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4&rec=472&run=13

1912年1月18日夜, 同盟会会员从琯珠等驱逐清文登知县岳宝树,成立临时军
政分府,设军政总长1人,下设审判厅长、财务总长、书记长、劝业所长、总务长、
北伐队长、学生军大队长等。半月后,保清势力复辟。1912年3月,复辟势力垮台,
恢复军政分府。不久,改称民政署,设民政长1人。1913年,县民政署改称县公署,
民政长改为知事。 辅助县知事的有刑名、钱谷二秘书及收发、帐房、杂务各1人。
县公署设总务、民政、财务、司法4科;原承发房改称收发房;同时设劝学、劝业、
警察、审检4所。皂、快、壮、捕4班,袭清制。下设云光、甘泉、管山、迎仙4柜。
每柜设征书长1人,征书员3人,负责征收田赋。
1928年,按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县组织法》,改县公署为县政府,县知事改
称县长。时,文登为三等县,县长配备秘书1人。县政府内设两科,各设科长1人,
科员3人,录事5人。第一科掌典守印信,总校文稿,收发文件,管理公安、自治、
教育、卫生、慈善事业等。第二科管理财政、建设、实业、会计、庶务等。司法警
察改为政务警察,负责催征赋税、传案拘捕、传达政令等。同年,将实业局改为建
设局,管理电话、道路、水利建设及工、商、农、林试验等事宜;同年设县法院,
由县长兼理检察事务。 同年6月,裁警察所设公安局,负责户口、卫生、礼俗管理
及救济、捕盗、禁赌、禁烟等。
1933年裁局设科。第一科,掌公安、卫生、自治;第二科,管地方财政征解及
会计庶务,下设金库及征收处;原财政局改为第三科,管理地方财政收支;原建设
局改为第四科,管水利、建设、农林、工商、交通、测量及度量衡检定等,增设电
话事务所、气象观察台、度量衡检定所、平民工厂;原教育局改为第五科,增设民
众教育馆、图书馆。同年,撤县法院,由县长与承审员处理司法事务。
1938年1月, 县长李毓英畏日军侵入潜逃,开明士绅赵泮馨继任县长,县政府
设4科:民政科、财政科、司法科、教育科;裁撤公安局,把全县武装改编为7个大
队,由丛镜月统领。保留金库及征收处。1940年初,日军“大扫荡“,国民党文登县
政府一度溃散,基层政权瘫痪。4月,在西于疃恢复县政府。同年6月,抗日民主政
权成立,国民党县政府仅能在母猪河以西地区施政,至1941年初解体。
1912~1923年, 文登县基层政权沿袭都、里、村、闾、邻制,都设佐治员,里
设里董,村设村长及闾、邻长。1924年,佐治员改称区董。1931年,实行区、乡、
村、闾、邻制。区设区公所,配备区长、助理员、书记各1人,区丁2人;乡(镇)
设乡(镇) 公所,配备乡(镇)长、书记、乡(镇)丁各1人。下设村长、闾长、
邻长各1人。 1936年撤区公所改设乡农学校。至1938年初,乡农学校解体,恢复区
公所。 1939年4月,全县推行保甲制。25户为1甲,设甲长1人;100户为1保,设保
长1人。1940年6月,抗日民主政府废止保甲制,恢复闾邻制。
表13~2 1912~1940年文登县主官
┏━━━━┯━━━━━━┯━━━━━┯━━━━┯━━━━━━┯━━━━━━━━━━━━━━━━━┓
┃ 上任 │ 职务 │ 姓名 │ 籍贯 │ 出身 │ 备注 ┃
┃ 时间 │ │ │ │ │ ┃
┠────┼──────┼─────┼────┼──────┼─────────────────┨
┃ 1912年 │ 军政总长 │ 从琯珠 │ 文城 │ 留日学生 │ ┃
┃ 1912年 │ 代民政长 │ 赵泮馨 │ 文城 │ 季才 │ ┃
┃ 1912年 │ 民政长 │ 于式文 │ … │ 连长 │ ┃
┃ 1912年 │ 民政长 │ 安仁 │ 莱阳 │ 军人 │ ┃
┃ 1914年 │ 知事 │ 丁双 │ 河南 │ 军人 │ ┃
┃ 1917年 │ 知事 │ 刘正宜 │ … │ … │ ┃
┃ 1917年 │ 知事 │ 胡守训 │ 长沙 │ 秀才 │ ┃
┃ 1920年 │ 知事 │ 董  │ … │ 拔贡 │ ┃
┃ 1922年 │ 知事 │ 李乃郁 │ 河南 │ … │ 复任 ┃
┃ 1923年 │ 知事 │ 陈俊卿 │ 蒙阴 │ … │ 因贪污撤职 ┃
┃ 1925年 │ 知事 │ 胡守训 │ 长沙 │ 秀才 │ 张宗昌派 ┃
┃ 1926年 │ 知事 │ 王佐 │ 禹城 │ 留日学生 │ 张裕公司“少爷”,到任3天离职 ┃
┃ 1927年 │ 知事 │ 朱正均 │ 山东 │ 军人 │ 钟振国派,不久逃走 ┃
┃ 1928年 │ 县长 │ 张世舫 │ 烟台 │ 商人 │ 刘珍年派 ┃
