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民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4&rec=669&run=13

普通农民教育
1930年, 文登县政府责令各学区校款充裕的小学,各附设民众学校1处,由民
众教育馆派员监察指导。 在县城民众教育馆内设1处民众学校,由馆内职员轮流业
余教课。1931年末统计,全县共有民众学校64处,平均每校学生40人左右。课程有“
党义”、珠算、民众千字课本等。1930年,文登县政府制订《公民识字运动大纲》,
共5章50多条, 印发全县、规定民众识字运动的原则和组织细则,因推广不力,多
数规定未能实施。
1940年起,文登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根据地内利用农闲时间,发动民众团体办冬
学和识字班, 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抗日宣传工作。每年冬季学习约1个半月,参
加者主要是青年农民。1944年秋,全境解放后,条件好转,办冬学成为一种运动。
一般在秋收后开支,春节前后结束。1948年后,有条件的村庄开始把冬学改为常年
夜校, 县教育部门有计划地为民校培训兼职教师。1949年统计,昆嵛县555个村开
办冬学,学员男班631个,31875人;女班497个,24967人;民校教师1991人。另有
参加分散学习组织的学员8829人。文登县情况也大致相同。冬学、民校的学习内容
密切结合时局和任务需要,包括生产救灾等中心工作。文化学习以讲授《农民文化
课本》为主,注重教学农业生产知识。政治学习主要内容为《大众报》、《胶东日
报》的有关文章。一般每年冬天每人识字100~140个,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郑
重举行典礼,评选模范民师和学员。
建国后,冬学和民校经过整顿,日趋正规。学校均有较严格的学习和考试制度。
四年级毕业时,以乡为单位,由区统一命题,集中考试,成绩及格者,发给初级小
学毕业证书。
1956年,县政府颁布《扫除文盲考试办法》,规定扫盲毕业标准为:能识1500
个汉字,能阅读识字课本最后一册的课文和《莱阳大众》报上四五百字的通俗短文,
能写二三百字的短文,错别字不超过5%。1957年统计,全县14~40周岁的农民中有
文盲92400人。 1958年掀起扫盲高潮,以小学教师为骨干,组织民校教师和小学高
年级学生,划片包干,分工负责。经过3年努力,到1960年,有80%以上的人摘掉文
盲帽子。
1964年,为适应农业发展需要,县人委决定在农民群众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为社队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各公社于冬春之际,兴办业余农业技术学校,并根据生
产需要组成农、林、牧、会计、家禽饲养以及妇幼保健等专业小组。业余农技学校
灯油费从公益金中开支,师资“就地取材,能者为师”,以本社队技术员、回乡的农
校、林校学生及有经验老农为主。1963年,文教局分两期培训业余农技学校的教师
595人。 1964年底统计, 全县有业余农技学校672所, 占全县大队数的80%,入学
50352人。各公社共培训业余农技学校教师1850人。是年3月,文登县政府表彰高村
镇西滕圈大队坚持办夜校25年。
1967~1975年,农村业余教育一度停顿。1975年春统计,全县农村青壮年文盲、
半文盲达6万多人, 占全县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1975年11月,县委部署开展农村
业余教育工作。11月底,23处人民公社均配备1名专职业余教育干部,在农村991处
政治夜校中普遍建立扫盲班。全县69000多人参加学习,自编教材130多种。有条件
的大队还办起业余中学班485个,专业班215个,共6400人入学,形成农村业余学习
高潮。 1976年统计,全县在青壮年农民中扫除文盲1万多人,非文盲率达99.19%,
成为无盲县。1980年12月,贯彻《全国农民教育座谈会议纪要》精神,强调农民教
育要密切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继续扫除文盲,广泛开展农业技术教育。1983年实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夜校减少,县、乡(镇)科技部门及部分专业户举
办不定期科技讲座和短期专业学习班,如果树修剪、作物栽培、养蘑菇、缝纫及家
电维修等。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文登市总人口716211人, 15周岁以上文盲、半文盲
98372人;青壮年总数385780人,其中文盲687人(男233人,女454人),占青壮年
0.18%。 文登市分工妇联为主做好扫盲的组织管理工作,由教育局职教科负责业务
工作,统一使用山东省成人教育科编印的识字课本,具体安排小学师生包教到人。
计划1991年底扫除文盲。
农业专业技术和管理教育
1981年7月, 农业局创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文登县分校。1990年11月,改名山
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文登市分校。 分校学制3年,招收初中以上程度的农民和乡
镇干部入学。教学形式主要是通过收听电台广播、看录像、接收卫星电视等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自学和教师面授的方法,系统地传播讲授农业专业知识。学员不脱产,
学完所规定的课程经考试合格者,发给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毕业证书,国家承
认中专学历,不包分配。按有关规定享受中专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分校经费每
年2.5万元, 由市财政拨款。教材与教学计划由国家统一编印。教学单科独进,平
均每3个月学完1门功课。分校本部设备有教室3处,课桌凳120套,双卡收录机5台,
电视、录像设备各1套,大型显微镜1台。
1981年秋,始收第一级农学专业学员250人,1985年毕业118人。1984年春,招
收第二级农学专业学生450人。 1985年后,又相继设立畜牧、农经、果树、林业、
乡镇企业管理、淡水养鱼等专业。从1990年起招收大专班两个,包括工业企业管理
专业、农学种植专业,共38人。至1990年底,共招生1603人,毕业624人(中专班)。
教职员10人,其中讲师、农艺师4人。在校大专班2个,中专班8个,共计541人。分
工业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学种植、畜牧、淡水养鱼、农产品储藏加工、果
树、财会等8个专业。办学10年,共培养中专毕业生624人。1988年,分校被山东省
农广校领导小组授予“学用结合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