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党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341&run=13

队伍规模 自1932年有党的活动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 威海地区党员人
数一直比较少。1944年统计,全区党员775人,仅占总人口的3‰左右。抗战胜利后,
随着反奸反霸、减租减息等群众运动的开展,涌现出一批群众运动骨干分子,党组
织及时将他们吸收入党。 仅1945年下半年,即发展党员1,065人,至同年年底,全
区党员总数达2,747人。
建国后,根据积极、慎重的发展方针,本着“常流水不断线”的原则,党组织
及时地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但有时因
“左” 的路线干扰, 党组织的发展,呈现不正常的状态。如“文化大革命”中的
1970年2月, “整党建党”结束,发展党员252人。1976年又发展816人。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 恢复了积极慎重、保证质量的方针,全市每年入党人数约250人左
右。1982年末,全市党员总数为16,199人,占总人口的7.68%。
队伍构成 中共威海地方党组织初建时期,党员多数为小知识分子。1933年下
半年到1934年,党的活动转向农村。抗日战争期间,贫苦的工人、农民日益觉醒,
汇集在党的旗帜下,党的队伍构成发生显著变化。据1944年7月统计,全区党员775
人,工人、农民即有717人,占92.5%;知识分子仅占3.8%。解放战争期间,党员发
展对象仍然注重于工农基本群众。 1945年下半年发展1,065名新党员,其中,工人
279名,占26.2%;农民741名,占69.6%;知识分子同其他革命分子仅占4.2%。
建国后,党的队伍构成未有大的变化。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知识分子被
视为“臭老九”,成为“改造”的对象,一度造成“知识分子入党难”的局面。粉
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知识分子被列为工人阶级的一
部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和其他先进分子被吸收到党内。

党员职业构成情况表
┏━━┯━━━━━━┯━━━━━━┯━━━━━━┯━━━━━┯━━━━━━┯━━━━┓
┃年份│ 工人 │ 农(渔)民 │商业金融职员│科技文教 │ 其他 │ 合计 ┃
┃ │ │ │ │ 工作者 │ │ ┃
┃ ├──┬───┼──┬───┼──┬───┼──┬──┼──┬───┤ ┃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 ┃
┠──┼──┼───┼──┼───┼──┼───┼──┼──┼──┼───┼────┨
┃1941│ 51│ 8.20│ 529│85.05 │ 10 │ 1.61 │ 2 │0.32│ 30│ 4.82 │ 622 ┃
┃1947│ 990│ 13.89│5680│79.72 │122 │ 1.71 │120 │1.68│ 213│ 3.00 │ 7,125 ┃
┃1949│ 234│ 2.65│7643│86.59 │100 │ 1.13 │ 40 │0.45│ 810│ 9.18 │ 8,827 ┃
┃1958│ 710│ 6.61│8377│78.01 │556 │ 5.18 │435 │4.05│ 661│ 6.15 │ 10,739 ┃
┃1965│ 516│ 7.54│4759│69.51 │170 │ 2.48 │165 │2.41│1236│18.06 │ 6,846 ┃
┃1972│1512│ 15.51│6091│62.46 │355 │ 3.64 │429 │4.40│1364│13.99 │ 9,751 ┃
┃1976│2222│ 17.93│7373│59.51 │352 │ 2.84 │303 │2.45│2140│17.27 │ 12,390 ┃
┃1978│2610│ 19.26│7581│55.94 │352 │ 2.60 │759 │5.60│2250│16.60 │ 13,552 ┃
┃1982│3126│ 19.30│7821│48.28 │353 │ 2.18 │1,45│9.01│3440│21.23 │16,199①┃
┗━━┷━━┷━━━┷━━┷━━━┷━━┷━━━┷━━┷━━┷━━┷━━━┷━━━━┛
注解①:党员人数系历史档案所载, 未剔除区划变动因素,故党员人数呈现较
大起伏。
党员教育 日常教育 建国前仅在党小组或党支部内部秘密进行,主要是通过
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团结和战斗力。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周末民主生活会”
成为普遍的日常教育形式。1963年以后,“三会(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
生活会)一课(党课)”制在全党逐渐形成。大致是,一月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
生活会各一次,支部委员会一至二次;党课教育一次。“文化大革命”中,“三会
一课”制被冲击停止。
集中整顿 1947年初,在内战危险日趋严重的关头,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用,动员人民群众投入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统治的斗争,全市掀起“量党运动”,即
是一次秘密状态下的公开整党运动。根据“量党”结果,党组织对党员队伍中的落
伍者,或给以批语教育,或将其清理出党;对群众“评选”的党员,或及时吸收,
或继续考察培养。 据草庙子区当时统计,参加“量党”大会的总人数达8,000人;
原有的497名党员,被群众“量”掉了50名,占10.1%,被“评选”为“党员”的群
众1,880名。 通过“量党”,全市又很快掀起“反蒋立功爬山顶”的热潮。据1947
年3月统计,全市报名参军的8,846人,内有党员1,845人,占20.7%。
建国后,1952至1956年进行集中整党,主要是为了解决党员队伍在“三反”、
“五反”中所暴露的问题,当时有354名党员被清理出党。1965年9月至1966年7月,
在“四清”运动中,全市又开展了一次以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为重点
内容的“整党建党” ,有926名所谓四不清表和革命意志衰退的党员被清理出党,
占党员总数的13%。 1968年5月至1970年2月“整党”运动,整顿了因受“文化大革
命”冲击而瘫痪的党组织,使8,182名党员恢复了组织生活(占党员总数的95.5%),
但这次整党是在批判“修正主义建党路线”的基础上,实行党员队伍在组织上和思
想上的“吐故纳新”,党员素质严重下降。
党校培训 1945年9月,中共威海卫市委举办干部训练班,集中对100多名区委
委员以下的党员干部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通过学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等著
作,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推动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减租减息、反奸反霸等
群众运动。 后由于国民党军进攻威海,干训班停办。1949年7月,中共威海卫市委
又恢复干训班, 命名为“威海卫市县学”,集中对500多名城乡基层党员干部进行
党的基础知识教育。1951年12月,“县学”改称“党训班”,到1958年,“党训班”
先后办七期,有1,667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1960年3月,正式成立中共威海市委党
校。到1982年,先后培训68期、10,806名党员干部,对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政策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