58.8万平方米建筑,一次性整体拆迁13个村、3741户、35.1万平方米建筑的城中村改造任务,明确“超前规划、依规建设,整体运作、综合配套,逐级审查、严格把关,加强财务管理、保障长远发展”4项城中村改造原则。2月18日,管委印发《关于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9项要求:超前编制城中村改造规划,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加强合作开发协议管理,严格审查拆迁方案,加强城中村改造收益管理,规范城中村改造建设程序,加强临时躲迁房建设管理,落实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领导。12月24日,全区农村社区工作会议强调:要集中力量,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回迁房建设,确保2009年末以前,已拆迁居民的第一套房全部交付使用,第二套房争取完工;凡实施新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必须坚持全部自愿、保证稳定的原则,确保开发资金充足、居民同意率100%。2009年2月24日,管委召开全区2009年度城中村改造工作会议,决定启动福里、北山和羊角埠城中村改造工作。3月4日,管委印发《关于做好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工作的意见》,要求2009年末前保

证5022户已拆迁户全部回迁,2011年末前3257套第二套补偿房按时交付,并规定2009年末前一次性完成年度拆迁计划的村(社区)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7月23日,第31次工委会议提出城中村改造4项原则,即:坚持“三百”原则(群众自愿签订拆迁合同率达到100%,旧房拆除率达到100%,回迁房按时建成率达到100%),城中村改造与村(社区)企业改制同步进行原则,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原则和领导靠前指挥、考核重奖重罚原则。8月14日,在总结城中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管委印发《关于认真坚持八项原则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要坚持“八项原则”:坚持宣传发动先行原则,要开好村(社区)班子会、全体党员会、居民代表会和全体居民会 ;坚持“三百”原则;坚持城中村改造与村(社区)企业改制同步进行原则;坚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原则;坚持公开竞标、择优选择开发商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坚持合力攻坚原则;坚持保持稳定原则。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10月28日,管委批复同意将范家埠、谷家洼、岳家庄、高家庄4个城中村纳入拆迁改造计划。同月31日,管委印发《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2010年度城中村改造计划》,要求第一批次改造村(社区),除西曲阜外,确保在2009年末前完成全部回迁安置工作;第二批次拆迁改造村(社区)要确保2009年末前完成拆迁并开工,2010年末前完成第一套回迁房建设;第三批次拆迁改造村(社区)要加快前期策划筹备。同时规定,第三批次5个村(社区)如不能确保达到要求,取消其城中村改造计划。11月28日,管委印发《城中村改造回迁房建设配套标准》,明确单体、管线、道路及硬化、绿化景观、公共服务设施、物业管理和安全围护具体建设标准,保障回迁小区居住环境质量。2010年3月26日,第15次工委会议提出:2009年全区9个社区已完成回迁任务,年底前其余14个社区要全部回迁,工委领导对城中村改造工作要一包到底,建设局和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办公室要逐项制定进度表,同时加强工程管理,杜绝安全事故。至年末,全区共有8278户居民回迁,占总户数的71%。
2006年,工委、管委提出发展无花果产业的战略决策。2007年3月6日,第12次工委会议提出:把无花果产业作为硬任务,分解列入各部门、镇、街道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范围,确保完成5000亩和农村每个农户房前屋后平均栽植6株无花果树的目标,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00元,2008年达到1000元。同月20日,在清华紫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召开“龙头企业带农户——无花果产业发展推进会”,重点推进企业和农户对接,带动产业发展。5月18日,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建军主持召开无花果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研究打造无花果龙头企业、做好无花果品牌宣传保护、发展无花果旅游、成立无花果协会等事宜,提出年内再栽无花果5000亩,明后两年各发展2万亩,使全区无花果保有量达到5万亩以上的目标。6月6日,在全区第二季度新农村建设观摩会上,工委、管委提出“将来可以打造旅游业,搞无花果节”的设想。9月18日,张建军主持召开工委会议,提出成立镇、街道无花果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将无花果栽植与村负责人工资补贴挂钩,确保10月末完成40万株栽植任务;落实奖励政策,各镇、街道按照每千克2.4元的保护价向农户收购,财政给予每千克0.4元补贴;对于新栽无花果,财政按每株0.3元补贴,无花果栽好后,先兑付0.15元补贴,余款待无花果成活后兑现。2008年1月12日,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扶持发展无花果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带动能力,3年内全区企业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以上;切实解决无花果的销售问题,指导农民按照工业化、市场化的需要生产无花果,继续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无花果产品;成立无花果研究所,建立无花果网站,培养经纪人,发展合作组织,强化技术指导和后期服务工作,加快建立较为完善的无花果产业服务体系。同月13日,威海无花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商标专用期限自2008年1月14日至2018年1月13日。这是全国第一个无花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月18日,举行无花果研究所揭牌仪式暨无花果产业发展研讨会。同月19日,组织召开无花果产品科技成果鉴定会,威海紫光科技园有限公司研制的无花果汁饮料、果肉饮料、果脯、果酱、果冻、果酒等6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工艺水平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月22日,扶持成立泊于无花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引导。至年末,全区新栽无花果177万株,销售无花果鲜果800吨,带动农民增收320万元。12月24日,全区农村社区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着重打造“一带十园”。“一带”,
