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技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574&run=13

机构沿革 管理机构 建国前,威海科学技术管理机构无考。建国后,1959年
12月7日, 威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成立,市委书记吴炳业兼主任,专
职工作人员5人。1960年,各人民公社、机关、工厂、学校普遍建立科委。1962年7
月,威海市各级科委撤销。1964年6月,威海市科委恢复办公,工作人员3人。“文
化大革命” 中停止工作。1970年2月,威海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设两名干部分
管科技工作。1972年11月,生产指挥部设科技办公室,工作人员6人。1977年7月29
日,重新成立威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82年,威海科委设工业、农业、干部、秘
书等四个科室,工作人员15人。辖威海市科学技术交流馆、威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
会、威海市计量局、威海市地震办公室、威海市沼气办公室(后属农业局)。
专业机构 1899年,在城区和刘公岛设气象测候所。国民政府直辖期间,设气
象测候所,日寇侵占威海前撤销。1951年,威海市政府建设科在三角花园设雨量观
测点。1953年,驻威海海军建气象站,1954年扩建为海洋气象台。1959年,威海市
人民委员会在奈古山北麓(北纬37°30′,东经122°06′)建气象站。同年7月,
气象站迁至北竹岛村东近海处(北纬37°29′,东经122°07′),10月1日对全市
发布天气预报。1962年7月,气象站撤销,21日停止气象测报。1963年8月,恢复建
立气象站, 10月1日开始测报并积累资料。1971年,国家气象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参谋部气象局联合通知,将威海气象站改为国家发报站。1978年,威海气象站址
迁到海拔46.6米的金线顶(北纬37°29′, 东经122°08′)。1981年,成立威海
市气象局,局站合一。
1933年3月, 威海卫管理公署成立威海卫度量衡检定所。1957年,成立威海市
计量检定所。1958年,改称山东省威海市中心计量检定所。1964年,更名为山东省
烟台地区威海计量检定所。1969年,改名为威海市计量管理所。1978年,改名为威
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
1958年8月, 成立威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4月至1961年5月,先后成立
威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威海市工业科学研究所、威海市水产研究所、威海市化验
室和资料室。1962年,机构并、转。1964年,恢复威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后, 成立威海市科学技术交流馆,7月恢复威海市水产研究所。1980
年10月,建立威海市环境保护检验站。
基层科技组织 五十年代末,工厂、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先后建立起有工人
(农民)、技术人员、干部参加的“三结合”的科技组织。老集、槐云两个村的科
技队, 被山东省列为一类科技队,曾发给价值2,000多元的化验设备。至1973年,
威海市农村生产大队中,共建立农科队141个,占大队总数的65.3%;1982年调整到
61个, 占大队总数的31.4%。工业企业共办科研组23个,其中厂办科研所13个、科
研室5个、科研组5个。
科技群众团体 1956年7月20日, 成立威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学会,下设医学、
理学、 工学、农学四个学组,会员85名。1958年停止活动。1979年3月,威海市科
学技术协会成立。至1982年,先后恢复和成立卫生学会、农学会、林学会、农机学
会、 水利学会、水产学会、电子学会、理论学会、机械工程学会等,共有会员765
人。
科技管理 技术职称评定 1965年前,威海市曾进行过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
“文化大革命”中,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中断。1978年,恢复科技干部的业务考核、
职称评定和晋升工作,当年晋升工程师2名,技术员97名,助理技术员1名,主治医
师3名,技师9名。1979年,晋升工程师1名,技术员42名,助理技术员1名。1980年
初,根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工程技术干
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的请示报告》和《关于执行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若
干问题的说明》,威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会同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具体贯彻意见,
于4月24日, 成立了威海市科技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各系统局相继成立科技
干部职称评定小组。1980年下半年,全市开展对科技干部技术职称的套改、复查、
确定、晋升工作。通过个人申请、群众推荐、同行评议、技术职称评委会评定和有
关领导部门批准,至1982年底,套改、复查、确定和晋升的科技人员1,304名。

1980至1982年威海市科技干部技术职称评定情况表
┏━━━┯━━┯━━━━━━━━┯━━━━━━━━┯━━━━━━━━┓
┃ 年度 │晋升│ 工程师 │ 助理工程师 │ 技术员 ┃
┃ │职称├──┬──┬──┼──┬──┬──┼──┬──┬──┨
┃ │人数│小计│工业│农业│小计│工业│农业│小计│工业│农业┃
┠───┼──┼──┼──┼──┼──┼──┼──┼──┼──┼──┨
┃ 1980 │ 571│ --│ -- │ -- │323 │264 │ 59 │ 248│124 │124 ┃
┃ 1981 │ 320│ 56│ 48 │ 8 │ 64 │ 56 │ 8 │ 200│101 │ 99 ┃
┃ 1982 │ 413│ 147│117 │ 30 │ 51 │ 46 │ 5 │ 215│112 │103 ┃
┠───┼──┼──┼──┼──┼──┼──┼──┼──┼──┼──┨
┃ 合计 │1304│ 203│165 │ 38 │438 │366 │ 72 │ 663│337 │326 ┃
┗━━━┷━━┷━━┷━━┷━━┷━━┷━━┷━━┷━━┷━━┷━━┛
落实科技干部政策 “文化大革命”中,科技干部政治上受压抑,工作上受排
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威海市党政部门加强了知识分子工作。至1982年,全
市从外地引进科技人员111名, 为117名科技人员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 给1,
304名科技人员恢复、 确定和晋升了技术职称;为43名学非所用的科技人员调整了
工作;180名科技人员加入中国共产党;130名科技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
科技计划 1960年,威海市科委编制了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本建设、
交通、 财贸、 文化、 教育、卫生等第一个科研计划,共安排460个项目。1961至
1962年,下达农业科研计划16项。在“文化大革命”中,科技工作中断。1977年后,
科技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 中间有检查, 不定期的组织交流经验、验收和鉴定。
1978至1982年,威海市科委共安排科技计划177项,完成106项,占计划项目的60%。
科技经费 威海市的科技经费,主要来自上级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拨给的科技
“三项费用”,①科技计划项目费、地方财政拨给的科技经费、设备更新改造资金
中的新产品试制费。1978至1982年,上级有关部门拨给的各项科技经费100多万元,
地方财政拨给33.85万元。
注解:①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科研试验费、新技术新成果推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