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崮山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6&rec=471&run=13

崮山镇位于经区东部,东临黄海,北与刘公岛隔海相望,面积50.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5公里。镇驻地距威海机场25公里,距火车站、汽车站9公里,成大线、环海路途经镇内。2010年,全镇辖24个行政村,人口1.78万人。辖区内有中学1所,幼儿园3所;有镇卫生院1所,下设13家一体化管理中心卫生室。镇政府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4个行政单位和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经管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5个事业单位。
建置沿革
1930年10月,属威海卫行政区第五、七自治区。1940年8月,分属崮山、凤林和港西3区。1945年9月,属威海卫市崮山区。1950年3月,属文登县第十四区,设皂埠、海埠、崮山、卫家、虎口5个乡。1956年6月,皂埠、海埠、崮山、卫家4个乡划归威海市,9月成立崮山乡。1958年7月,原虎口乡4个村并入崮山乡;9月,成立先锋人民公社;同年末,并入温泉人民公社。1962年6月,由温泉人民公社和泊于人民公社划出25个村,重建崮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社置崮山镇,镇政府驻崮山后中村,以驻地得名。2003年5月,由环翠区划归经区。
自然环境
崮山镇地处五渚河下游,沿海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丘陵分布在北、西、南三面,海拔多在200米以下,2002年以前大都被开垦成梯田,种粮油作物,也是林果业的主要用地。2003年以后,因道路和项目建设需要,北部大量荒山、荒滩、果园、农田等被征用,土地面积日益减少。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由2002年667公顷减至2010年320公顷,果园面积由187公顷减至120公顷。中部和东部为沿河阶地或滨海平原。五渚河由温泉入境,为主要河流,中游建有崮山水库,东北部为皂埠口海湾。气温适宜,昼夜温差较小,无霜期超过200天。
经济发展
农业 全镇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2003年以后,随着农民市场意识增强,很多农村和农民建立起猪、貂、鸡和樱桃、苹果、梨等养殖、种植项目,至2010年末,全镇规模以上养殖户25家,种植户130家。2007年,崮山镇大面积推广无花果栽植,至2010年末,全镇累计栽植无花果171公顷,其中结果面积140公顷,年收入300万元。201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68亿元,其中农业收入34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25元;全镇有工厂化养鱼企业19家,海珍品养殖企业6家,综合养殖企业13家,实现水产总收入2531万元。
工业 2002年以前,崮山镇已形成以星王集团、宝源纺织集团、七八一厂、康泰渔竿厂等企业为主导,村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补充的工业布局。2003年崮山镇划归经区后,区位优势发生变化,经区工委、管委因势利导,在对原有产业进行优化调整、转型转产的基础上,依托沿海优势,重点发展以船舶制造为代表的内外资企业及配套加工项目,引进大宇船业(后更名为三进船业)、新泰源船业、新船重工船业、东海船舶、釜一防火板材、济钢启跃船材、新船重工船用钢质舾装件等船舶制造和船用配件加工企业,形成以船舶制造和配套加工项目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发展格局,建成崮山镇工业园,引进宏洁渔具、圣邦纳米等一批内外资企业。至2010年末,全镇进驻项目78个,其中外资33个,内资45个。2010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4.6亿元,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利用内资4.2亿元。2008年1月,崮山镇被市政府授予“全市对外开放先进镇”“全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服务业 2002年,全镇有各类服务业单位80家,从业人员70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由于镇域经济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市场意识增强等因素,全镇服务业发展加快。至2010年末,全镇有各类服务业单位120家,从业人员120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亿元,年均增长20.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98亿元,餐饮业9300万元,其他服务业100万元。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2003年,全镇农村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0%。以后参合率逐年提高,2010年全镇参合人数6000人,参合率100%。2009年以后,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010年全镇农村参保人数3082人,参保率达100%,已领取养老保险金人数3440人。2008年开始,为符合条件的2506名城镇居民和失地村居民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为201名城镇居民和失地村居民办理大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05年开始,按照每人管委补助6000元、村集体补助12500元、个人出资4000元的标准,累计投入5000万元,为卫家滩、东、张家滩、百尺所、皂埠、壁子6个失地村2357名符合条件的居民办理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全镇居民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
社会救助 至2010年末,全镇有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烈属等各类优抚对象246人。2002年开始,各类优抚标准多次进行调整:其中,伤残抚恤标准按照伤残等级和伤残类别分为26个档次,最低2730元,最高28690元,至2010年末为50人次发放伤残抚恤金200万元,为45名伤残军人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在乡老复员军人补助标准由每年1440元提高至每年3980元,至2010年末为190人次发放定期补助230万元;烈属人员抚恤标准由每年2460元提高至每年5360元,至2010年末为40人次发放抚恤金120余万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补助标准由每年240元提高至每年2280元,累计为4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发放定期补助8.4万元。
