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9&run=13

明清时代的卫城 1403年(明永乐元年),魏国公徐辉祖征调文登县、宁海州
“军三民七”数万人筑威海卫城,城垣南北长870米,东西平均宽度632米,占地55
公顷。卫城布局,明代以东西、南北两条主要街道划为四个坊隅。威海卫指挥使司
衙门、威海卫学和主要庙宇,均集中于东北隅;生活居住区多集中于东南隅和西南
隅;集市则设于“十字街口”附近地段。清代裁卫之后,卫城仅为一普通居民点。
英国强租期间的商埠 1902年,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开始兴建“爱德华商埠区”。后
逐渐向外展延,形成南起芦石台(今威海发电厂处),东至黄泥沟,沿威海湾海岸
线走向, 呈一带状的商埠区,占地约125.6公顷,居民约20,000人。商埠布局,行
政机构集中建于北端(今海港路)两侧,以鲸园为中心;生活区主要布置在戚谷疃、
东仓村一带;东山以东为别墅区,芦石台、鲸园等地为宗教活动区。卫城以内,仍
归中国管辖。
沦陷前后的市区 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对原有市区沿两个方向进行开拓:
一是从北门外,向北到坞口河;二是从东门外,沿中山路两侧向南延伸至芦石台。
市区建成区占地211.6公顷(2.12平方公里,含卫城) ,居住人口约20,000人。城市
功能分区,后营区(自东码头至坞口花园)为官署办公区,威海卫管理公署、公安局、
法院、英国领事馆等均集中于该区;城东南区(自东门外至北竹岛)为主要工业区,
中威橡皮工厂等设置在这里;城内区(卫城以内)为主要居民区,北门外、鲸园、
戚谷疃亦为居住小区;城北区(自坞口花园至北城根)为宗教活动区,天主教堂、
圣母院、方济医院以及海星、明星等教会学校均设于该区;东山区(自东码头至东
山)为别墅区,多为外国人所占据;商业服务业多分布于中山路两侧和城内四街,
以坞口花园附近最为繁华。1938年威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市区毫无拓展,到处
是一片萧条景象。
建国后的轻工业城市 建国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威海城市建设有所发展。
1958年以后,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威海市初步形成为社会主义的轻工业城市。
1978年以后,加强城市建设规划,1982年,市区建成区5.2平方公里。居住人口47,
600人。
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威海市人民政府和威海市政协委员会,位
于新威路中段东西两侧,其它市直机关多集中于和平路南侧和东城路两侧。市内工
业区,辟有西工业区、西北工业区、城南河工业区,城区之南沿海岸线辟有南工业
区,造纸、毛纺、轮胎等有污染的企业多集中在这里。商业服务业,主要设置于东
门外和新威路两侧,以东门外为商业服务中心。生活区,除原有的卫城、鲸园、戚
谷疃等小区外,新辟北门外、塔山、杏花村等生活小区。在城市中心地带,建有影
院、剧院、书店、旱冰场、体育场等文化娱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