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6&rec=1&run=13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山东省第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为5.72平方公里,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政策。同年12月,中共威海市委对经区四至范围进行调整,确定起步区面积为5.7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34平方公里。1993年1月,威海市政府批准将环翠区蒿泊街道成建制划归经区,起步区面积增至11.88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72平方公里。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在区内设立威海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一期1.34平方公里,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2003年5月12日,威海市政府批准将环翠区崮山镇、泊于镇成建制划归经区,总面积达到194平方公里。至2010年末,辖区总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因填海工程使地域面积有所增加),建成区面积达到39平方公里,辖2个镇、3个街道,67个行政村、31个社区,常住人口18.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76万人。
经区地处威海市中心城区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区位优势独特,交通设施便利,威海新港、威海汽车站、威海火车站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总站齐聚区内,1小时车程可直达威海、烟台两个国际机场,是威海城市交通枢纽。经区位于东经122°、北纬37°左右,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越,呈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平均降水量722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地貌属于缓坡丘陵区,海拔不高,地形复杂,群山连绵,丘陵起伏,河流纵横,岬湾交错。主要山脉有豹虎山、青山顶、海埠南墩、老虎窝、仙人窗、乔麦顶和顶子岩,海拔多在300米以下。主要河流有石家河、五渚河、逍遥河、九龙河,其中石家河最长,区内干流长度达14公里。主要海湾有杨家湾、阴山湾、黄石圈、逍遥港、茅子草口,岸线绵延曲折,长达44公里,岬角坡陡水深,多为天然良港。
经区伴随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应运而生,肩负威海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1992年10月至2010年末,经区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的思路,白手起家,自费开发,艰苦创业,昔日盐碱荒滩变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活力迸发的滨海新城,成为威海市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建区后,经区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累计实现生产总值890.9亿元,年均增长23.3%(按可比价计算)。2010年达到141.2亿元,同比增长12.6%,人均达到11.2万元,是威海市平均水平的1.5倍。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113.6亿元,年均增长31.4%。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90亿元,占威海市比重达到6.2%,人均工业总产值是威海市平均水平的1.4倍。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44.1亿元,年均增长23.6%。2010年达到110亿元,占威海市比重达到9.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倍。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亿元,年均增长33.4%。2010年达到60.6亿元,占威海市
比重达到8.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倍。1995~2010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69.9亿美元,年均增长52%。2010年达到35.7亿美元,占威海市比重达到25.6%,人均进出口总额是全市平均水平的5.2倍。2008~2010年,进出口总额连续3年位列威海各市(区)首位。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56.2亿元,年均增长36.8%;一般预算收入58.5亿元,年均增长31.9%。2010年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40.4亿元和10.9亿元,人均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2124元和8675元,分别是威海市平均水平的2.3倍和1.9倍。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28.6%和7.7%,分别高于威海市10.2和1.7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建区前的23.18:56.95:19.87调整为2010年的2.66:63.12:34.22。经区以占威海市3.42%的土地面积,承载威海市5.64%的人口,创造出威海市7.26%的生产总值、19.45%的实际利用外资、25.62%的进出口总额、9.23%的一般预算收入。
坚持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狠抓项目建设,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理顺招商体制机制,设立专业招商机构,深入实施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信息招商、委托招商和以商招商,推动招商引资模式由“行政招商、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全员服务”转变,招商区域由“主攻韩日”向“巩固韩日、拓展港台、主攻欧美”转变,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和高端服务业项目,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强化项目服务推进工作,设立项目推进办公室,建立工委、管委领导和部门包项目责任制,坚持热情服务、周到服务、诚信服务、依法服务、高效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运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服务推进的良性互动局面。至2010年末,累计引进4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897个,总投资达到4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4亿美元,其中韩资企业占全区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58%,欧美企业占18.2%;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783个,实际利用内资168亿元。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先后与16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2010年,全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36家。
坚持把工业强区作为振兴区域经济的首要任务。积极搭建园区载体,全力扶持骨干企业,着力抓好品牌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区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按照园区带动、龙头引领、集群发展思路,先后规划建设出口加工区、崮山工业园、泊于工业园和环山路第一、二、三工业园、精密机械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聚集三进船业、新船重工、华东数控、华东重工、豪顿集团、华夏集团、哈飞汽车、三角华盛轮胎、贝卡尔特钢帘线、泓淋电子、迪沙药业、华能集团、安然纳米、昌星电子、海马地毯等一批拥有世界先进技术和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产业项目,形成船舶及零部件、通用与专用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医药、新材料、电力能源、轻纺服装八大工业支柱产业,成为山东半岛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0年,园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达到69.5亿元/平方公里(折合463万元/
亩);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达到410亿元,是1992年的135.8倍;工业八大支柱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4.8%,其中造船产业造船完工量达到76万载重吨,占威海市的1/2、山东省的1/4,被确定为山东省六大船舶工业聚集区之一。持续开展大企业培育行动,积极实施企业自主创新、争大做强、品牌创建、上市融资战略,健全和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系列优惠政策,对骨干企业在用地、用海、融资和服务上实行重点倾斜,全力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至2010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建区前的2家增加到202家,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5家,其中过5亿元企业16家;全区拥有省级以上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服务名牌28个,上市企业2家。
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依托良好区位、产业、资源优势,强化产业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整合提升货运、钢材、汽车、家具等专业市场以及酒店、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设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高起点规划建设威海市现代商贸中心、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现代商务运营中心、韩国人来威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五大中心”。其中,现代商贸中心,形成“两大商贸区”(中心商贸区和九龙湾商贸区)、“三大商业街”(齐鲁大道、青岛路、大庆路)、“四条步行街”(乐天步行街、蓝星万象城步行街、韩国美食街、韩国风情街)和“十二大专业市场”(以汽车销售服务、家居装饰、旧货交易、干鲜海产品和农产品批发等为代表),吸引聚集永旺(威海)购物中心、乐天玛特威海购物中心等商贸服务业大项目26个,成为威海市第二大商圈。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建成华夏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项目,形成以生态休闲、海鲜餐饮、会议服务、观光旅游为特色的滨海旅游产业带。现代物流集散中心,依托车站、港口和出口加工区,聚集各类物流企业52家,形成临港物流、公路物流和保税物流相衔接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商务运营中心,规划建设“两区三带”(中心商贸区、九龙湾商贸区和青岛路、齐鲁大道、大庆路)楼宇总部经济带,吸引入驻企业总部、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机构330余家。2010年,全区服务外包业产值跃居威海市首位。韩国人来威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规划建设韩国风情街、韩乐坊、韩国美食街等韩国特色商业文化消费项目,建设胶东半岛最具特色的韩国商品集散地和韩国文化体验中心。201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1.7亿元,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4.22%。
