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干部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6&rec=324&run=13

干部配备
经区组建之初,通过上级协调、组织调配等方式,按照“轻型、精干、高效”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标准,主要从各市(区)对口部门、单位配备各行各业干部,为经区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至1992年末,为16个单位(机构)配备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38人,科级干部134人(其中行政单位57人,事业单位42人,企业35人)。
1995年起,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逐步建立完善逢进必考的选人用人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除国家政策性安置、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人员外,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严格编制限额,严格职数配备,严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口关,积极打造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干部队伍。至2010年末,经区机关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干部186名。
2000年6月,威海出口加工区(威海市保税区)整体划归经区,转入县级干部4人,科级干部6人。2000年8月,完成新增皇冠、凤林、西苑3个街道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选配,配备科级干部20人。2003年5月,崮山、泊于两镇由环翠区划归经区,转入科级干部32人。至2010年末,经区配备县级干部53人、科级干部242人、一般干部415人,共710人。
干部结构
1992年,本着“老中青”梯次结合、按比例科学配备原则,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优势,优化干部结构,干部平均年龄为36岁。2010年末,干部平均年龄为40.6岁,其中35周岁以下182人,占25.6%,36~45周岁329人,占46.3%,46~55周岁199人,占28%。
建区初期,少数民族和民主党派人数均较少,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才的大规模引进,不同行业、不同层面的人才大批调入,干部队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干部选拔
建区后,经区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1995年起,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认真履行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程序。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严格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充分酝酿后,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2002年,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选拔任用的干部更加适合岗位需求。2005年,制定《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意见》。2007年,制定《关于建立副处级后备干部队伍的试行意见》,坚持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和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副县级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培养和使用工作制度。2010年开始,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实行“一考试两认定三公开四差额”的竞争办法,将考试成绩、工作实绩、个人资历、组织评价和群众公认量化计分,纳入竞争上岗总成绩,提高评价干部的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同时,进一步扩大民主参与程度,实行“大评委制”,将全区副县级以上干部、管委直属科级单位负责人纳入评委范围,实现多数人选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制定《关于实行三岗制度的试行意见》,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实行“三岗制度”,即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和培训待岗,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干部考核
为正确评价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经区在干部管理中引入考核机制。1994年起,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将干部考核作为干部晋升、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的重要依据。采取领导和群众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树立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至2010年,因年度考核情况较差、群众满意度较低、民主评议不称职票较多等原因,11名干部受到处理,其中批评教育5人,警告3人,辞退3人。
干部挂职
1995~1997年,经区先后制定《关于选调部分青年干部到起步区村任职的意见》《关于选调年轻干部到农村任实职的意见》,选派54名年轻干部到起步区农村任职,选派8人担任农村主要领导职务,充实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公务员管理
1996年,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142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公务员过渡考试。2002年,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完成公务员过渡,有123名干部办理国家公务员过渡手续。2006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威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工作方案》,有159名公务员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予以登记。
干部教育培训
1992~2010年,共组织570人次参加在职学历教育。1994年,组织300名新毕业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1995~2005年,围绕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组织2900余人参加计算机、语言、WTO(世界贸易组织)知识、公务员法等培训。2007年,组织5批次75名领导干部赴新加坡学习培训,87名优秀科级干部和174名优秀教师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60名镇(街道)班子成员和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培训,61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到青岛农业大学培训,6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赴威海海警基地接受心理训练。2008年,组织222名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山大、哈工大自主选学培训。2009~2010年,组织新录用安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初任培训4期,培训83人。2010年开始,实行干部教育培训“五突出”:将全区党政干部、骨干企业经营者、农村“两委”干部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纳入教育培训范围,突出培训范围的广泛性;围绕干部个性化需求、单位工作需要、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方面,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按照以培训目的安排培训内容,以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方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干部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治思想与业务工作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实地参观考察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优化培训手段、创新培训载体,突出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管委每年拿出200万元,实行专户管理,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突出培训投入的保障性;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评估监督机制,将干部参加培训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把学习培训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干部、综合评价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突出培训效果的实效性。年内,组织全区机关干部和村(社区)“两委”成员、妇女主任800余人参加为期5天的春节后集中培训,区直部门领导干部71人赴上海市委党校进行强化领导能力培训。
老干部工作
1999年11月,在皇冠花园居委会增挂老干部活动中心牌子。2004年12月,在海曈大酒店增挂老干部活动中心牌子。2006年,经区开始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场所设在世纪大厦三楼。2009年10月,设立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工委组织部,场所改设在乐天休闲体育公园公共服务使用房内。
2005年以前,经区离退休老干部数量较少,老干部工作主要按照上级部署开展。2006年,开展纪念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2007年,各镇、街道均建立老干部党支部,同团委、妇联共同设立“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组织老干部为结对帮扶的中小学困难学生捐款3000余元,并为经区中小学举办革命传统报告会。2010年,购置台球桌、乒乓球桌以及二胡等各种娱乐设施,举办书法、国画、舞蹈等老年学习班,开展离退休干部乒乓球、象棋比赛、老少同乐书画展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市老干部艺术节,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至2010年末,经区有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647人,其中离休干部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