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街巷名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318&run=13

新威路 英国强租威海卫期间,从东山至金线顶西,沿海岸走向,逐步形成一
条贯通城区的大街。收回威海卫后,东山至南大桥,命名为中山路;南大桥至金线
顶西,命名为四栋楼西(路)。日伪统治期间,两路合并改称新威路。1969年7月,
东山至4809工厂路段划出, 余者更名为东方红路。1981年7月,北起高角山,南至
南竹岛村北,复称新威路。威海一中至市体育场南端路段划出,命名为海港路。
统一路 收回威海卫以前,自卫城南门至卫城北门统称直街。1931年10月经整
修加宽,命名为统一路。1969年7月,更名为北京路。1981年7月,北端延伸至长征
路,南端延伸至塔山北麓,复名统一路。
和平路 收回威海卫以前,自卫城东门至卫城西门统称横街。1931年10月经整
修加宽, 命名为维新路。1950年后,更名为和平路。1969年7月,西端延伸至无线
电二厂,更名为韶山路。1981年7月,复名和平路。
昆明路 收回威海卫后, 卫城北门以外的街道, 分别命名为昆明街、北平街
(不久更名为威中路)、莱州巷、诸城巷。1969年7月,统称反修路。1981年7月,
复名昆明路。
纪念路 英强租期间修筑,收回威海卫后,命名为纪念路。1949年以后,延平
巷、文明巷先后并入。1969年7月,更名为反帝路。1981年7月,复名纪念路。
长征路 卫城北郊小路, 1931年命名为大同路。1969年7月,更名为长征路。
1981年向西延伸,1982年西端至神道口村南。
解放路 东自南大桥,西至西门外,1931年,城墙内命名为南城根巷,城墙外
命名为重光路。 1955年,南城墙拆除后,两者合为南城街。1969年7月,东端的泰
山路,西端的西门外路段并入,更名为解放路,连接荣(成)烟(台)公路,为城
区主要交通干线。
西城路 解放后, 卫城西墙逐步拆除,城墙旧址整修成路,1981年7月,命名
为西城路。
东城路 卫城东墙内的街道,1931年命名为东城根巷。1957年,城墙拆除后展
宽,更名为东城街。1969年7月,改称东风路。1981年7月,命名为东城路。
井冈山路 英国强租期间筑成。1931年,将城南河以南路段命名为和平路,城
南河以北路段为新大路。 解放后,和平路、新大路统称新大路。1969年7月,永平
巷(原称青云里) 、仙居巷并入,更名为井冈山路。1981年7月,三忠巷(原称塔
山里,后称三条街)并入。
海滨路 英国强租期间,卫城东海滩筑堤,堤上成路。1931年,命名为蓝普森
路。解放后,更名为海滨路。1969年7月,改名为海防路。1981年7月,复名海滨路,
为市内主要运输干道。
宝泉路 1895年温泉浴池建成后,池旁逐渐形成街道。1931年,命名为长安街。
解放后,更名为健康街。1969年7月,改称遵义街。1981年7月,命名为宝泉路。
体育路 威海体育场北侧路段,1970年后逐渐形成,1981年7月命名。
海港路 1981年7月,由东方红路划出,命名。
北山路 英国强租期间, 今威海一中以北形成街道。 1931年,命名为九华街
(以九华顶命名)。1969年7月,附于东方红路。1981年7月,由东方红
路划出,命名为北山路。
东山路 自威海一中至东山宾馆路段。1931年,命名为成都路。1970年后,西
段北移重修。1981年7月,命名为东山路。
同德路 北自木材公司,南至布谷夼村路段,1981年7月命名。
杏花街 原称杏花村, 后居民搬迁。1970年后逐渐形成街道,1981年7月命名
为杏花街。
塔山西街 1970年后,在塔山北坡兴建职工宿舍形成的街巷,1981年7月命名。
塔山东街 塔山北坡新建宿舍形成的街巷,1981年7月命名。
河南路 1970年以后,于塔山北坡兴建职工宿舍形成的街道,1981年7月命名。
同心路 1979年后,在塔山东坡兴建住宅形成的街道,1981年7月命名。
上海街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1931年命名,沿用至今。
大众街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 1931年,命名为大中巷。1969年7月,更名为大
众巷。1981年7月,改称大众街。
延安街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 1931年, 命名为迪化街,解放后改称文艺街。
1966年7月,更名延安街。
