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作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4&rec=195&run=13

主要病虫害
境内危害重、分布广的农作物病虫害有40余种。小麦锈病,50年代以前杆锈病
严重,60年代以后,条锈、特别是叶锈为常发性病害,常年发病面积占麦田面积的
半数左右。小麦白粉病,60年代以后日趋严重,1985年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42.1%。
小麦黑穗病,30年代即为主要病害,50年代得到控制;1974年,随墨西哥小麦品种
的引进, 再次传 入蔓延,1985年后基本控制。小麦黄矮丛矮病,70年代末,逐渐
严重。小麦蚜虫,70年代以后日趋严重,最重年份麦田普遍发生。小麦红蜘蛛,自
60年代起,逐渐加重。1970~1990年,大发生9次。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自60年代
中期日趋严重,80年代,随着选用抗病品种,病情明显减轻,年发病8~17万亩。玉
米茎腐病, 70年代初始发生,1983年发病率为5~14%。玉米纹枯病,近年有加重趋
势。玉米螟为常发性虫害,一年发生二代,个别年份发生三代。最严重的1978年,
全县30万亩玉米普遍发生, 虫株率一代为85.7%,二代90%,三代64.8%。地老虎,
土名截虫,是农作物的主要地下害虫。70年代套种玉米后,为害加重。1977年发虫
面积25.8万亩,每平方米有虫5~10头,部分地块只得毁种。粘虫,主要危害禾本科
植物, 以一代和三代为害最重。1949~1990年,共有14个年份大发生。1965年境内
15.17万亩作物受三代粘虫为害,686亩作物绝产。地瓜黑斑病,1950年从即墨引进
胜利百号瓜苗传入,蔓延成主要病害。1962年,34.4万亩地瓜有33万亩发病,死苗
率为10~15%, 当年减产鲜瓜2550万公斤。1957~1962年,因黑斑病而腐烂的鲜瓜年
均1562万公斤。1961~1965年,因误吃带黑斑病菌的鲜瓜或瓜干,毒死耕牛646头;
60年代末期基本控制流行,80年代又呈回升趋势。花生叶斑病,为常发性病害,尤
以褐斑为主。花生根结线虫病,为常发性、毁灭性病害。1957年,发病23万亩,占
播种面积的70%。80年代初,年发生面积5~7万亩。1985年后,基本控制。花生茎腐
病, 俗称倒秧病,为局部发生的毁灭性病害,70年代以后加重。1974年,全县380
个大队19933亩花生发病。1983年调查,发病田块发病率为11.8%~40%。蛴螬,危害
多种作物,尤以花生受害为重。
病虫害测报
1953年,设农民测报员10余名,定期进行田间调查,及时将玉米螟、小麦锈病、
稻包虫等发生情报,向县农业技术指导站病虫组报告,使病虫害防治由被动转为主
动。 1956年7月,莱阳地区植保站在泊岳家农场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在
泊岳家、 草庙子和泽头设立3处测报点,利用糖醋诱蛾器、谷草把等,开展土法测
报。1959年4月,县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正式成立,在县城大众村设4台铁筒诱
杀器,在高村、宋村、葛家、汪疃4处公社设测报点、255个大队设情报点、1198个
生产队设情报员, 形成县、社、队三级测报体系。同年4月29日,发出第一期《小
麦红蜘蛛情报》。此后,根据测报需要,网点布局多次调整,测报工具更新,测报
水平提高。测报对象60年代增加粘虫等,70年代增加小麦白粉病、花生蚜虫、小麦
蚜虫、小麦红蜘蛛、小地老虎等,同时取消稻包虫。80年代增加棉铃虫、花生叶斑
病、蛴螬、农田害鼠和虫害天敌瓢虫、食蚜蝇、蚜茧峰、赤眼蜂等。1990年,市设
测报站1处,基层测报点5处。主要测报工具有黑光灯、诱蛾器、PC1500型电子计算
机等。采用诱集、田间调查、指标预测、生物预测、物候预测、发育进度预测、综
合分析等手段。长期准确率为90%,中期准确率为95%,短期准确率达98%。
病虫害防治
除了冬耕深翻,选用抗病无病品种,轮作换茬,提高作物自身抗病力,作物秸
杆还田,进行发酵腐熟等方法外,常用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
农药防治 建国后,施用各种化学农药直接或间接杀虫灭菌,是农业病虫害防
治的主要手段。50年代,防治虫害以有机氯类杀虫剂为主,如六六六、滴滴涕等;
防治病虫害以赛力散、 西力生、代森锌等杀菌剂为主。60~70年代,防治虫害以有
机磷类杀虫剂为主,如敌百虫、敌敌畏、1605、1059、乐果、马拉松等;防治病害
以敌锈钠、退菌特等杀菌剂为主。这时期,化学农药有滥用现象,在灭病杀虫的同
时,也杀灭了大量害虫天敌,有损生态平衡,病虫害抗药性也明显增强。80年代以
后,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虫害以溴氰、氯氰、氟氰等菊酯类农
药为主,防治病害以粉锈宁、多菌灵、双效灵、百菌清、福美砷、三唑醇等农药为
主。
生物防治 70年代起,始用人工繁殖害虫天敌和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等方法,防
治虫害。1975年,首次在13处公社62个大队放赤眼蜂防治一、二代玉米螟8000余亩,
亩放量3~5万头,放蜂田虫株率为10~30%,不放蜂田虫株率达30~60%。1976年,“以
虫治虫”全面展开,全县共制蜂卡9万余张,繁殖赤眼峰50多亿头,除县内投放14万
亩外,还为烟台地区提供3万余亩蜂源。经普查,防治效果比投放毒沙提高30%以上。
1977年,施放赤眼蜂面积达25.4万亩。1978年后,生物防治的重点,转向保护利用
自然天敌,控制农作物虫害,查虫害数量、查天敌数量和定防治指标,定防治时间、
定施药量。凡天敌能够控制虫害的田块,或虫害数量达不到防治指标的田块,不使
用化学农药防治;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地块,尽量避开天敌盛发期,并控制药种
药量, 一般不使用剧毒农药。 1977~1985年, 全县利用天敌控制小麦蚜虫面积
248.64万亩, 占发虫面积50.5%,节省农药4972.8吨、资金119.35万元、工日42.4
万个。1986年后,农作物害虫天敌控制面积逐年扩大,二、三代玉米螟除部分地块
挑治外,全靠天敌控制。
田间灭草
境内已鉴定命名的农田杂草有32科104种。 60年代前,局部草荒几乎年年有,
严重的地块竟至绝产。进入70年代,仅有个别田块出现草荒。
传统的灭草方法是结合田间管理锄除杂草,阴雨季节多用人工拔除。1979年,
开始药物灭草试验。1982年,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化学灭草药剂有乙草胺、阿特拉
津、杜尔、拉索、2.4D丁脂、绿麦隆、西玛津、西草净、草甘磷、除草剂一号等。
1990年,全市农田化学除草总面积60多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