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果树修剪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91&run=13

收回威海卫后, 威海果业有较大发展,但修剪技术没有改进,1949年2月,文
登专区威海果园成立; 1951年5月19日,威海市果树技术研究会成立,自此,以果
树技术研究会和威海果园为中心,把全市果农组织起来,研究技术,交流经验。通
过学术活动,培养造就了大批果业技术人员,在修剪技术方面,涌现了陶遵祜、刘
福义、陈友三和董锡和等代表人物。他们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勤于总
结,逐渐形成各有特点的苹果修剪技术。
十字形 以陈友三、董锡和为代表。主要推广于里口山、张村一带。特点是树
干基部具备2—3大主枝,角度要求60°左右,强调配备好侧枝。主侧枝的上下左右,
用先重后轻的修剪手法,从严掌握,培养大、中、小分布均匀而紧凑的结果枝组,
以达到培养枝组中的带头枝,调整枝组着生位置,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同时,强
调枝组紧凑,固定结果位置,不远离主侧枝。优点是修剪的树势好,骨架牢固。但
因主枝大,侧枝很弱,两相悬殊。一般15年内不能结果,前期产量较低。
无层形 以刘福义为代表。在田村公社北片影响较大。特点是不强调基部主枝
数目,强调矮干、短冠、多主、少侧、层间距离小、枝层薄,以主侧枝两侧先轻后
重的修剪手法,培养中小型结果枝组为主,严格控制背上、限制背下,疏清层距,
强调光照。一般每尺一主枝,主枝角度多为80—90度,枝层薄,通风透光好。优点
是缓势快,成花早,易适令结果,早期丰产,骨架开张,光照好,小枝寿命长,结
果后转为培养枝组;抗腐烂病能力强,树体衰老晚。但枝组不紧凑,骨架不牢,结
果后骨干枝普遍下垂,肥水条件好的果园不易控制,适宜山 (正文第257页)地。
主干疏层形 以陶遵祜为代表,1960年以后在全市推广。特点是,严格按主干
疏层形要求,吸取陈友三骨干枝架之所长,培养树体结构。在骨干枝上用先重后轻
和先轻后重交替的修剪手法,培养大、中、小各类树组,并充分利用辅养树提早结
果。 三十多年来,陶遵祜先后应邀到五个省、市的100多个单位传授经验,接待了
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参观者,发表了15篇果树栽培技术的文章。其主干疏层形
修剪经验,于1960年编入《中国果树栽培学》,对全国果树生产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