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会闻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622&run=13

王 悦(1456—1510) 字恭轩,威海卫指挥舍人。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
赴京游太学,不久返居乡里,致力于读书写作。他热爱乡土,悉心调查民俗,收集
佚文传说,首纂《威海卫志》一编,惜失于战乱。他以威海地域的山海奇貌胜景,
仿《京都赋》创作《威海赋》,对威海倍加赞美。1488年明廷有修卫志之命,巡察
海道副使赵鹤龄来威海,取阅卫志和诗文旧著,赞赏《威海赋》铺陈巧妙,气势磅
礴,足以了解一卫之风物,堪称杰作,令载入志书。《威海赋》遂流传于世。弘治
年间,他由岁贡生任京畿县丞。因为人疏放,不肯讨好上司,任县丞九年,辞归乡
里。1507年春夏间,历游江南、中州等地名胜,将沿途所见所感,赋词作记,整理
编辑成《南游录》三集。他在后记中写道:“我与江湖似有缘,漫游何幸一周旋。
道途来往七千里,诗句吟哦二百篇。总把名山与胜水,都收断简共残编。奚囊倾出
聊收录,为付儿童作话传。”《南游录》编成不久病故。

毕懋第(生卒年月不详) 字衡南,岁贡生,威海城里人。1672年(清康熙十
一年),朝廷有修府卫州县志书之议,威海卫守备朱孚吉拟与宁海州合纂《宁海威
海志》。毕懋第认为,卫事合于州志之中,州、卫不好分清,且删略的也很多。他
担心威海史实湮没,遂加意收集考据,编修成《威海卫志》稿本存留。1674年,李
标新任威海卫守备,有独纂卫志之意,毕懋第将自纂稿本献出。1680年,他举贡生,
任威海卫学候选训导,以著述终其晚年。今只有《梅花赋跋》和《石门记》传世。

郭文大(1693—1757) 字尧瞻,威海城里人。自幼热爱乡土,青年时更留意
威海山川形胜和史实逸闻。1725年(清雍正三年),设想续编《威海卫志》。次年
9月,府试落榜归里,遂专心编志。1727年3月,编成《威海卫志》初稿。1735年,
以拔贡生任黄陂县丞。因无心仕进,不久即辞官归里,仍致力于修志著述。1742年,
《威海卫志》十卷纂成,原福建巡抚、同乡王士任为之作序。他还著有《东海笔谈》,
着意载录胶东地方文献资料。全书共分七卷。首卷,志上谕;一卷,记学宫位次、
祭仪;二卷,记赴新阳路途所见;三、四、五卷,时事故事随录;六卷,志登州八
属、二卫学人成进士者的姓名、科分、历官、并兼及杂事。该书编次简赅,可备地
方史志查考。

刘荆山(1860—1900) 字雪堂,威海桥头区江家口村(今荣成县)人。自幼
好练武艺,为人豪爽正直,富有爱国热情。英国强租威海卫,他气愤填膺,串联本
村武秀才江正己、北虎口村农民谢仁山和圈于家村于仁山等,共谋抗英大计,成为
威海东南乡一带抗英斗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4月6日,刘荆山组织发动了著名的碑口庙抗英集会。
在会上,他号召大家:“维护主权,不怕流血,团结一心,把英国侵略者赶出威海
去!”他首先将英国人埋的一块租界石砸碎,然后带领群众把碑口庙附近的租界石
全部毁掉。次日,又将英国殖民军运往报信村的租界石全部砸碎。英国殖民军寻机
报复,在马井泊村抓了20多名老人囚禁于英军营地。他闻讯后,连夜率众营救,将
被囚的群众全部救出。 7月,他率众继续进发,在垛山顶同埋租界石的英军展开英
勇搏斗。他冲在最前面,飞脚踢落了英军头目沙巡查(绰号沙鬼子)的手枪,不幸
遭敌枪杀。英军泼煤油于尸体上焚烧,后被群众抢运埋葬。至今民间还流传着颂扬
他的一首民歌:“提起刘荆山,人人称好汉。满腔爱国志,抗英他领先。脚踢沙鬼
子,洋人心胆寒。虽死犹光荣,千古英名传。”