2002年,全镇有低保户45户,至2010年末增至250户。低保户保障标准经过3次调整,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至1400元。2007~2010年,累计发放保障金35万元。2002~2010年,多次调整“五保”户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3166元增至45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2368元增至2468元。至2010年末,全镇有50人享受“五保”待遇,共发放“五保”补助款130万元。
计划生育 2002年,全镇有育龄妇女3534人,出生95人,其中一胎82人,二胎13人,合法生育率100%,出生率5.74‰。死亡168人,死亡率10.15‰,自然增长率为-4.41‰。女性初婚51人,其中晚婚48人,晚婚率为94.12%。2010年,全镇有育龄妇女3182人,出生168人,其中一胎156人,二胎12人,合法生育率98.21%,出生率9.49‰。死亡165人,死亡率9.32‰,自然增长率为0.18‰。女性初婚100人,其中晚婚96人,晚婚率为96%。2002~2010年,共出生1007人,出生率58.83‰,共死亡1367人,死亡率79.86‰,自然增长率为-21.03‰,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2010年4月,崮山镇被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评为“计划生育‘三自模式’示范镇”。
文化教育 崮山镇辖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为崮山中学。辖学前教育机构3所,分别为:崮山镇中心幼儿园、崮山镇皂埠村幼儿园、威海武岭爆破器材有限公司幼儿园。
2002年,崮山镇辖威海市第六中学、环翠区崮山镇中心小学、环翠区崮山镇皂埠俊棠学校3所学校。2003年5月,因区划变动,威海市第六中学更名为经区崮山中学,环翠区崮山镇中心小学更名为经区崮山镇中心小学,环翠区崮山镇皂埠俊棠学校更名为经区崮山镇皂埠俊棠小学。2008年7月,经区崮山镇中心小学和崮山镇皂埠俊棠小学并入经区崮山中学,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设中学部和小学部。2010年,全镇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率达100%。
崮山镇辖幼儿园3所。崮山镇中心幼儿园前身是崮山镇机关幼儿园。2000年6月,镇政府对镇内幼儿园进行布局调整,将周围跨18个村的5所幼儿园合并为1所,成立崮山镇中心幼儿园,保留崮山镇皂埠村幼儿园和威海武岭爆破器材有限公司幼儿园。
2004年开始,崮山镇推行全民文化教育活动。至2008年末,全镇成立文体活动队伍25支,24个村全部建立文化大院,健全远程教育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娱乐室,全镇每年举行和参与各类、各级文体活动达300余场次,群众参与率达80%以上。2009年5月,崮山镇文体活动中心挂牌成立,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室内4层实用面积1000平方米,建有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文化培训室、“共享工程”数字阅览室、电影放映室和健身广场等
“五室一场”,图书阅览室藏书量5000余册。镇政府投入配套资金38万元,对室内进行整修,购置室外活动器材9件、室内健身器材18件和计算机10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套。
医疗卫生 崮山镇辖镇卫生院1所,属威海市重点中心卫生院,2010年获“威海首批中医特色先进卫生院”称号。至2010年末,镇卫生院下设百尺所、皂埠、岭后、爱于庄、卫家滩、刘家滩、南虎口、河东、庙口、柳家庄、沙龙王家、所前庄、西村13家一体化管理中心卫生室。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自2008年末开始,崮山镇党委、政府把全面整治农村环境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委会、包村干部会和全镇农村干部大会,逐级进行动员部署,成立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为全镇24个村分别制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计划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标准》。提出“市级村样板带动,区级村有序跟进”思路,把市级示范村整治纳入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由书记、镇长分包,现场办公,督导整治进程。其余村由其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包,实行整治工作“日调度、周总结、月考核”。镇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至2010年末,先后调拨资金300万元,投入至农村环境整治中。市、区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加强督导,区市政、财政及威海世一电子、艺苑园林公司等包村部门、单位先后在人力、物资、资金方面为农村环境改造提供援助。至2010年末,全镇24个村全部达到区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标准,其中,所前庄、爱于庄、庙口、岭西、壁子5个村达到市级示范村标准。全镇农村累计投入资金1900万元,栽植黑松、冬青球、雪松、龙柏、紫叶李、百日红等绿化美化苗木18.5万株;清理“三大堆”10044处,增设垃圾箱、垃圾桶1215个;硬化、碾压路面14.35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448基;清修排水沟920条,清拆临街菜地、草棚、禽畜圈舍、残墙断壁4691处 ;粉刷墙壁3万平方米。
历史古迹
青山寺 位于南虎口村。传说千余年以前,二游僧结伴东游,途经此地,见山奇水秀,风景秀丽,朝观日出东海,夕望日落西山,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先是建草棚为庵,后经化缘集资,修建寺院,取名青山寺。青山寺拆于1946年,至2010年末仅存一张供桌,长约3米,存放于南虎口村“两委”办公楼。
夫妻树 位于南虎口村东南。据村内老人介绍,大约几百年以前,自然生长出两株香椿树,一大一小,树干紧挨。许多年以后,这两株树的树根相互缠绕,酷似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被人们誉为“夫妻树”。至2010年末,“妻子”已枯萎老去,“丈夫”依然“健在”,胸径50厘米,树高10.2米。
民国石碑 位于鲍家山村,存放在鲍家山村“两委”办公室。民国年间所立,刻有“禁止采樵”字样,上刻村名“宝金山村”(后更名为鲍家山村)。
清代炮台遗址 位于百尺所村,仅存两处炮台坐标。清光绪年间,在城北修所城北炮台,设21厘米平射炮2门、15厘米1门;在城西北修赵北嘴炮台,配备28厘米平射炮2门、24厘米平射炮3门、15厘米曲射炮1门;在城西南150米处修建杨枫岭炮台,配备21厘米平射炮2门、15厘米2门。
刘氏家族祠堂 位于刘家滩村,祠堂整体框架仍存,屋顶、墙体、门窗破损。建筑面积70平方米,清代刘氏家族所建,主要用于族内崇宗祀祖、办理婚丧寿喜、商议重要事务等。新中国成立后,用作刘家滩小学。
百尺崖守御千户所旧址 相传,百尺所村建于金元年代,时称百尺崖。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威海卫后,直辖左、前、后3个千户所,百尺所为百尺崖后所,并修筑所城。1945年更名为百尺所村。2005年,新船重工项目落户百尺所村,千户所旧址被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