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575&run=13

专业科技队伍 建国后,威海市科技人员的来源,一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大中专
毕业生;二是从工农中提拔;三是从外地调入。至1960年11月,全市共有专业科技
人员322人。 其中,一类(相当于高级工程师级)2人;二类(相当于工程师级)2
人; 三类(相当于助理工程师级)89人;四类(相当于技术员级)51人;其他178
人。在322人中,大专毕业学历的38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1.8%;中专毕业学历的
173人,占53.7%;其他111人,占34.5%。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威海市科技队伍
发展很快, 至1982年底,全市仅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技人员即达1,893人,等于1960
年的6倍。在工农业科技人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263人。1982年,全市中级以上科
技人员为220人,比1980年增加了4倍,相当于1960年的55倍。
科技群众队伍 工业方面 从五十年代开始,威海市工厂企业出现由干部、工
人和科技人员三结合的科技群众组织,其主要活动是搞“双革”(技术革命、技术
革新)、“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和研制新产
品为主要活动内容。 至1972年,全市建立科技革新小组57个。1982年7月,厂办科
研机构23个。其中厂办研究所13个,厂办科研室5个,厂办科研组5个。厂办科研搞
得比较好的有:威海制革厂制革研究所、威海塑料一厂新产品开发研究小组。
威海制革厂制革研究所, 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试验工和辅助
工8人。 研究所内设化验室、试验室、配料室,有设备、仪器等20余件,价值10万
元。1974至1982年,实现较大革新、科研项目43个。1980年,研制成功猪苯胺革生
产工艺, 提高了原皮利用率和产品等次, 与修面革相比,每平方尺盈利0.35元,
1981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酶法脱毛” 新工艺研究成功,改变了制革厂
“脏、臭、累”的生产条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威海塑料一厂新产品开发研究小组,1975年成立,原3人,后增至5人,先后研
制出10多个新产品。其中塑料滤油芯、赤泥塑料、酚醛树脂玻璃纤维布钓鱼竿等三
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塑料喷灌机具,填补了山东省内空白。赤泥塑料,被山东省
科委评为二等奖;塑料喷灌机具,被烟台地区科委评为一等奖、山东省第二轻工业
厅评为二等奖。1979至1982年,研制的PYS15A、PYS20A型喷头及配套管道,在省内
外销售10,958台(套) ,盈利300余万元;半硬质聚氯乙烯块塑料地板砖,花样达
50多种, 除国内销售外, 并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苏丹、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80至1982年,共销售144万片,收入60万元。
长期的科学实验活动, 在工人中培养出大批技术力量。 据1982年统计,全市
179名工人被评定技术职称,其中17人晋升为工程师级技师,9人晋升为工艺美术师,
被群众誉为“土专家”、“小秀才”、“技术革新能手”等称号。成绩较突出的有:
威海印刷机械厂副厂长、中级技师李宗科;威海地毯一厂厂长、中级技师王德伦;
威海制革厂副厂长、中级技师李甫端等。
农业方面 在五十年代末,全市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队伍开始形成。至1981
年,共成立农科队61个,1,600多人。其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土、肥、水、种、
密、保、管等方面的科学试验。1959至1960年,主要是大搞试验田、种子田、丰产
田。1960年,全市“三田”面积达15,000多亩。1960年后,整地改土、水利配套、
杂交育种、地瓜回龙火炕育苗等新技术,逐步在全市推广。七十年代初,主要试验
推广作物良种选育,小麦、玉米小畦大背间作法,微生物农药和菌肥。1972年,全
市办菌肥厂85处, 生产“920”、“5406”农药和磷细菌肥70.8万斤,使用菌肥面
积25,000亩, 平均增产10—20%。八十年代初,试验推广塑料薄膜温床、复盖和深
施氮、浅施磷等新技术。
农村科技队活动较好、成绩较突出的有:老集、槐云、百尺所、皂埠、毕家疃、
姜家疃、田村、姜南庄、孙家滩、港头、蒿泊、杨家滩、长峰、虎山大队等。
崮山公社百尺所大队农科队,1969年春成立。1981年底,有队员13名,耕地80
亩。备有气象、测报、土壤速测和简单化验等仪器。从1969至1981年,共搞科学实
验项目300多个,先后从外地引进各种农作物良种200多个,不仅使本队农作物良种
化和不断更新换代,还支援外地良种20余万斤。1978年,试种“花17”春花生,亩
产达821斤,1979年亩产达909斤,荣获市政府颁发的“花生高产奖”。1980年,试
种“68—4”花生,亩产达1,008斤,1982年选用“花17”春花生,亩产达1,351斤,
为全市花生高产典型。
田村公社毕家疃农科队,1965年成立。1980年,有队员10人,耕地26亩,备有
种瓜窖和104平方米的简易温室。 1965至1979年,共选育各种农作物新品种20个,
繁殖培育优良品种12万斤。 在全市推广的“威单19”玉米和“76—0”地瓜,种植
面积达11,000亩。
在农村科技活动中,涌现出一批骨干分子,其中较突出的有毕家疃毕克礼、田
村孙学振、百尺所村谢连瑞等。

从工人和农民中晋升科技人员情况表
┏━━━━━━━┯━━━━━┯━━━━━━┯━━━━━━┯━━━━━━┓
┃ 类别 │ 合计 │ 工程师级 │助理工程师级│ 技术员级 ┃
┃ 数目 │ │ │ │ ┃
┃部门 │ │ │ │ ┃
┠───────┼─────┼──────┼──────┼──────┨
┃ 工业 │ 179 │ 17 │ 43 │ 119 ┃
┃ 农业 │ 3 │ 1 │ 2 │ ┃
┃ 工艺美术 │ 21 │ 9 │ 3 │ 9 ┃
┠───────┼─────┼──────┼──────┼──────┨
┃ 总计 │ 203 │ 27 │ 48 │ 1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