卢日仁(1837—1922) 威海望岛卢家疃人。青少年时家中贫穷,他利用农暇
时间,给人磨刀、剪和修理门锁等,取得薄酬以养家口。1863年,家乡疫病流行,
生活更加困苦。第二年他便担起小炉匠挑,辗转他乡,维持生计。经过几年的磨炼,
他的炉匠技艺有了很大长进,晴天出门揽活,阴雨天在家打制剥皮刀、鱼鳞刀,逢
集出售。其制品秀巧锋利,赢得市场好评,渐以打制菜刀和剪刀为主业。
四十几岁时,他带两个儿子办起红炉专业。其生产的望岛刀、剪日益有了名气。
以后他又把技术传授给孙子,有的专攻打刀技术,有的专攻打剪刀技术,成了“卢
家刀剪父子兵”。英国强租威海后,市场刀、剪需求量增大,望岛刀、剪亦形成了
自己的特点:刀,轻便光亮,刃不崩不卷;剪,灵小细尖,剪丝锐利。不仅城乡闻
名,一些客居海外的威海人,亦批量定购,其货远销至香港、南洋一带。
望岛牌刀剪技术已延传至第六代,至今名声远闻,产品行销全国许多地方。

谷年和(1870—1931) 威海谷家疃人,幼时父母即逝,随其兄流浪至关东给
人当童仆。北洋海军驻军威海后,返回家乡。回家后,兄弟二人以小炉匠为业。他
心灵手巧, 又善于研磨,几年后,兄弟俩不仅会锔碗箍桶,铜铁锡 (正文第747
页)亦样样精通,还应市场需要,制作成各种烛台、香炉、火锅、水壶等出售,技
艺称佳。在此基础上,兄弟合开和成铜铁锡铺。
英国强租威海后,有一次,他将自用的泥壶度镶了锡嘴,解决了流慢、滴水的
缺点,通体亦用锡片镶嵌装饰,甚为实用美观。结果被一英国人发现,登门求购带
回国去。此后,订购者纷来沓至,和成铜铁锡铺即以锡镶茶具为业,并动员合家子
侄、儿媳通力合作。他注重信誉,对每一件成品,均亲自过目,稍有不妥,便责令
返工。他还借鉴民间剪纸虚实实并举、黑白分明的风格,并吸收浮雕的特点,亲手
刻龙雕凤,使其制品图案栩栩如生,成为精美的工艺品。成套茶具远销至英国、新
加坡、香港等国和地区。
在谷年和的影响下,威海的锡镶业兴起,到三十年代多至六、七家,从业者达
300余人。谷年和的锡镶技术失传了30余年,今戚谷疃又有专人从事锡镶业。

李东山(1873—1946) 名树桐,威海城里人。早年当过北洋海军鱼雷营工兵,
战后以肩挑小贩为生,后赴烟台恒兴德丝厂求助其堂兄李桂轩谋生。在堂兄的接济
下,后自办一小杂货铺,因常去海关叫行,渐悉英语,从叫行购进海关拍卖的货物
中发迹。
1892年,他将杂货铺扩办为德顺兴五金行,经销日本座钟及零件。1915年,创
办我国第一家民族钟表工业——宝时造钟厂。他多次赴日本观摩先进技术,购置设
备,并鼓励技师唐志成苦心钻研,使宝时钟不仅质量赶上日本,而且价钱还低於日
本货,在国内和东南亚一带颇有竞争力。后来造出的单、双铃闹钟,在国内均为首
创。自1932年起,先后派出十几名技术人员分赴天津、沈阳、上海、青岛等地协助
创办造钟厂。他善于经营筹谋,专事缺门,独得其利。他的信条是:“凡人有之我
不干,人无有之我要为。”他的用人原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日寇侵占
烟台后,伪商会曾以高位相聘,日人也阴谋与其钟厂合伙经营,但他恪守不与日伪
交往的自约,均予拒绝。于是,日伪便以他用硝磺资通八路为借口,将其继子、钟
厂代管人李殿章抓入日本宪兵队。李殿章虽经行贿获释,但李东山却被迫与日人共
同开设商行。
1945年8月烟台解放,李东山拥护党的民族工业商业政策。翌年10月故世。