栖霞街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1931年,命名为栖霞街、清华里、绥远街、青云
巷、 吉祥里,解放后合并为栖霞街、绥远街、建平街。1969年7月,统称红卫街。
1981年7月,改名栖霞街。
立新街 原卫城街巷之一,因有孟、李两姓居此,1931年命名为孟家巷、李家
巷。解放后,合称孟家巷。1969年7月,改名立新巷。
新联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明代卫指挥佥事董旺、苗玉的后裔及吴姓千户居此。
1931年,定名为董家巷、苗家巷、吴家巷。解放后,三巷统称新联巷。
光荣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清代守备李标组织民众引城南河入城东流时,该巷
曾为河道,时称河沟巷。后在此设浴池,并有陶姓聚居。1931年命名为日裕巷、堂
子巷、 陶家巷(又称小陶家巷)。解放后,日裕、堂子两巷统称裕堂巷。1969年7
月,与后陶家巷合并,改称光荣巷。
红光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明指挥佥事陶敞的后裔居此。1931年,定名为陶家
巷。1969年7月,改名为红光巷。
丰收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巷内建有火神庙,设有当铺,赵氏居此。1931年命
名为火神庙前、当铺巷、赵家巷,后称丁字巷。1969年7月,改名为丰收巷。
黎明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明代指挥使周贵的后裔居此。1931年,定名为周家
巷。解放后,蒋家巷并入一部分。1969年7月,改名为黎明巷。
新中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巷头建有一座大牌坊,1931年命名为牌坊巷。解放
后,改名为新中巷。
胜利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1931年,命名为同人巷,解放后写成同仁巷。1969
年7月,更名为胜利巷。
民主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 因有戚、 姚、蒋三姓居此,1931年命名为瓦房巷
(又称戚家巷)、姚家巷、蒋家巷。解放后,三条巷统称民主巷。
前进街 原卫城街巷之一。1931年,命名为王宅巷、蛤蟆湾(巷),解放后两
巷合并。1969年7月,改名为前进街。
仓坊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清代曾在此设监谷仓,并有王氏在此聚居。1931年,
定名为仓坊巷、 王家巷。解放后,合称仓坊王家巷,简称仓王巷。1969年7月,改
称四新巷。1981年7月,改名为仓坊巷。
公园街 原卫城街巷之一。 1931年,命名为郭家巷。1969年7月,更名为灭资
巷。1981年7月,改称公园街。
安源街 原卫城街巷之一。 1931年,命名为卢家巷。1969年7月,更名为安源
街。
向阳街 原卫城街巷之一。1931年,命名为杨家巷。1969年7月,改称向阳街。
荣德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1931年,命名为荣德巷。解放后,北城根巷并入。
1969年7月,改称红心巷。1981年7月,复称荣德巷。
正谊巷 1932年命名。1969年7月,改称忠东巷。1981年7月,复名正谊巷。
西山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1931年,命名为西山巷。1969年7月,改称兴无巷。
1981年7月,复名西山巷。
红星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 1931年,命名为傅家巷。1969年7月,改名为红星
巷。
海城巷 新形成的街巷之一,1981年7月命名。
新建巷 新形成的街巷之一,1981年7月命名。
r环翠巷 新形成的街巷之一。1981年7月命名。
红旗巷 原卫城街巷之一。 1931年,定名为吕家巷。1969年7月,改名为红旗
巷。
西河街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1931年,称沈阳街。解放后并入纪念路。1981年
7月,划出,命名为西河街。
光明街 原为北门外村街巷的一部分。 1931年,命名为曹州街。1969年7月,
更名为光明街。