坚持把发展城郊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以无花果产业为代表的城郊特色农业,制定无花果栽植奖励扶持政策,注册“威海无花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组建无花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沿成大线公路形成无花果观光采摘带和10个休闲采摘园,并成功创建国家级无花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无花果之乡”。同时,积极培育苹果、葡萄、草莓、韭菜、蘑菇等特色专业种植村,大力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0年,全区无花果种植规模达到5万亩,产量2650吨,带动农民增收1060万元;累计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个,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25个、1960公顷;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87亿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占31.08%、12.49%、56.43%;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66%。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创新计划,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借智引才、校企联合、资金扶持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合作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成立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上海国家射频识别产业化基地、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方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和专利技术网上交易平台,科技孵化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累计引进科研机构和创新项目40个,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提高科技三项经费投入比重,建立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扶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至2010年末,全区累计创建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39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242项,申请专利1516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79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2010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认真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规模较大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至2010末,全区共引进院士10人、博士和博士后69人、硕士29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博士各1人。
坚持把城乡一体、生态优先、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作为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高起点做好城市建设规划,高标准推进城乡重点工程建设,高效能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建设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精品城区。规划体系全面覆盖,先后组织编制《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和皇冠片区、港口片区、临港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50余个修建性详细规划,形成覆盖全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心城区快速崛起,以建设生态化滨海宜居城市为目标,提高中心城区商业、文化、居住用地比重,规划建设11层以上高层商业办公楼125幢和海上公园、奇石苑、乐天休闲体育公园等一批城建精品工程,创造了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累计修建道路74条、292.59万平方米,铺设供水主管线129公里、供气管道230公里、排水管网140公里、排污管道100公里,实施集中供暖面积200万平方米,建设枢纽变电站10座,城市集中供热和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超前规划、分布实施、一步到位”。城市环境全面改善,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完成27个城中村、11867户、136万平方米房屋拆迁改造,实现社区集体和居民增收、生活环境改善、城市空间拓展多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深入开展广告牌治理、沿街建筑外观整治、光亮工程等系列城市环境升级改造,完成67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7条、21公里城中河治理,分批关停40处采石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7.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城市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建立了“重心下移、四环联动”(重心下移,即将城市管理的权力和责任下放到各街道办事处,做到权责统一;四环联动,即建立健全各执法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级管理责任,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城市管理齐抓共管格局。
坚持把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五统一”管理(所有中小学设施建设管委统一投入、教育经费统一拨付、教师待遇统一标准、教职员工统一管理、师资力量统一调配),持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市级以上规范化标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至2010年末,全区共有中小学12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职业教育学校3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职工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体系,认真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供养等社会救助工作,努力解除群众后顾之忧。至2010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占应保人数的76%、92%和98%。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至2010年末,全区卫生技术人员由建区初的173人增加到1097人,各类医疗机构由2家增加到112家,构建了15分钟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圈。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美术、书法等民间协会组织先后成立,《无花果文艺》等一批文化宣传刊物相继创办,大量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化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建设各类健身场地和室内活动场所,深入开展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市级以上竞技体育比赛,提倡全民健身。至2010年末,全区所有农村和社区完成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共有健身场所及体育场地113处。
坚持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坚强保障。经区工委、管委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块牌子,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和“精简、高效”的
原则,推进机构改革。至2010年末,经区工委、管委共内设正县级机构11个、副县级机构4个、正科级机构14个,辖镇、街道5个。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工委、管委领导班子“五包”(包项目、包企业、包村居、包学校、包信访案件)、工作实绩评价、AB角等工作制度,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建立干部年度考核、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三定”(定职能、定内设机构、定编制)、“三岗”(竞争上岗、培训待岗、交流轮岗)制度以及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制度,切实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基层党委述职述廉、镇(街道)党委书记“党建创新项目”管理和镇(街道)、村(社区)书记定期集中议事等制度,建立村(社区)“两委”(村支部委员会、村委会)干部报酬按月考核发放制度,扩大“两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至2010年末,全区共设有党(工)委19个、党总支12个、基层党支部291个,拥有党员8088人。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党务公开,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机关的一切工作都要让群众满意”主旋律,大力弘扬“感恩、责任、奉献”文化,深入推动法治阳光服务政府建设,努力营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