孟显初(1887—1946) 字兆乾,威海城里人。早年以经商为生,主要往来于
哈尔滨、 长春和朝鲜的仁川等地。1927年4月,他同商人刘金堂、戚培典等协商筹
办胶鞋工厂。他去东北和朝鲜雇来橡胶配方、刻楦、缝帮、碾胶等七名技工,购买
了机器设备和原材料, 于1929年6月办起中威橡皮工厂,孟显初任经理。该厂系山
东省最早的橡胶厂之一。 共有男女职工300余人,资金40,000元,各种设备25台。
当年亏损7,000元。 孟显初善于学习,钻研技术,精于经营管理,用人得当,翌年
转而盈利万余元,年产各类胶鞋27万双,销往东北和山东省各县。“九·一八”事
变后,失去东北市场,胶鞋积压,经营困难,又因受股东排挤,于1934年前后辞职
离威,去安东筹办新厂。一年后,因蚀本回家闲居。刘金堂等数次请他再回橡皮工
厂,他均予以拒绝。1946年病故于鞍山。

戚守章(1882—1952) 字焕之,威海城里人,少时先后在威海安立甘堂、烟
台毓才学堂读书。1905年赴日本学法律,次年参加同盟会。1908年回国,在烟台与
于镛等人筹建东牟公学,自任教员,经常奔走于威海、文登、荣成、牟平等地,进
行革命宣传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烟台革命党人组织军政府,他任科长。翌年,
他参加了镇压文登反动士绅发动的武装叛乱。后任青岛胶澳商埠商品陈列馆馆长、
青岛警察厅顾问。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他愤然辞职,回家务农,甘受清贫。威
海卫收回后,国民政府威海卫管理公署专员徐祖善曾多次邀他出任公职,他均拒绝。
威海解放,土地改革开始,他欣然表示:“土地改革实现了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
田’的主张,坚决拥护!”《大众日报》头版曾以“法律界耆宿、老同盟会员戚焕
之先后畅谈‘耕者有其田’”为题,发表了他的谈话内容。1952年8月病逝。

孙启昌(1900—1958) 威海鲸园村人。1920年随其父亲去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1925年辍学回乡。他见威海仅有英国人办的中学一所,便与张谷若等人筹办齐东中
学, 于1926年2月招生开课。董木卿(即董和棠)应聘任校长,他为董事会成员、
事务主任、数学教员。后齐东中学与商会会长李翼之筹办的威海中学合并。因与董
木卿发生纷争,于1928年春离职。后辗转于威海、济南、天津、北京等地从事教育
事业。1958年病故于天津。

董和棠(1899—1960) 字木卿,威海羊亭港南村人。1926年,北平朝阳大学
法学系毕业。次年,任章东中学(后改称威海中学)校长。由于他奔走努力,校址
于1929年由北仓迁到金线顶,新建教室、图书室、校舍共70余间。同年11月,青年
党中的国民党员迫使威海中学董事会解除他校长职务。1931年,国民党威海卫区党
部米义山等告发董木卿在北平读书时参加过“国家主义派”,被国民党政府拘捕关
押83天。获释后,任职业律师。日寇侵占威海后,被日本海军司令部拘禁49天,又
被日本宪兵队扣押26天,均经保释出狱。后在东门外开设董家店谋生。解放后,历
任公私合营交通旅馆副经理、市工商联执行委员等职,两次被选为威海市人民代表。
1960年7月病故。

