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4&rec=763&run=13

公元612年(隋大业八年) ,境内“病疫流行,人多死亡”。1162年(金大定二
年) ,“病疫流行,民死者众”。明清两代,见于文字记载的全县性疫病流行8次。
1911年(宣统三年) 秋,鼠疫流行,米山村110户,染疫而亡者达30多人,甚者一
家死亡7口。 1918年冬,瘟疫流行,不足60户的邹家床村死亡22人。1931年,霍乱
大流行,前岛村10日内发病百余人,死亡53人。
清末至1940年,境内间或施种牛痘预防天花外,再无其它防病措施。一旦发生
传染病,主要靠民间医生针刺挑治或土单验方治疗。日伪统治时期,虽设防疫隔离
所,但有名无实,传染病防治依然无人问津。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传染病防治才
受到重视。 1945年,县民主政府医药社对传染病实行免费治疗,共减免药费3.1万
元。同年,鼠疫在全县绝迹。1946年,昆嵛县地方医院在抢救麻疹、天花等传染病
和施种牛痘方面, 免收药费1.7万元。1950年,在国家医务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为
搞好传染病防治,卫生科将全县分散的个体医生组织起来,各区成立医联会,开展
防治与管理传染病工作。1956年以后,农村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医
疗卫生网形成,对传染病管理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就地”(就地发现、就地隔离、就地抢救),使传染病发病率逐步下降。1963年3
月,县防治肠道病指挥部成立,县长任总指挥,23处公社分别成立防病指挥部。县
以上医院设立4处肠道病门诊, 固定医护人员16名。各公社卫生院、大队保健站均
实行肠道病登记。 1964年1月,全县肠道门诊共收治病人1540人次。1973年,县防
疫站派员在水道公社搞传染病防治试点。1974年,烟台地区防疫站在文登召开传染
病防治工作现场会,推广水道公社的做法。1976~1977年,文登先后在省和全国传
染病防治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1978年后,社会防疫工作得到重视加强。1981年,
全县计划免疫工作在烟台地区被评为先进单位。1986年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 , 社会防疫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程序化的管理轨道。
1990年,文登市的疾病防治工作被评为威海市第一名。
进入80年代,境内尚存较严重的传染病,第一是病毒性肝炎,1990年(下同)
1068人患病;其次是痢疾,707人患病;再次是百日咳,10人患病。
天花 1850年起,县人始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由于收费较高,一般百姓无力接
种,天花仍在境内流行。1946年,全县普种牛痘21.6万人次。翌年,县政府责成地
方医院购买牛痘疫苗,有计划地分发各地,由各区组织救护队,下乡施种牛痘。尔
后,每年都免费为儿童接种。1952年,天花在境内绝迹。1981年停止接种牛痘。
霍乱、 副霍乱 建国前,境内发病率较高。1946年,患者达636人。1956年,
全县仅有患者16名。1962年,开始在沿海地区渔民和家属中进行预防工作,共注射
霍乱菌苗4800人份。1963年,共接种霍乱菌苗64万人份。1963年,在埠口港建立海
港检疫站, 开始渔港检疫工作,共检疫船只214船次,2717人次,签发卫生合格证
13份。是年,共注射霍乱菌苗27.2万人次。“文化大革命”中,预防工作中断。1975
年,防治工作恢复,并由县卫生防疫站和县医院等单位组成急救队,配备部分医疗
药械,进行实地演习,以备不测。1976年恢复海港检疫工作。同年,在县城和公社
驻地的招待所、旅馆等场所进行控制,对来往疫区的人员进行登记和预防服药,必
要时采样检验,对重点人群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接种。此后,境内未发生霍乱、副霍
乱。
白喉 1946年,境内发生白喉较大流行。至1973年,散在发生未曾间断。对白
喉的防治始于1959年。60年代初,开始接种白喉类毒素及百、白二联菌苗。由于只
对7周岁以下儿童接种,学龄前儿童发病率很快得到控制,而9~15岁学龄儿童发病
率却相对增加。后来接种扩大到15岁以内儿童,疫情很快得到控制。1972年后,未
再发生。
脊髓灰质炎(婴儿瘫) 1956年始有疫情报告, 多年发病率在1/10万以下。
1964年发病率增加到12/10万, 为建国后最高年。1975年,此病在县内基本消灭。
主要预防措施: 对0~12周岁儿童实行计划免疫保健保偿,定期服用脊髓灰质炎疫
苗。
麻疹 该病对婴儿的威胁最为严重。1949年,昆嵛县龙泉区麻疹流行,7村1月
内死亡儿童70多人。建国初期,预防麻诊均采用土单验方,收效较低。1966年以前,
全县每年均有几千病例。1967年,开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从根本上控制了疫情。
1985年后,麻疹在境内绝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此病对儿童生命威胁很大。 50年代,年发病率多在10/10
万以下。60年代初,发病率急剧上升。至1967年底,全县发病2117人,死亡84人。
发病率较高的有初村、宋村、小观、泽头等公社,为有疫情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全
县性暴发流行。文登中心医院、整骨医院和县防疫站等单位组织医疗队奔赴病区抢
救,及时控制了疫情蔓延。自1972年起,对发生流脑村庄的儿童进行中西药物预防,
