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群众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501&run=13

音乐、舞蹈 明朝,威海卫即有音乐、舞蹈活动。王悦在《威海赋》里描述文
人聚会的情景时写道:“进一觞而一咏,互更唱而迭酬,泉声爽而调丝竹,鸟音啭
而杂歌喉”。1491年(明弘治四年),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在《登环翠楼七言排律
诗》中亦有“旌旗影里排干羽,鼓角声中杂管弘”的句子。这些诗句,反映了当时
音乐活动的规模和水平。清代,逢庆典和节日时,一般都有“鼓吹队伍”,奏“咸
和之曲”。平时亦可听到歌乐声,文人诗文中有“惠我好音,歌阳春而和下里”,
“行人漫自吹羌笛”,“笛弄谁家”等句。《威海卫志》载:清时乐器有“金钟、
玉罄、鼓、搏拊、 (正文第582页)、 (正文第582页)、琴、瑟、排箫、笙、
箫、 笛、埙、 (正文第582页)”等。清末至民国年间,威海流行的乐器除上述
者外,尚有胡琴、琵琶、月琴、唢呐、管等。此时,风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亦渐
传入。歌曲多为民间小调,如《跑四川》、《光棍哭妻》、《审青羊》等,约百余
首。歌词颓唐、悲切,曲调低沉下行者居多。舞蹈以篮子灯舞较为常见。步法近似
秧歌走阵式;配曲单调,有紧、慢之分。其他还有蜜蜂舞、海族(鱼、虾、蟹、鳖)
舞等。舞蹈全为群舞,且女角全由男性装扮。清时“舞器”为“节、羽、 (正文
第583页)、干、戚”等。
抗日战争时, 根据地盛行教唱抗日歌曲, 如《送郎参军》、《支前小调》、
《保卫威海》等。威海解放后,群众歌咏活动基本以教唱革命歌曲为主。电影、歌
剧中的抒情歌曲, 也常在群众中流行。1963年5月,威海市首次举行歌咏大会。自
1974年起,每年五月举办一次全市歌咏比赛大会,对优秀单位和个人,均给予奖励。
1982年第九届歌咏大会时,《歌曲》编辑部、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山东省艺术馆和
烟台地区各县文化馆皆派人莅临观摩指导;山东省电视台录音录相,《大众日报》
作了报导。 建国以来,文化馆先后举办32期音乐训练班,共培训骨干1,890人次。
威海搜集整理的民歌,有12首被选入山东省、烟台地区出版的《民歌选集》。六十
年代以后,铜管等西方乐器逐渐传入威海,至八十年代基本配齐。
建国后,威海市文化部门加强对群众舞蹈活动的指导:一是传授、推广新节目。
1955年文化馆举办传授班,传授了《十大姐》、《双跳鼓》、《小车舞》,1956年
传授了《胶州秧歌》、《鼓子舞》、《锔缸舞》等。在五十年代,团市委、妇联、
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共同推广集体舞,如《邀请舞》、《俄罗斯舞》、《乌孜别克
舞》、《交际舞》等。二是整理民间舞蹈。1963年改编《篮子舞》为《花灯舞》,
被烟台地区评为优秀节目,并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会演。
美术、摄影、书法 明清时代,威海民间美术活动主要表现在剪(刻)纸方面,
分为窗花和笸箩花两种。窗花多在春节和农历二月二日剪贴。春节贴一些吉庆如意
的图案。二月二日剪贴龙的图案,寓意二月二日龙抬头。其次是剪蝎,寓意是剪除
毒虫。笸箩花多为装饰性的二方连续图案。还有以剪纸为基样、配以彩线的绣花,
如枕头花、兜肚花、鞋花等,内容有“连年有余”、“喜鹊登梅”、“刘海戏金蟾”
及荷花、鸳鸯等图案。书法活动,据《威海卫志》(清乾隆本)记载,明清时代,
“骚客之题咏,有不让于通都大邑者”,往往“感发而兴起”,“走笔而书”。有
的讲求字体,“字必楷书,务合法度”;有的精练笔功,“兴来泼墨”,“书法遒
劲”。清代的周维正、戚景鳃、吕梦龙等人均以书法见长,但作品却未保存下来。
民国年间,从事美术和书法活动的很少,虽有李原生画社,包揽广告、看板和搞一
些铅笔、水彩素描练习,但没有较优的创作。
建国后,文化馆设美术组,辅导业余美术爱好者,并于1956年购置照相机一架,
以推动群众摄影创作。1958年,威海市首次举办美术、摄影作品展览。1962年,举
办诗歌画展览。1975年以后,每年均举办一次美术、摄影、书法、篆刻综合展览。
1982年3月,成立书法篆刻研究小组,6月改称书法研究会,每月集体活动一次,每
年举行两次书法展览。
民间杂耍 明清时代,在庙会、节日期间,民间多办一些带有戏剧情节而又近
似活报剧性质的杂耍,边行进边表演,称为杂剧。正月十五日又有装演杂剧,次日
谒庙、 过桥,名曰走百病;四月十五日 (正文第583页)太山行宫,备旗纛、高
照、伞扇、鼓乐、火炮、杂剧,赴宁海岳姑殿进香。装演杂艺有傀儡、鬼脸、跳索、
耍猴。杂耍中有耍狮子、耍龙、踩高跷、跑旱船、跑黄河、抬阁、跑驴等。其中踩
高跷多取材于“唐僧取经”、“八仙过海”一类的情节。上述活动形式一直延到抗
战前夕。 在抗战期间, 农村抗日根据地经常举办《大生产》、《反对二流子》、
《打鬼子、捉汉奸》等活报剧。威海解放后,耍狮子在南竹岛、北竹岛村仍保留,
其他单位间或亦有踩高跷、跑旱船等活动,抬阁、高照等形式则已被淘汰,代之以
活报剧。建国初,增加打腰鼓、磕花棍、扭秧歌等形式。粉碎“四人帮”以后,在
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时,传统的耍狮、舞龙、踩高跷、跑旱船等又恢复起来,且规模
较大,形式更加活泼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