徐子平(1889—1966) 威海黄泥沟村人。他自1909年起从事教育事业。1915
年把靖子村私塾改为学校。先后在威海清泉小学、青岛胶澳商埠公立中学、青岛顺
兴路初级小学,任过教员、庶务和校长。“七七”事变以后回到威海,在竹岛、清
泉等小学任教,他向学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支持儿子参军抗日。他反对日伪对沦
陷区学校的奴化教育,离城去农村的天东小学任教。1945年威海解放后,被聘为威
海卫市和胶东参议会参议员。大儿子为抗日牺牲,他化悲痛为力量,把毕生的精力
献给教育事业。1946年,被选为威海卫市参议会驻会委员兼市政府行政委员,任过
永生织布厂名誉经理。1947年,威海成立反内战自卫委员会,他负责动员参军工作。
1953年,重回城里完小任教。1956年,被选为威海市政协副主席。1966年病逝。

黄逢源(1904—1970) 威海城里人。1925年入北平大学法学院读书,参加国
民党。1929年去荣成县任国民党办事处党务特派员。1931年因受反动势力排挤回到
威海,任威海中学训育主任。1933年在潍县中学参加国民党中统外围组织,组织齐
鲁文化研究会,任威海地区负责人。后在烟台、威海任职业律师,曾利用国民党员、
律师身份,掩护过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委员柳运光、中共荣成特支书记曹漫之
等。
1938年10月参加革命。1940年,由曹漫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北海专
署和黄县县政府民政科长,胶东区党委统战部海外科科长,掖县县政府司法处主任,
北海专署法院院长,胶东行署行政委员兼抗协胶东区分会主任、参议员,行署计划
委员会主任等职。1946年10月调往东北工作,历任牡丹江专署司法科长兼牡丹江市
法院院长,最高法院东北分院、长春市中级法院审判员等职。1952年“三反”运动
中被错误地清除出党和降职降薪处分。1959年回威海,1963年任威海市政协委员和
山东省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假共产党员,遣送农村监督劳动。1970
年病故。

徐敬之(1894—1972) 又名徐源久,威海南虎口村人。1917年在大连经营油
脂工业。1923至1945年,先后任大连义兴福油坊副经理、日本三井洋行植物油料采
买员、大连东和长油坊经理、大连制油株式会社社长。由于他经营有方,渐渐发迹
起来,大连18家厂行有其资本。在烟台开设东和长陶瓷厂,在威海开设德和长商号。
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也有其坐庄客商,是大连市最大的资本家。1931年前后,
他向家乡捐款,修建南虎口村高级小学、温泉汤西佛山小学和凤林小学。1946年以
后,历任大连红十字会会长、旅大市公私合营联合油脂厂副厂长、油脂总厂副厂长
等职。1956年参加民主建国会,被选为辽宁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执
行委员、大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市工商联副主任。1972年病故。其家属根据他临
终遗嘱,向民主建国会捐款两万元。

刘复义(1896—1973) 原籍文登县池水头村。为生活所迫,于国民政府接收
威海卫后,全家人逃难到威海北竹岛村。后经人介绍至毕家疃南山为人看山,此后,
便带领全家人日夜开荒种地,并先后栽植了12亩果树。土地改革时,果园分配给他
为业。
建国后,他曾被选为威海市政府行政委员、市人大代表。农业合作化期间,担
任过互助组组长、农业社社长。1951年出席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会议。在规划营建
威海市国营园艺场、环翠楼园林、城南河葡萄廊等工程中,他均为主要成员。
他幼时未读书,但刻苦自学文化,炕桌上经常摆放着笔、本子和算盘,得空就
写、算,并编写有关果树修剪技术的文章。市农业部门已将他的著述铅印成册。他
对果树栽培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注重培养结果枝组,强调以早结果、多
结果为指导思想。他多次被邀请去东北、河北、河南等地传授经验。在省内外,帮
助培养了一批果业技术员。
1973年5月18日, 他带病上山,坚持给河北省参观团传授技艺。次日,与世长
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