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初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4&rec=657&run=13

公立小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按清政府“诏谕”,文登县将文山书院改为县官学。
这是境内最早的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县官学改称县立高等小学堂。根据“
癸卯学制”规定, 以高小毕业生为秀才。宣统二年(1910年),山东省提学使饬令
各地私塾一律改为学堂,年底统计,文登县有官办高等小学1处,初等小学10余处。
1912年, 全县小学达200余处。翌年,大水泊启民小学建立,学生来自文荣威三县
区,是县东境影响较大的学校。
1915年,城关又开办6处初级小学,河南村毕进序任6校总董。1917年统计,全
县高等小学1处,两等小学(包括高等和初等小学的学校)10处,女子学校1处,国
民学校(初级小学)197处;尚有私塾173处。全县教师824人,学龄儿童47855人,
入学儿童8274人,入学率为17.3%。时,文登县共1049个村,设立学区207个,每个
学区平均5个村设1所小学。
1928年后,文登县在望浆寺、汪疃集、友山庵、院东寺、汤村店分别设第一至
第六高等小学。后来又在花石山(侯家南2公里)设第七高等小学。1930年5月,宣
传推行义务教育。 规定满30户之村庄须设立初小1所,满百户以上之村庄,学生须
有两个班以上, 凡村中公产公款, 一律拨作教育基金。1932年,全县小学发展到
507处。其中县立高等小学7处,初等小学5处;区立高等小学13处,初等小学221处;
村立高等小学2处,初等小学259处。全县入学率为31.9%,当年毕业生849人,其中
高小毕业生207人。1933年末,全县9个学区,共有完全小学23处,初级小学530处。
以全县1100个村统计, 平均每2村有学校1处;入学儿童共19943人,占学龄儿童总
数36%。 除县立高等小学以外,区立高等小学著名的有高村集仰寿小学、大水泊启
民小学以及佛现庵(今莲花城村西)、白佛寺(今张家产中学处),林村集、晒字、
文登营金龙山、   (正文第704页)集、长山和蔡官屯(现属荣成市)等高等小
学。1937年,文登分5个学区,有中心小学10处,完全小学25处,初级小学548处,
入学儿童达2万人以上。 1938年,由于日军的侵扰,学校大部分停办,少部分坚持
下来的处于无政府状态,自请教师,借用课本,有的竟恢复私塾。
30年代的启民(王翼之等)、草场庵(江先政等)、鞠北庄(曹云章等)、沟
于家(王台等)、文登营(张玉华等)、汤村店(潘复生等)多处小学,都是中共
党员早期的秘密活动点。
1940年2月, 日军占领文城及城郊。抗日民主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在根据地内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将全县划为12个区,每区派民教助理员1人;区下设若干乡,
每乡为1个学区,设中心小学1处,中心小学校长负责领导该乡小学的工作。1941年
6月统计,全县共有61个学区,设中心小学58处(其他3个学区包括文城在内是敌占
区,不能设中心小学)。全县共有高级班121个,初级班804个,入学儿童53455人,
占学龄儿童的74.5%。因日伪军侵扰,学生无固定教室,课本很少,学习条件很差。
1942年统计, 文登(东)县有中心完小44处,完全小学33处,初级小学333处,高
年级学生1953人,初年级学生28402人。
在敌占区,日伪政权将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改称“文登县立模范小学”,并在文
城及文烟公路沿线和据点附近的村子如大水泊、高村、登登口、汪疃、黄岚、文登
营等地设立中心小学和“模范小学”。1943年统计,在伪教育科备案的中心小学6处,
学生36个班1538人,教师47人;普通小学38处,学生56个班,2164人,教师59人。
1944年8月, 文城解放。县政府调整学校布局,在城郊村设立小学。1946年,
按现境域计算在校学生30283人,占学龄儿童43198人的70.1%。1947年9月,因饥荒,
小学停办。 1948年下半年青州会议之后,小学相继复课。至1949年7月统计,文登
县有完小32处,初小350处,学龄儿童入学率48%。昆嵛县有完小37处,初小282处,
学龄儿童入学率为52%。
1953年, 文登专区烈士子弟小学由牟平迁文山,1955年3月撤销。1955年末,
文登县小学777处,在校学生达70600人。1956年,文、昆两县合并之后,有完全小
学220处,初级小学602处。1960年下半年,大办农业,全县小学下放15周岁以上学
生5559人务农。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完全小学减少3
处,初小减少117处,小学教师精减下放447人。为渡饥荒,小学五、六年级从3月6
日起, 实行半日制或间日制,并延长农忙假时间。1963年9月,全县小学贯彻执行