┃ 1928年 │ 县长 │ 钟君健 │ 萍乡 │ 军人 │ 刘珍年派 ┃
┃ 1928年 │ 县长 │ 张梦熊 │ 河北 │ 军人 │ 张宗昌派,当年逃走 ┃
┃ 1928年 │ 县长 │ 刘朝栋 │ 河北 │ 军人 │ 刘珍年派 ┃
┃ 1929年 │ 县长 │ 赵文翰 │ 吉林 │ 团长 │ 刘珍年派,秋逃跑 ┃
┃ 1929年 │ 县长 │ 郭培武 │ 故城 │ 军人 │ 何思源推荐,韩复榘派 ┃
┃ 1930年 │ 县长 │ 贾锡屿 │ 河间 │ 军人 │ 韩复榘派 ┃
┃ 1931年 │ 县长 │ 张里元 │ 定陶 │ 军人 │ 韩复榘派。勒索无度,草菅人命。 ┃
┃ 1933年 │ 县长 │ 李昶年 │ 高邮 │ 军人 │ 韩复榘派 ┃
┃ 1934年 │ 县长 │ 刘崇武 │ 河北 │ 军人 │ 韩复榘派 ┃
┃ 1936年 │ 县长 │ 孙宝恒 │ 河北 │ 军人 │ ┃
┃ 1936年 │ 县长 │ 李毓英 │ 甘肃 │ 军人 │ ┃
┃ 1938年 │ 县长 │ 赵泮馨 │ 文城 │ 秀才 │ ┃
┃ 1938年 │ 县长 │ 丛镜月 │ 东于疃 │ 军人 │ ┃
┃ 1940年 │ 县长 │ 丛芳山 │ 下徐村 │ 商人 │ ┃
┗━━━━┷━━━━━━┷━━━━━┷━━━━┷━━━━━━┷━━━━━━━━━━━━━━━━━┛
附一 议事会与参事会
1911年(宣统三年),文登县设立自治筹备所,成立议事会、参事会。1912年
议事会议长梁杏樵、副议长宋玉楷,议员10人。参事会会长由民政长兼任,参议员
有王子元、 邢有明等。1914年2月停办自治,两会解体。1924年,自治活动复兴。
1925年12月奉令恢复议事会和参事会,旋被制止。
附二 伪县公署
1940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十一日) ,威海伪治安队孔宪源部配合日军川合部
队侵占文登城,驻毕庶澄邸及文登乡师旧址。立足后,即组织“宣抚班”和“新民会”
推行伪政。宣抚班是行政组织,班长陈聘卿行使伪县长职务,纠集文城附近地主豪
绅组织地方维持会,会址设在 (正文第485页)字会内。维持会为伪军筹集粮草、
物资;驱使民众拆文城旧墙、文登中学、香岩寺及民房等建筑物,为日军在文登乡
师旧址建城墙、 挖城濠、筑碉堡,建立统治中心。4月底,日军撤销宣抚班和维持
会,成立伪文登县公署,张炎任伪知事,下设5科、1处、1室,每科设科长1人,科
员4~5人。
秘书科:负责往来文书,有时代伪知事审理案件,兼作行政事务。
财政科:负责财政收支,发放薪金。
民政科:负责破坏各界人民抗战事宜。
建设科:负责拉丁捉工修炮楼、碉堡。
教育科: 负责在文登城附近办“模范小学”,要学生读日语、尊孔读经,宣扬“
王道乐土”,进行奴化教育。
征收处:专管征收粮银。由财政科长兼任征收主任,下设征收员6~8人。
宣传班:宣传反共和“中日亲善”思想,配合日伪军下乡“扫荡”。
新民会系日军特务组织,共20余人,由伪县知事兼任会长,日本人任治长。会
址设在城内旧商会楼。内设厚生科、经济科、民运科、宣传科、庶务科。日本人田
中任庶务科长。
1940年10月,烟台伪特别队队长徐瑞卿率部来文登驻防,12月接任伪知事,因“
剿共”不力,又滥发纸币以充军饷,被商会告发,于1942年7月调任伪山东省政府参
议。
1942年7月, 伪文登县公署迁至城内旧县衙,改称文登县政府。日军翻译纪鸿
修任伪县长。纪上任,即建立“模范”行政县,积极配合日军大“扫荡”。1943年7月,
日军翻译李国田任伪县长。
1940年初,伪政权借日军“大扫荡”、国民党文登县地方武装溃散之机,在全县
各区建立伪政权。各区公所设区长1人,会计1人,区丁二三十人,为日伪军征粮抓
夫,镇压抗日军民。日军还在侵占区实行保甲制。每5户编为1甲、设甲长1人;每5
甲为1保,设保长1人;每5保组成一联保,设联保主任1人。甲长成份比较复杂,保
长和联保主任大多由地主富农担任。1940年6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控制全县60%
的村庄;国民党文登县地方武装控制以昆嵛山为中心的母猪河以西地区。日伪政权
只能控制文城附近及通威海、石岛等交通沿线。一、二、三、四伪区公所皆缩居文
城内,伪五区公所驻斥山。1942年冬,日伪军“大扫荡”,沿交通要道增设据点,在
短时间内扩大了控制区。1943年以后,日伪政权仅能控制威文公路沿线及文城周围
地区: 东到凉水湾,南至三里庙,北到小河村,西到七里汤。1944年8月30日,文
城解放,日伪军逃往威海,日伪政权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