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362&run=13

组织沿革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威海卫商户在海州受欺,诉讼一年,毫
无结果。后商户又推举代表,继续争执,仍无进展。查其原因,主要是威海卫商户
没有结成团体。威海卫商户得知青岛、旅大有公益会组织,便酝酿成立商会组织。
经数月筹备,于1906年正式成立威海卫商埠商会。商会设董事会,由益成栈经理孙
福山担任会长,长生祥、德聚祥等商号掌柜为董事。后日盛德经理谷铭训、益成栈
经理孙心田、泰来商号经理李翼之,先后任过会长。同时,在威海卫城内也成立了
商会组织,称城里商会。首任会长为戚玉谭,继任者为苗淑南、戚筱田、刘福堂。
1931年3月, 国民党威海卫区党部将卫城内外两家商会合并,定名为威海卫商
会。《威海卫商会简章》规定,商会会员“以本区域内经营正当商业之同业公会与
商店组织之”;会员代表“必具中华国民国籍、年在二十五岁以上、而无商会法第
十三条所列各款情事之一者”;机构设“执行委员十五人,监察委员七人,常务委
员五人,主席一人”;其职能是,“执行委员召集会员大会之定期会及临时会,并
执行委员大会议决各件”;监察委员负责对执行委员的行为实行监督和弹劾,并负
责“审查年度会费各款之收支”。至1936年,威海卫商会有公会49个。其中,同业
公会21个:钱业(1931年3月成立)、杂货业(1931年3月成立)、棉纱业(1931年
成立) 、 华洋食品业(1931年3月成立) 、 花生业(1931年3月成立)、药材业
(1931年3月成立) 、旅店业(1931年3月成立)、马车业(1931年3月成立)、饭
庄业(1931年4月成立) 、鞋业(1931年4月成立)、土木业(1931年4月成立)、
鸡子业(1931年5月成立) 、汽车业(1931年10月成立)、绣花业(1931年12月成
立)、海产转售业(1932年4月成立)、大车业(1932年5月成立)、车店业(1933
年12月成立) 、盐滩业(1934年5月成立)、洗衣业(1934年10月成立)、理发业
(1935年成立)、船行业(1935年成立)。
日军侵占威海卫后,商会变成日军进行经济掠夺和封锁抗日根据地的工具。它
既是商人团体,又是伪新民会的一个分会组织。其下属组织,既是同行业的公会,
又是伪新民会商工分会支会。商会会长和各行业公会会长亦同时兼任伪新民会商工
业分会会长和行业支会会长。商会内部设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常务委员等职,负
责日常工作。复丰钱庄经理戚仁亭、富威煤行经理孙琴轩先后任过会长。其下属同
业公会有茶点业、 渔业、花生业、马车业、大车业、理发业、澡塘业、杂货业等9
个。
抗战胜利后,为稳定市场,恢复经济,中共威海卫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对商会进
行改组和整顿,由商人民主选举商会会长及委员。商界著名人士向京三、丛仁滋等
先后担任过会长。商会的下属组织仍为各行业的同业公会。据1946年统计,同业公
会有21个:织布业、针织业、绣花业、榨油业、红炉业、酿造业、糕点业、靴鞋业、
自行车白铁业、成衣业、土木业、文具印刷刻字照相业、筐篓绳经业、百货业、海
产业、 旅店业、饮食业、医药业、土产杂货业、水果业、理发业等。1953年5月,
商会取消。
主要活动 1906至1937年,商会的主要活动是保护商家利益,调整内部关系。
1930年10月,由15个行业公会联合上书“威海卫民众请愿事”四项:市民参政,地
方一切税收归地方使用,财政公开,不设海关。并呈请外交部次长王家桢转达国民
党政府。 1936年4月,渔业公会曾代表20余家渔商致函海关,要求简化出海手续。
海关答应由渔业公会出示证明,即可草签放行。在此期间,商会还作为民意代表,
参与政治活动。如国民政府接收威海卫前夕,由商会联络15个同业公会,上书国民
党政府各部,“条陈善后要政”;这些“条陈”和“请愿”,为国民党威海卫管理
公署专员徐祖善部分采纳。
日本占领威海卫后,商会为汉奸刘福堂、戚仁亭所把持,日益堕落为日本侵略
者的御用工具。1938年3月8日,商会在东大楼饭店设宴,为日军头目“接风洗尘”。
刘福堂、戚仁亭等臂缠“维持会”袖章,活动于街头,引起市民的普遍憎恶。在伪
新民会威海卫总会煽起的为“盟军”献纳废铜铁运动中,商会一马当先,受到日军
的赞赏。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对商会进行整顿和改组,故当时人们称为“新商会”。
新商会对团结商人,沟通经济联系,恢复商业经济,支持解放战争,起过一定的作
用。1953年5月,威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商会遂停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