国务院《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 即小学40条,小学教育逐步恢复。
1964年秋,各公社办起一批工读小学。其中晒字、葛家两处公社共办工读小学36处,
47个班, 学生1849人。1964年,全县普及了小学教育,村村设小学。1966年“文化
大革命”开始,秋假后小学相继停课,至1967年冬复课。1968年12月7日,全县公办
小学全部下放到大队办, 小学教育处于停滞状态。1969年,联办中学兴起,实行7
年制,很多小学增设初中班(俗称小学戴帽)。1984年11月,山东省普及初等教育
检查验收团来文登县检查验收。 检查结果,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等教育普
及率达100%,山东省政府颁发了“文登县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
1990年底统计,文登市有完全小学150处,初小313处,共有教学班2089个。
表19~1 部分年份文登市(县)小学概况
┏━━━┯━━━━━━┯━━━━━━┯━━━━━┯━━━━━━┯━━━━━━┯━━━━━━━━━┓
┃ 年度 │ 学校处数 │ 学龄儿童 │ 入学率% │ 在校学生数 │ 毕业生数 │小学在校生占全市(┃
┃ │ │ 入学数 │ │ │ │县)人口比‰ ┃
┠───┼──────┼──────┼─────┼──────┼──────┼─────────┨
┃ 1936 │ 348 │ -- │ -- │ 26200 │ 4000 │ 57.2 ┃
┃ 1949 │ 708 │ 8000 │ -- │ 47500 │ 8000 │ 90.4 ┃
┃ 1952 │ 777 │ 26000 │ -- │ 70600 │ 10000 │ 128.9 ┃
┃ 1957 │ 750 │ 13000 │ -- │ 86700 │ 6700 │ 141.9 ┃
┃ 1962 │ 854 │ 65585 │ 69.4 │ 89400 │ 8800 │ 146.2 ┃
┃ 1965 │ 1035 │ 106986 │ 88.7 │ 129200 │ 10200 │ 200.8 ┃
┃ 1970 │ 927 │ 85189 │ 86.8 │ 123400 │ 22800 │ 181.6 ┃
┃ 1975 │ 932 │ 66435 │ 99.1 │ 100190 │ 21421 │ 145.2 ┃
┃ 1978 │ 782 │ 56144 │ 98.0 │ 81363 │ 17893 │ 120.3 ┃
┃ 1980 │ 701 │ 56603 │ 99.4 │ 74002 │ 11061 │ 109.1 ┃
┃ 1985 │ 618 │ 39817 │ 99.4 │ 64226 │ 12948 │ 91.5 ┃
┃ 1990 │ 463 │ 52273 │ 99.6 │ 61053 │ 10749 │ 84.3 ┃
┗━━━┷━━━━━━┷━━━━━━┷━━━━━┷━━━━━━┷━━━━━━┷━━━━━━━━━┛
注:1952年以前数是根据现境域推算的。
私立小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佃里村(今属黄岚乡)秀才曲前溪与其弟曲南溪
创办佃溪两等小学, 是文登乡村最早的学堂,以村南牧牛山200亩公田为学田。高
级部1个班40人, 初级部两个班80余人。学生来自附近各村及威海、廒上、海庄、
院下等地。曲前溪任堂长(校长),教师6人,其中4人是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时,
曲前溪和教师林筱斋殉难, 佃溪小学被封建势力捣毁。 民国建立后,学校恢复,
1926年停办。
宣统元年(1909年) ,丛芝圃在文城北宫、赵泮馨在城南门里各办1处小学。
不久,两处小学合并,有学生80多人,由丛哲亭任校长。辛亥革命时,学校停办。
宣统二年(1910年),崮头集同盟会员丛玳珠与其弟丛珉珠、族弟丛玢珠办起
1所小学,学生30余人,“乡人共笑为破天荒”。辛亥年,文登举义,丛氏兄弟殉难,
崮头小学被焚毁,学童被囚禁。
1915年7月, 英国基督教兄弟会在文城东关石马街福音堂创办崇真女子初级小
学,常年经费160元,由教会捐助。学生40人。1934年停办。
1922年2月,英国传教士在西石岭(今属初村镇)建初级小学1所,学生30多名。
1924年,侯家镇小洛村邵月斋办起研究学社1处,2年制,学生50余人,平均20
岁以上,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来自周围10里村庄,寄宿在农民家里,自炊自食。课
程是《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古文集注》等。上、
下各讲课1次,其余时间自习,间周作文或写诗。只办学1期。
1924年, 孙子玉在文城北宫街东端创办女子高等小学。有高小1个班,学生20
多人; 初小1个班,30多人。民国18年,女子高小与县立第一高小合并。文登县男
女合校,自此始。
1929年,万家庄梁姓地主办博爱小学,1936年停办。
1931年, 世界红 (正文第706页)字会文登分会会长于立权创办分会附设初
级小学, 专收贫民子弟。 校址在东关林宅街南。聘请丛潭珠为教师,经费由红 