即沿成大线两侧,打造无花果观光采摘产业带;“十园”,即以海西头、蒲湾、松徐家、夏庄、岭西、皂埠、九家疃、老集、杨家台、闫家庄10个村(社区)为重点,建设十大无花果观光采摘园;要制定威海无花果种植规范,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完成“山东省名牌农产品”“泊于镇无花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威海无花果地理标志产品”创建工作,增强无花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扩大市场销售份额,打造“无花果之乡”。2009年9月6日,在乐天休闲体育公园举行首届威海无花果文化旅游月启动仪式,举办无花果文化暨主题作品展、无花果研究成果发布会和无花果产业发展签字仪式等活动。10月21日,由泊于无花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国家级无花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考核验收。12月10日,管委印发《2010年全区无花果产业发展计划》,提出新增成片无花果10000亩,年产无花果1800吨的目标任务,重点打造“一带十五个基地”。“一带”,指沿成大线形成无花果观光采摘带;“十五个基地”指海西头、泊于家、蒲湾、松徐家、所前庄、皂埠、庙口、老集、杨家台、南曲阜、西山口、闫家庄、牛角沟、南葛拉、华夏生态园15个规模过百亩的种植基地。同月18日,管委印发《无花果产业和村办加工项目奖励办法》,对农户和村集体成片栽植达到标准要求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0~600元;对农民无花果专业合作社带动无花果栽植农户和收购达到标准要求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至年末,全区新栽无花果205万株,带动农民增收440万元。2010年5月24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威海无花果”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威海市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月6日,经区以“无花果与人类健康”为主题,举办第二届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活动期间,各大采摘园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增加群众收入20万元。2007~2010年,累计栽植无花果534万株,成片面积达到1000公顷,成为全国最大的无花果产地和名副其实的“无花果之乡”。
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工委、管委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月24日,第9次工委会议提出:市委、市政府确定3年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经区要集中两年时间提前完成;列入年内计划的26个村要全部按照市级标准完成整治,余下41个村要在2010年末前完成整治任务。同月28日,管委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崮山、泊于镇所有的村及皇冠、凤林和西苑3个街道未列入城中村改造规划的村共67个全部纳入环境综合整治范围,至2010年末完成全部整治任务;整治内容为“三清三化”,即清理“三大堆”(草堆、粪堆、垃圾堆) 、清理乱搭乱建、清理漫流污水和硬化街道路面、绿化村庄、亮化主要干道 ;区财政从2009年起每年设立专项整治资金,对批准的整治计划和投资概算进行补助。5月8日,管委印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及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28个区级以上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和39个非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范围,分别确定整治标准,要求6月末前全面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各项任务,检查结果纳入镇、街道和包村部门考核。6月28日,工委、管委印发《关于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的决定》,对爱于庄村等31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予以表彰。7月1日,牛角沟、爱于庄、所前庄、岛邓家、寨子东5个示范村顺利通过市级考核验收。11月28日,管委印发《关于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12月10日,管委印发《关于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2010年列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的36个村6月末前完成验收工作。其中,市级重点整治村5个(含2009年区级达标村3个),区级整治村31个。2010年5月31日,崮山镇庙口、壁子和岭西3个市级重点村通过市级考核验收。6月12日,泊于镇屯钟家、河北吴家2个市级重点整治村通过市级考核验收,至月末,列入年度整治计划的村全部验收达标。至此,经区圆满完成全部67个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35万元,提前一年半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