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机械化水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4&rec=181&run=13

建国初期至60年代末,实行机械作业的重点是耕耙和脱粒,其次是农副产品加
工、农田排灌和农田搬运等。1970年,全县机耕6.5万亩、机耙2.7万亩,分别占耕
地面积5.6%和2.3%;机播面积仅200亩。
70年代,耕、耙、播、收、运、脱、排灌、病虫害防治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基
本上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程度最高。1980年,全县机耕99
万亩、 机耙75.5万亩,分别占耕地的89.6%和68.4%。小麦机播面积27.81万亩、机
收17.45万亩,分别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0.4%和31.6%;机械搬运达到80%以上;脱粒
全部实现机械化。
1982~1985年, 在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划分地块过于零
散,种植制度不统一,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1985年与1980年相比,机耕面积下降
9.2%;小麦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下降19.2%和10.5%。1986年后,调整地块,实行适
度规模经营和推行区域种植,机械化作业水平逐年回升,并向联合复式作业方向发
展。 1990年,全市机耕和机耙达到89.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2.1%;小麦机播面
积42.6万亩, 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3.4%,机械收割面积15.3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
的20.4%。邹家床村由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高,全村630亩耕地,只有54名劳动力
承包经营, 仅占劳动力的12.9%。平均每个劳动力经营11.7亩,高出全市人均承包
耕地数量1倍。87.1%的劳力转向工副业。
表6~8 部分年份文登市(县)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 单位:万亩
┏━━━┯━━━━━━━━┯━━━━━━━━┯━━━━━━━━━━━━━━━━━┯━━━━━━━━┓
┃ │ 机耕 │ 机耙 │ 机播 │ 机收小麦 ┃
┠───┼────┬───┼────┬───┼────┬───┬────────┼───┬────┨
┃ 年份 │ 面积 │占耕地│ 面积 │占耕地│ 面积 │占农作│ 其中:小麦 │ 面积 │占小麦播┃
┃ │ │(%) │ │(%) │ │物总面├───┬────┤ │种面积(┃
┃ │ │ │ │ │ │积(% │ 面积 │占播种面│ │%) ┃
┃ │ │ │ │ │ │) │ │积(%) │ │ ┃
┠───┼────┼───┼────┼───┼────┼───┼───┼────┼───┼────┨
┃ 1954 │ 0.26 │ 0.19 │ 0.24 │ 0.17 │ 0.04 │ 0.02 │ 0.04 │ 0.11 │ -- │ -- ┃
┃ 1957 │ 7.06 │ 5.13 │ 5.47 │ 3.98 │ 0.35 │ 0.19 │ 0.35 │ 0.86 │ -- │ -- ┃
┃ 1962 │ 2.90 │ 2.42 │ 3.17 │ 2.65 │ 0.97 │ 0.59 │ 0.97 │ 2.37 │ -- │ -- ┃
┃ 1965 │ 9.01 │ 7.43 │ 3.20 │ 2.64 │ 0.12 │ 0.07 │ 0.12 │ 0.28 │ -- │ -- ┃
┃ 1970 │ 6.54 │ 5.59 │ 2.70 │ 2.31 │ 0.02 │ 0.01 │ 0.02 │ 0.04 │ -- │ -- ┃
┃ 1975 │ 38.46 │34.37 │ 15.23 │13.61 │ 1.04 │ 0.64 │ 1.04 │ 1.94 │ 0.10 │ 0.19 ┃
┃ 1978 │ 80.56 │72.58 │ 58.60 │52.79 │ 46.20 │28.40 │29.96 │ 52.37 │ 1.50 │ 2.62 ┃
┃ 1980 │ 99.00 │89.63 │ 75.47 │68.33 │ 58.57 │37.55 │27.81 │ 50.41 │17.45 │ 31.63 ┃
┃ 1985 │ 88.02 │80.41 │ 88.02 │80.41 │ 18.58 │11.22 │18.58 │ 31.27 │12.53 │ 21.09 ┃
┃ 1990 │ 89.23 │92.10 │ 89.23 │92.10 │ 42.57 │15.39 │42.57 │ 53.40 │15.33 │ 20.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