(同上)字会拨给,读国家规定的课本,外加《圣经》课。1937年停办。
学制
文登小学早期为7年制, 其中高小3年, 初小4年。 学生入学年龄相差悬殊。
1928年按新学制(壬戌学制) 规定,小学修业6年,初级4年为义务教育,高级2年
(即“四·二”分段制)。秋季始业,暑期结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都沿
用“四·二”分段制。建国前改为春季始业。1953年复为秋季始业。1954年起,四年
级升五年级需经统一考试录取。1956年,取消统考,四年级通过升级考试直接升入
五年级。1967年,小学改为5年制,初小4年,高小1年。1981年7月,从一年级起,
恢复6年制。 1985年后, 又从一年级起实行5年制。此后5年制与6年制并存,直到
1991年,6年制学生全部毕业为止。
课程
清末规定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图
画等。民国初年小学课程去掉读经讲经,改为国文课;初年级增加手工、缝纫等,
高年级增设英语课。1922年,课程一律采用新学制规定的小学用书,修身改为公民
课。 1925年,山东督军张宗昌、教育厅长王寿彭命加授“四书”,读经合法化,1年
后被取消。1928年后,文登高小取消英语课,设10个科目,教学时间如下:
公民 各年级均为60课时,1928年设三民主义,1929年改为 党义,
1932年又改为公民训练。
国语 低年级330课时, 中年级360课时,高年级390课时。民国12年始,国文
课改为国语课,改文言文为语体文。
常识 包括社会、 自然, 低年级150课时,中年级180课时。高年级社会常识
180课时,自然常识150课时。
算术 一年级60课时,二年级150课时,三年级和五年级、六年级180课时,四
年级210课时,增加珠算。
工作 包括劳作、 美术。一二年级150课时,中年级劳作与美术各90课时。高
年级劳作90课时,美术60课时。
唱游 包括体育、音乐。一二年级180课时;三年级体育120课时,音乐90课时;
四年级体育150课时,音乐90课时;高年级体育180课时,音乐60课时。
抗日战争期间, 敌占区小学课程设置基本同前,但为推行奴化教育,使用“新
民课本”, 取消公民训练,增加修身课,高年级设日语课,还有军训课和精神训话
课。
根据地小学课程门类基本同抗战前,但以抗日救国为中心内容,教材由教师油
印为主。游击区的小学有两套课本,平时读八路军的抗日课本;日伪军进村时,换
上“新民课本”。
建国初, 小学一、二年级设国语、算术、唱游3门课。国语中包括常识课,并
从国语中抽出1节课练习毛笔字; 每周上课24~25课时,每课时40分钟。三、四年
级设国语、算术、常识、音乐、美术。每周从国语课中抽出2课时写日记,1课时练
习毛笔字;每周25课时,每课时45分钟。五六年级设国语、算术、政治常识、历史、
地理、自然、音乐、美术、体育。国语课包括2课时作文,1课时习字。每周29课时,
每课时45分钟。1951年,按省教育厅通知,小学高年级取消政治课。各年级每课时
均为45分钟。1952年中央颁布《小学教学计划》,将国语改为语文,美术改为图画。
1955年下半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手工劳动课。四、五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
珠算。1963年,三年级以上增加省编乡土教材,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年劳动半个
月,每周增至30课时。1964年精减课程,一至四年级课程每周减到26课时,五至六
年级减至28课时, 每日在校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在6小时以内。1966~1971年,无统
一教学计划,无统一教材,各校根据每一时期的政治形势,自行设置课程,大致有
毛主席著作课,学工、学农、学军,社会主义文化课,每周还有两课时“大批判”课。
1972年,恢复1964年的课程设置。1977年下半年,境内小学开英语课。1978年
后,小学始用全国统编教材。1981年贯彻教育部《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
正草案)》,一至五年级各增加1节思想品德课。1982年小学英语课停止。
1984~1990年,执行烟台市教育局《全日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课
程9门,时间安排如下:
思想品德 各年级每周均1课时,总计204课时。
语文 包括讲读、 作文(三年级以上)、写字。每周9~12课时,总计2108课
时。
数学 每周6~7课时,总计1326课时。
自然常识 四年级以上每周2课时,总计204课时。
地理常识 五年级每周2课时,总计68课时。
历史常识 六年级每周2课时,总计68课时。
体育 各年级每周2课时,总计408课时。
音乐 一至四年级每周2课时,五、六年级每周1课时,总计340课时。
美术 各年级每周1课时,总计204课时。
全年上课36周,复习考试4周,放寒暑假10周,集体教育活动和机动时间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