潍县街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位于今市招待所后,1931年命名,沿用至今。
东平街 原为北门外村街巷的一部分。1931年,命名为绥平巷。解放后改称绥
平街。1969年7月,更名为向东街。1981年7月,改称东平街。
安平街 原为北门外村街巷的一部分。1931年,命名为安定巷。解放后更名为
安平街。1969年7月,改名为卫东街。1981年7月,复称安平街。
团结巷 北门外村街巷一部分。 1931年,命名为外蒙巷。1981年7月,改名为
团结巷。
泰山巷 北门外村街巷一部分。 1931年,命名为后藏巷。1969年7月,改称和
平巷。1981年7月,更名为泰山巷。
崂山巷 北门外村街巷一部分。 1931年,命名为前藏巷。1969年7月,改称统
一巷。1981年7月,更名为崂山巷。
治安巷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1931年,命名为治安巷,沿用至今。
友谊巷 北门外村街巷一部分。 1931年,命名为内蒙巷。1981年7月,更名友
谊巷。
北沟街 原名北沟村, 在原大同路西段。解放后改称北沟街。1969年7月,更
名为大庆路。1981年7月,复名北沟街。
北仓街 原北仓村(亦称东仓村)西,1981年7月命名。
杭州街 原北仓村的两条街,1931年命名为杭州街、武昌街,解放后统称杭州
街。
南昌街 原为北仓村部分街巷,1931年命名南昌街,沿用至今。
建设街 收回威海卫后管理公署官员住宅区的街巷,名为联合里。解放后,更
名建立村,后称建立街。1969年7月,改称建设街。
港北街 原建设街的部分街道。1981年7月,命名为港北街。
新华巷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1931年,命名为增华巷、文华巷。解放后,两巷
统称增华巷。1969年7月,更名为新华巷。
青岛街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1931年,命名为青岛街,沿用至今。
拥军路 英国强租期间,在戚家疃、谷家疃村前沿海岸所建住宅形成的街道。
1931年,分别命名为医院路、开封街、太原街、广州街、福州街、大成巷(后称育
华路)。解放后,统称医院路。1969年7月,新威路部分路段并入,更名为拥军路。
济南街 谷家疃村的两条街。1931年,命名为济南街、明德巷。解放后,统称
济南街,沿用至今。
湖南街 谷家疃村部分街巷,1931年,命名为湖南街,沿用至今。
文化街 谷家疃和戚家疃村的两条街。 1931年,命名为安徽街。1969年7月,
安徽街、安乐街合称文化街。
苏州街 谷家疃村部分街巷。 1931年,命名为苏州街。1969年7月,更名为大
寨街。1981年7月,复名苏州街。
泰安街 戚家疃村部分街巷。1931年,命名为安平巷、振兴巷、烟台巷、荣成
巷、文登巷、泰安街、中和巷、民治巷。解放后,合并为安平巷、文登街、泰安街。
1969年7月,统称为跃进街。1981年7月,改称泰安街。
新民巷 谷家疃和戚家疃村一部分街巷。1931年,命名为三民巷。解放后,将
五权巷并入,更名为新民巷。
重庆街 英国强租期间形成。1931年,命名为天津街、重庆巷。解放后,统称
重庆街。1969年7月,更名为前哨街。1981年7月,复称重庆街。
刘公岛上的街道多形成于英国强租期间,1931年命名,解放后均未使用。1981
年初,对岛上街巷名称进行整顿,7月份开始使用。
邓公路 以清代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的姓氏命名。1981年7月,原济宁街并入。
刘公路 以岛名命名。1981年7月,原西康街并入。
丁公路 以清代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姓氏命名。
旗顶路 以岛上主峰旗顶山命名。
曲阜街 以曲阜县名命名。1981年7月,原东昌街并入。
新疆街 以新疆自治区名命名。1981年7月,原历城街、青州街并入。
甘肃街 以甘肃省名命名。
山西街 以山西省名命名。
山东街 以山东省名命名。1981年7月,原沂州街、武定街并入。
府西街 原称河南街。1981年7月,改称府西街。
码头街 原称贵州街。1981年7月,以岛上有石码头改称码头街。
西村街 1981年7月以村名命名。
湖北街 以湖北省名命名。
福建街 以福建省名命名。
广东街 以广东省名命名。
登州街 以旧登州府名命名。1981年7月,原胶州街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