并注意对初发病人加强观察,预防服药等。以后对儿童又接种流脑疫苗预防,使流
脑发病率大幅度降低,1990年,全市仅发生4例。
黑热病 俗称“痞病”,以脾肿大为主症。此病于本世纪20年代传入文登,并成
为农村中主要传染病。30~40年代,黑热病大流行,多数患者无力请医买药,只得
坐以待毙。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黑热病防治工作。1950年,华东黑热病防治
所派10人小队进驻文城,协助地方开展防治工作。1952年,昆嵛县以区药社为主成
立15个黑热病防治小组。1953年,在葛家乡董家庄设黑热病防治站,免费为群众治
疗。 1956年开始,文登县每年5月中、下旬,对发生黑热病人的全家或以病家为中
心半径30米周围住室、畜舍等的墙壁喷洒六六六灭白蛉。同年对20岁以下青年儿童
分批进行扪脾检查。 1958年, 逐村逐户查访,共检查24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41.2%,发现可疑病人964人,脾大者365人,对其中296人施行骨髓穿刺检查,发现
带虫者53人,皆进行治疗。1959年,对全县15岁以下儿童作扪脾检查,共查19万多
人, 占应查的92.8%;对15岁以上人群进行访视,确诊25名病人,进行正规治疗。
1960年,又一次作扪脾检查和正规治疗。1968年后,无新发病人。
布氏菌病 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是因接触牛、羊、猪等病畜而
传染的。1964年,曾在天福山、张家产、泽头等公社部分大队和泊岳农场、县皮革
厂、县兽医站、空军场站进行线索调查,共调查3563人,发现患者2人,疑似患者1
人; 检查牛25头,查出病畜3头,疑似病畜2头;检查羊43只,查出病畜8只。1972
年11月,对晒字、葛家、侯家3处公社22个大队的人和羊及县城养羊户、县皮革厂、
兽医站等重点人群进行调查,共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1880人,发现阳性60人,确诊
10人, 检查羊808只,对查出的51只病畜全部宰杀,进行高温处理。1975年,在晒
字公社6个村庄进行布氏杆菌病疫情考核和病人随访复查工作, 共做皮内变态反应
试验3165人,发现阳性67人,确诊2人,治愈7人(包括原有病人)。1977年,分别
在界石、 黄岚6个大队及食品站、兽医站做皮试1972人,发现阳性10人;在县副食
品站等4个单位进行线索调查21人,发现阳性7人,全部治疗。此后,未发现新患者。
疟疾 该病在境内发病很久。1946年,昆嵛县疟疾大流行,每村发病达20~30
例。县组织医疗队下乡治疗,将大量特效药奎宁廉价卖给群众,经两个月防治,得
到控制。 1948年9月,林村区院东村疟疾暴发流行。东海卫生科即组织医疗队赴现
场抢救, 用疟涤平等药物治疗,6天后终止流行。1958~1959年,连续对疟疾进行
普查治疗, 累计检查114万人。尔后,每年3~6月,对上年病人进行服药,作抗复
发治疗,严格控制来往高疟区流动人口,并做好预防性治疗;对现症病人,周围50
米内, 开展药物灭蚊。1972年,全县疟疾大流行,发病670例。1973年,县内设13
个疟原虫镜检站,对“四热”病人进行镜检登记。1983年,全县发病18例。1985年,
已达到或超过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指标。 1989年,省政府授予文登市“基
本消灭疟疾先进集体”称号。
回归热 建国前发病率较高。建国后,主要采取灭虱和对病人进行隔离防治的
方法, 效果显著。发病人数由1949年3455人,降到1955年5人。1956年起,该病在
境内绝迹。
传染性肝炎 50年代前后,境内传染性肝炎发病率较低。1959年,疫情报告仅
3例。1965年以后,县防疫站将肝炎防治工作列为传染病管理范围,进行重点防治。
1981年,全县肝炎发病人数上升到1022例。1984年,对农村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携带情况进行调查,携带率在9%左右。后各医疗单位对肝炎流行村和重点人群,采
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措施,开展肝炎病人住院或家庭病床隔离治疗。对
饮水与粪便消毒,灭蝇,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医疗单位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等
用后双消毒,个别密切接触对象还开展丙种球蛋白预防。这些措施对控制肝炎的流
行起到一定作用。1986年以后,重点进行肝炎疫点消毒处理,乙肝疫苗接种和献血
员管理,较好地控制了肝炎的爆发流行。
伤寒、副伤寒 属急性肠道传染病。建国前,境内就有伤寒病发生和流行。建
国后,各级政府发动群众大搞环境卫生、消除垃圾、消灭蚊蝇孳生地,对发病村的
水井进行消毒,将病人粪便消毒后深埋,对病人隔离治疗,加强传染源管理等。到
1957年,未再出现暴发流行。1959年,实施伤寒三联疫苗预防接种工作。1982年后,
伤寒、副伤寒在境内未再发现。
钩虫病 俗称黄病。建国前后流行猖獗,严重影响生产。1958年,卫生部门通
过试点调查, 发现钩虫感染率占总人口的30%以上,发病率占总人口的4%以上。同
年10月, 县成立钩虫病防治指挥部,设32个突击队、86个突击组,20天共确诊2.3
万人, 除有禁忌病须缓治的1429人外,余者2.2万人全部治疗。为根除钩虫病传染
源, 1959年开始改造农村厕所、水井,统一管理人粪尿,使钩虫感染率由30%下降
到22.7%。以后,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发展,饮食卫生条件改善,厕所改良,“
土保氮”无害化处理粪便,钩虫病患者逐年减少。1970~1990年,此病很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