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国后人口增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25&run=13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人口的调查,1953年、1964年、1982年先后进行
了三次人口普查。据统计年报及人口普查资料,按现行区划范围统计,1949年全市
有25,700户,118,965人;城镇人口18,952人,占总人口15.68%;农村100,013人,
占总人口84.32%;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299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为25,890
户, 127,122人; 城镇20,000人, 占总人口15.73%; 农村107,122人,占总人口
84.27%;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19人。1957年为26,050户,134,000人;城镇18,
879人,占总人口14.1%;农村115,121人,占总人口85.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
337人。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33,390户, 152,02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
382人; 其中,市区公社29,964人,田村公社31,682人,羊亭公社26,485人,蒿泊
公社23,597人, 温泉公社17,532人, 崮山公社15,966人, 孙家疃公社6,801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60,010户,210,415人;城镇47,059人,占总人口22.36%;
农村163,356人,占总人口77.6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529人;其中,街道办事
处42,339人,市区公社13,022人,田村公社41,653人,羊亭公社33,236人,蒿泊公
社31,572人,温泉公社19,675人,崮山公社19,538人,孙家疃公社9,380人。1949-
1982年的33年间,全市总人口共增加91,450人,增长76.87%;城镇人口增加28,107
人,增长148.3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增加230人。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和社会发展,建国33年来,威海人口再生产
也发生显著变化:人口出生率比较高,死亡率逐步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根
据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57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迅速提高和改善, 自
1952年以后,人口便迅猛增长。八年中共出生33,764人,死亡16,372人,平均每年
出生4,220人, 死亡2,047人,生死相抵,人口自然净增2,173人,形成第一个生育
高峰。第二阶段(1958—1961年)。由于“左”倾错误和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遭受
挫折,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出生率显著降低,死亡率有所回升,自然增长率锐
减。 四年中,共出生14,549人,死亡7,541人,平均每年出生3,637人,死亡1,885
人,人口自然净增1,752人,与第一个生育高峰年平均净增相比,降低19.4%。其中
1961年人口自然增长呈现为负增长, 这就形成建国后人口生育的低谷。 第三阶段
(1962—1974年)。三年国民经济调整和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使生产得到恢复和
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从1962年开始,人口又出现补偿性增长,当年出生人口
5,318人,为1961年的3.96倍。1963年出生人口又猛增到7,149人,出生率高达48.4
‰,自然增长率39.2‰,为建国后最高年份。这一期间,尽管开始提倡计划生育,
但效果并不明显。 十三年中,共出生人口59,278人,平均每年出生4,560人,自然
净增3,315人,比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年平均数还高52.5%,从而形成人口生育的第
二个高峰。 第四阶段(1975—1982年) 。1974年,全市开始推行计划生育。粉碎
“四人帮”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1976年的出
