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耕作制度及机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6&rec=211&run=13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主要是两年三作制,即春花生-冬小麦-夏玉米或夏花生(大豆),其次是一年一作,即春地瓜-花生-玉米。
建区初期,为确保小麦播种面积,解决粮油争地矛盾,实现粮油面积双扩大、产量再提高,区内实行“一压一增”(压缩春花生面积,增加麦套覆膜花生面积),玉米全部实行套种,使粮油种植实行“三化”(小麦种植模式化,花生种植地膜化,玉米套种化)。一年二作二熟面积扩大,二年三作三熟和一年一作一熟面积下降,复种指数163.3%。
进入21世纪,由于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小麦播种期、收获期一般可缩短7~10天。加上积温增加,生长期短的夏玉米品种推广,作物成熟期提前,区内小麦纯作面积及夏直播玉米面积增加,复种指数158.9%。
农具
区内沿用的传统农具很多,主要有:锨、镢、平行耙、耢、粪耙、耧、二齿、粪叉、喷雾器、锄、镰、锛镢、木叉、扫帚、木板锨、铡刀、簸箕、粪篓子、马车、手推车等。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些传统农具除了在一些小地块和小规模农业生产中使用外,陆续被淘汰。仍在使用的农具主要有:锨、镢、锄、镰、木叉、扫帚、木锨、锛镢、簸箕等。
农机
建区后,由于农村土地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土地经营规模变小,地块划分零乱。农业机械经营形式多样,有农机队集体承包、个人承包或作价转让给个人。土地分散,机械难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下降。
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至2010年末,经区获得中央和地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8万元,市级资金25万元,区级配套资金25万元,补贴农户368户、村集体1个,补贴机具420台,其中轮式拖拉机39台、履带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具有脱粒功能)5台、手扶拖拉机255台、免耕施肥播种机2台、地膜覆盖机57台、条播机19台、其他农机具41台。
拖拉机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手扶小型拖拉机经济实用、适应小地块和小规模耕作等特点,农民自主购买此类机械的数量增加。至2010年末,全区共有拖拉机6309台。
动力机械 主要有柴油机和电动机两种。至2010年末,柴油机拥有量为2912台,电动机拥有量为747台,主要用于排灌和农村加工业。
耕作机械 1983年以后,随着拖拉机数量的增加,机引农具数量也相应增多。至2010年末,全区计有机引配套机械达6798台,其中机引犁5265台,机引耙1533台。
种植施肥机械 至2010年末,全区共有播种机335台、地膜覆盖机81台。
收获机械 至2010年末,全区共有小麦联合收割机38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台,花生收获机338台;全区农业机械总值达1.25亿元,农机总动力23.5万千瓦,各类拖拉机配套农机具5900台(套),实现机耕旋耕1200公顷,机械播种800公顷,机械覆膜733公顷,推广保护性耕作467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田耕作效率,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