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威海(卫)市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369&run=13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11月19日,威海卫市成立各
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威海卫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暂行使如下职权:听取市
政府关于施政方针及各项工作报告,提出批评和建议;反映各界人民的意见与要求,
建议市政事宜;向各界人民传达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协助政府保证党和国家政
策、法令的贯彻执行;在会议闭会期间,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民主推选主席一人和
副主席、委员若干人组成协商委员会,协助市政府动员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并负责
下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 1951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自第三
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起,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是:听
取和审查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决定市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审查与通过市政府的预算
决算;建议与决议有关市政兴革事宜;向人民传达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并协
助政府动员人民推行之;选举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委员,组成市人民政府委
员会。 1954年7月,威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遂
终止。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49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 在凤林区凤林村召开
了威海卫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60名。会议听取并通
过了中共威海卫市委《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报告认为,全国革命成功在
即,我们的工作重点应及时由战争转向建设,由农村转向城市;报告分析了威海的
历史特点,认为威海长期处在英、日等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殖民主义遗迹仍在一
定程度上存在;近代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基本上是商业同小手工业相混合的城市;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仍面临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力量颠覆和破坏的威胁。因此,
必须坚持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努力加快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有条
件地发展渔业生产,迅速建立沟通城乡的新型商业流通体制,逐步将威海由消费城
市建设成为生产城市,以发扬民族精神,支援革命战争,直到完全胜利。会议还听
取了市政府施政工作报告。会议公布了有关生产建设、合作事业、工商政策、金融
制度、国家税收、拥军优属、文化教育、卫生建设、社会治安、土地问题、干部作
风等十一个方面的211件提案,并作了认真的答复和处理。
会议选举了矫恒友任威海卫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徐惠卿、王
少纪任副主席,选举委员9人。会议最后通过了给毛泽东主席的贺电。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次会议 1950年5月26至28日, 召开威海卫市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出席代表86名,缺席5名。会议讨论并通过
了威海卫市人民政府《半年施政工作总结》、中共威海卫市委《关于1950年威海恢
复发展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并一致同意市委提出的1950年的总任务:“发动威海
所有人民,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在原有基础上从小到大,积累资本,加强工业
生产,开展渔业生产,加强城乡内外物资交流,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而服务,以支援解放战争,做好生产战胜灾荒,稳步地建设人民的威海市”。会议
公布了由市人民政府归纳整理的工商财经、市政建设、民政、文教、农林、公安、
卫生医药等八个方面、 86个问题的215件提议案,并逐一作了解答。最后会议选举
了王熙义任威海卫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王甫、刘元恺任副主席,
选举委员17名。
第二次会议 1951年2月19日,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93名,缺席7名。会
议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一致表示:要广泛发动群众,投入抗美援朝运动;
大力宣传威海市委、市政府端正政策,妥善处理土地改革积案的问题,打消群众中
存在的“穷光荣、富怕斗”的思想顾虑;争取外流资本的回归,以促进威海的经济
繁荣。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次会议 1951年5月26至30日, 召开了威海市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120名,缺席5名。会议听取、审议
了威海市人民政府《过去一年工作简要总结与今后任务建议的报告》。代表们一致
肯定市人民政府一年来领导全市人民进行抗美援朝、结束土改、处理历史积案、镇
压反革命、 加强经济和国防建设等各项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绩。会议对663件提议
案作了认真的讨论,凡属有关抗美援朝、发展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提案,均结合今后
任务作出决议;其他的提案也做到了件件有交代。会议通过了《威海市人民政府试
行组织条例(草案) 》 、《威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试行组织条例(草案)》、
《威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法(草案)》、《威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
会选举法(草案)》。依据上述四个法律文件,会议选举徐承秀任威海市各界人民
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刘元恺、马忠恩任副主席,选举委员29人;选举徐承秀
任威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市长、梁玉华任副市长,选举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21人。
第二次会议 1951年10月11至12日,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95名,缺席28
名。会议的主要宗旨是:进一步贯彻《工会法》,树立依靠工人阶级发展生产、建
设城市的信念;继续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争取抗美援朝的彻底胜利。
第三次会议 1952年初召开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91名,缺席25名,列席15名。
会议总结了二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二次会议提案处理》
和《财政预决算情况》的报告,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次会议
1952年7月16至20日, 召开威海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出席
代表113名, 缺席9名,列席3名。会议听取和通过了《一年来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和《威海市今后工作方针任务建议的报告》。会议一致认为,在抗美援朝、“三反”、
“五反”等运动的推动下,“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
政策得到贯彻,工商业有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渔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因此,
今后应继续发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继续开展反贪污
反盗窃斗争,并巩固其伟大成果。会议进一步修正了《威海市人民政府试行组织条
例》 、《威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办法》,对1,072件提案进行了处理和说明。
会议最后选举了于子文任威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丛永茂、马忠
恩、刘元恺、毕诚一任副主席,选举了于子文任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市长、毛富荣任
副市长,选举了委员18人。
第二次会议 1953年1月9至11日, 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110名,缺席15
名。会议审查了市政府一年来年的工作情况,通过了1952年财政决算,规定了今后
继续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发展农业生产、进行社会改革和民主建政等四大中心任务。
第三次会议 1953年4月2至4日,召开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95名,缺席30名。
会议通过了《关于今后工作任务的决议》。
第四次会议 1953年8月27至29日, 召开第四次会议,出席代表93人。会议听
取、审议了威海市政府《关于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和《关于今后工作建议的报
告》,并通过了关于深入进行时局教育、加强工农渔果业生产及财经工作、开展民
主建政、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等四项决议。

威海(卫)市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领导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