生人数由1974年的3,393人下降到2,275人, 自然增长率由12.86‰下降到5.61‰。
八年中, 全市共出生23,655人,死亡9,258人,平均每年出生2,957人,死亡1,157
人;平均每年自然净增1,799人,比第二个生育高峰年平均数减少45.7%。

1949—1982年人口统计表 单位:户、人
┏━━━┯━━━━━━┯━━━━━━━┯━━━━━━━━━━━━┯━━━━━━━┓
┃ 项│ 总户数 │ 总人口 │ 其中 │ 人口密度 ┃
┃ │ │ ├─────┬──────┤ ┃
┃ │ │ │ 城镇 │ 农村 │ ┃
┠───┼──────┼───────┼─────┼──────┼───────┨
┃1949 │ 25,700 │ 118,965 │ 18,952 │ 100,013 │ 299 ┃
┃1950 │ 25,770 │ 121,123 │ 20,005 │ 101,118 │ 304 ┃
┃1951 │ 25,810 │ 123,108 │ 19,999 │ 103,109 │ 309 ┃
┃1952 │ 25,850 │ 125,126 │ 20,011 │ 105,115 │ 314 ┃
┃1953 │ 25,890 │ 127,122 │ 20,000 │ 107,122 │ 319 ┃
┃1954 │ 25,940 │ 129,124 │ 21,006 │ 108,058 │ 324 ┃
┃1955 │ 25,950 │ 131,257 │ 20,130 │ 111,127 │ 330 ┃
┃1956 │ 26,010 │ 132,000 │ 19,877 │ 112,123 │ 332 ┃
┃1957 │ 26,050 │ 134,000 │ 18,879 │ 115,121 │ 337 ┃
┃1958 │ 27,996 │ 135,622 │ 17,574 │ 118,048 │ 341 ┃
┃1959 │ 28,850 │ 137,654 │ 21,904 │ 115,750 │ 346 ┃
┃1960 │ 29,342 │ 138,369 │ 24,976 │ 113,393 │ 348 ┃
┃1961 │ 30,568 │ 137,430 │ 22,982 │ 114,448 │ 345 ┃
┃1962 │ 31,913 │ 144,766 │ 19,305 │ 125,461 │ 364 ┃
┃1963 │ 32,475 │ 150,459 │ 19,036 │ 131,423 │ 378 ┃
┃1964 │ 33,390 │ 152,027 │ 19,402 │ 132,625 │ 382 ┃
┃1965 │ 34,129 │ 157,326 │ 20,740 │ 136,586 │ 395 ┃
┃1966 │ 34,457 │ 160,239 │ 21,487 │ 138,752 │ 403 ┃
┃1967 │ 34,817 │ 163,043 │ 21,954 │ 141,089 │ 410 ┃
┃1968 │ 35,217 │ 165,614 │ 21,456 │ 144,158 │ 416 ┃
┃1969 │ 36,818 │ 169,798 │ 22,530 │ 147,268 │ 427 ┃
┃1970 │ 38,511 │ 172,759 │ 23,410 │ 149,349 │ 434 ┃
┃1971 │ 39,526 │ 176,104 │ 25,914 │ 150,190 │ 443 ┃
┃1972 │ 40,491 │ 178,316 │ 25,493 │ 152,823 │ 448 ┃
┃1973 │ 41,526 │ 181,369 │ 26,249 │ 155,120 │ 456 ┃
┃1974 │ 42,545 │ 184,033 │ 26,669 │ 157,364 │ 462 ┃
┃1975 │ 43,868 │ 187,186 │ 28,877 │ 158,309 │ 470 ┃
┃1976 │ 44,348 │ 188,950 │ 30,387 │ 158,563 │ 475 ┃
┃1977 │ 45,947 │ 191,344 │ 31,442 │ 159,902 │ 481 ┃
┃1978 │ 48,007 │ 194,537 │ 34,039 │ 160,498 │ 489 ┃
┃1979 │ 49,858 │ 197,920 │ 35,719 │ 162,201 │ 497 ┃
┃1980 │ 52,331 │ 201,768 │ 42,119 │ 159,649 │ 507 ┃
┃1981 │ 57,252 │ 206,273 │ 40,122 │ 166,151 │ 518 ┃
┃1982 │ 60,010 │ 210,415 │ 47,059 │ 163,356 │ 529 ┃
┗━━━┷━━━━━━┷━━━━━━━┷━━━━━┷━━━━━━┷━━━━━━━┛

1949—1982年人口自然增长表 单位:人
┏━━━┯━━━━━━━━━━━━┯━━━━━━━━━━━┯━━━━━━━━━━━━┓
┃ 年度 │ 出生 │ 死亡 │ 自然增长 ┃
┃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
┃1949 │ 3,531 │ 29.68 │ 2,218 │ 18.71 │ 1,313 │ 10.97 ┃
┃1950 │ 3,911 │ 32.58 │ 2,103 │ 17.51 │ 1,808 │ 15.07 ┃
┃1951 │ 3,731 │ 30.55 │ 2,131 │ 17.45 │ 1,600 │ 13.10 ┃
