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威海卫纪念塔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644&run=13

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一日 徐祖善

威海僻处海滨, 界文登北鄙。 其经度为一百二十二度东十分,纬度为三十度
(原文如此,实为三十七度一—编者注)北三十分。古称天末荒徼,自明设卫驻兵,
始为海防重地。清季创办海军,威海与旅大同为北洋海军根据地,管钥渤海,屏障
燕都,益为世所重视。甲午战败,俄租旅大,法租广州湾,英人藉口均势,于民国
纪元前十三年七月一日,即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租借威海全湾十英里以内之
地及湾内各岛;并规定于必要时,可利用威海及后山一千五百方英里为军事上之设
备。民国八年,巴黎会议,我国山东问题交涉失败,威海收回几成绝望。十年,华
府会议,英代表斐尔福倡言,有条件之交还。十一年,梁如浩督办与英方签订草约,
遭全国反对。搁至十三年,改由外交总长顾维钧重行修订,约未签,而政局忽变。
始于十九年四月十八日,经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与英使兰普森几费周折,正式
签定《收回威海卫专药》二十条、《协定》六条,并附件等。同年六月,祖善奉命
筹办接收;七月,与英驻威长官庄士墩商定接收细目;九月二十六日,专约等条均
经立法院批准;遂于十月一日,会同外交部次长王家桢莅威分别接管,连同旧日之
威海卫城划归治理,完成一威海卫行政区。是为威海租借交收之大概情形。总计前
后租期三十二年有二月。祖善自参与巴黎和会以迄筹收接管,亦十有余年矣。抚今
追昔,感慨系之,爰建塔上座,永作纪念。塔高凡三十二尺,藉以纪念过去三十二
年之痛史。其形三角,一则永纪中英亲善,更望两国间将其他一切不平等约件,均
如威海卫之早日解决;二是遵奉三民主义,内而修明市政,表现我国人自治之能力,
外而继续努力收回旅大,以慰先总理在天之灵;其一面则以祖善夙隶海军,回忆甲
午诸先烈成仁之痛,今何幸得睹我海军司令沈鸿烈督率军舰陆战队重来收回我昔日
之海军根据地,光我国土,固我海防。国家前途,实深利赖,用述颠末昭示来兹。
是役也,外交部帮办朱世全、吴天放,科长邝(光林)、刘元林、葛祖 (773页)、
方祖宝,筹办处秘书贺善余,处员劳维秀、丁延龄、贺书绅,东北海军海琛舰长方
念祖, 镇海舰长刘田甫,陆战队大队长李润青,管理公署科长贺 (773页)庆,
秘书杨景焕,主任黄海泉、吴咏湘、陈抱深、沈溪桥、钱乐尧,公安局暂代局长程
立,区长王耀东、罗熙安、丛树梅,课长曹康圻、徐云、王缙,督察吕焕光、吴采
衡,医院院长把大旨,地方绅耆李振铎、戚承之、戚志孝、孙学思、丛寿仁、刘德
澄等,其功均未可没,例得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