┃1952 │ 3,914 │ 31.53 │ 2,038 │ 16.42 │ 1,876 │ 15.11 ┃
┃1953 │ 3,818 │ 30.27 │ 2,016 │ 16.00 │ 1,802 │ 14.27 ┃
┃1954 │ 4,120 │ 32.10 │ 2,105 │ 16.40 │ 2,015 │ 15.70 ┃
┃1955 │ 4,521 │ 34.70 │ 2,031 │ 15.60 │ 2,490 │ 19.10 ┃
┃1956 │ 4,218 │ 32.00 │ 1,934 │ 14.70 │ 2,284 │ 17.30 ┃
┃1957 │ 5,531 │ 41.60 │ 2,014 │ 15.10 │ 3,517 │ 26.50 ┃
┃1958 │ 4,924 │ 36.30 │ 1,904 │ 14.10 │ 3,020 │ 22.20 ┃
┃1959 │ 3,715 │ 27.20 │ 1,918 │ 14.00 │ 1,797 │ 13.20 ┃
┃1960 │ 4,567 │ 33.10 │ 1,709 │ 12.38 │ 2,858 │ 20.72 ┃
┃1961 │ 1,343 │ 9.70 │ 2,010 │ 14.60 │ -667 │ -4.80 ┃
┃1962 │ 5,318 │ 37.70 │ 1,501 │ 10.60 │ 3,817 │ 27.10 ┃
┃1963 │ 7,149 │ 48.40 │ 1,364 │ 9.20 │ 5,785 │ 39.20 ┃
┃1964 │ 5,166 │ 34.00 │ 1,423 │ 9.40 │ 3,743 │ 24.60 ┃
┃1965 │ 5,264 │ 33.90 │ 1,228 │ 7.90 │ 4,036 │ 26.00 ┃
┃1966 │ 3,886 │ 24.50 │ 1,255 │ 7.90 │ 2,631 │ 16.60 ┃
┃1967 │ 3,300 │ 20.40 │ 1,218 │ 7.50 │ 2,082 │ 12.90 ┃
┃1968 │ 4,300 │ 26.20 │ 1,319 │ 8.00 │ 2,981 │ 18.20 ┃
┃1969 │ 4,537 │ 27.10 │ 1,114 │ 6.60 │ 3,423 │ 20.40 ┃
┃1970 │ 4,840 │ 28.30 │ 1,190 │ 6.90 │ 3,650 │ 21.30 ┃
┃1971 │ 4,553 │ 26.10 │ 1,216 │ 6.97 │ 3,337 │ 19.13 ┃
┃1972 │ 3,900 │ 22.01 │ 1,200 │ 6.77 │ 2,700 │ 15.24 ┃
┃1973 │ 3,672 │ 20.42 │ 1,108 │ 6.16 │ 2,564 │ 14.16 ┃
┃1974 │ 3,393 │ 18.57 │ 1,043 │ 5.71 │ 2,350 │ 12.86 ┃
┃1975 │ 3,084 │ 16.62 │ 1,150 │ 6.20 │ 1,934 │ 10.42 ┃
┃1976 │ 2,275 │ 12.10 │ 1,220 │ 6.48 │ 1,055 │ 5.61 ┃
┃1977 │ 2,142 │ 11.26 │ 1,127 │ 5.93 │ 1,015 │ 5.33 ┃
┃1978 │ 2,682 │ 13.90 │ 1,049 │ 5.44 │ 1,633 │ 8.46 ┃
┃1979 │ 2,698 │ 13.75 │ 1,123 │ 5.72 │ 1,575 │ 8.03 ┃
┃1980 │ 2,740 │ 13.71 │ 1,154 │ 5.77 │ 1,586 │ 7.94 ┃
┃1981 │ 3,909 │ 19.11 │ 1,218 │ 5.97 │ 2,691 │ 13.19 ┃
┃1982 │ 4,125 │ 19.78 │ 1,217 │ 5.84 │ 2,908 │ 13.93 ┃
┗━━━┷━━━━━┷━━━━━━┷━━━━━┷━━━━━┷━━━━━┷━━━━━━┛

附:威海籍华侨和港、澳、台胞简况
英国强租威海卫后,有些生活无着的劳动人民为谋生计,便到国外做佣工,其
中部分人在国外定居,形成早期的威海籍华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威海
卫诱招了一批“华工”到欧洲,部分人死于战争,幸存者在国外定居下来。1930年
英国从威海卫撤离时,一部分人跟随去香港、澳门定居。1938年日本侵占威海卫后,
又有些人避难出走。 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威海卫撤逃时,市区、孙家疃一带700多
人被带走,后大部分人在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台湾定居。
据不完全统计,威海籍华侨有500多人,分布在苏联、波兰、联邦德国、瑞典、
英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
加坡、 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已加入驻在国国籍的威海籍人有300余人。居住在台
湾、香港和澳门的威海籍同胞估计有50,00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在香港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