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收回租借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9&run=13

中英交涉 《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规定,“租期应按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俄国被日本战败,放弃旅顺,清政府向英驻华公使提
出收回威海卫的要求,英国政府籍口旅顺非俄国退让,拒绝交还。
1921年12月3日, 北京政府代表施肇基、顾维钧等,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归还
各国在华租借地的要求。英国代表贝尔福宣称:“英国政府愿将威海卫交还中国,
以尊重中国主权,并实行门户开放之原则。惟须与各国会同办理,方可放弃此权利。”
1922年2月,贝尔福致函中国政府,提出交还威海卫的数项条件。9月,北京政府委
任梁如浩为收回威海卫委员长,吴应科、吴佩洸为委员;英国政府相应派出翟尔士
为委员长, 白伦特、高玲斯为委员。10月2日,中英代表在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开始
谈判。会议开过五轮,因英方所列条件苛刻,谈判毫无效果。1923年3月至5月31日,
谈判在北京举行, 经34次会议, 拟定《接收威海卫协商意见书》24条。要点为:
(一)中国政府将威海卫划为管理专区,按照威海卫行政长官署的施政方式实施管
理;将“爱德华埠”(码头区)划为自治区域,对各国实行开放,允许外人参与市
政;切实维持刘公岛现有市政办法,由中英海军各派代表一人组成一会,以备顾问。
(二)允许英国军舰及辅助舰赴刘公岛海面歇夏和操演打靶;中英海军共同使用抛
锚处所及其它设施;海军军用物资的输入、存储、装卸和转运,按通商口岸惯例办
理。(三)刘公岛之房地产,按英国开列项目无偿借与英国海军,以10年为期,期
满后,仍可展期续借;陆地区域内英国购得之官产地亩及房屋,亦按英国要求予以
租借,以30年为期,期满后亦得续租。(四)威海卫海关收支,在10年内按英国要
求实行管理;英国政府对威海卫各国商人所担负的“义务”以及债款,由中国政府
继续承担。(五)威海卫行政长官署所签押的契约字据以及英国威海卫高等法院和
地方审判庭先后判决各案,中国政府必须承认继续有效。
《意见书》公布后,全国各地纷纷表示反对。迫于舆论压力,梁如浩辞职,北
京政府表示《意见书》有重新修改的必要。英国政府却表示,对于《意见书》,文
字形式尚可修正,至实质上,不能更改;倘中国必欲坚持者,英政府宁做悬案办理。
1924年6月, 北京政府委派外交总长顾维钧接替梁如浩,与英使重新谈判。经十几
次讨价还价,于同年10月又议定《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草案)》29条。《专约》
比之《意见书》,只是文字有所改动。10月23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批准《专约》,
英国政府也训令其驻华公使从速签字。适逢曹锟倒台,《专约》未能完成签字手续。
1929年6月,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向英国驻华公使提出威海卫的归还问
题。英国政府以《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草案)》已于1924年议定为由,坚持原稿
只字不能改动, 否则仍将这一问题搁置。经中方力争,于1930年2月13日,中英重
新拟定《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 和《协定》。同年4月18日,王正廷和蓝普森在南
京分别代表中英两国政府签字, 嗣经两国政府批准,于同年10月1日在南京互换批
准约本议定书。
反投降斗争 1919年5月4日,北京发生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此后不久,
威海卫之清泉、敬业和安立甘堂等学校的几百名师生,也涌上街头,高呼“拒绝和
约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在城里和天后宫两戏楼集会,发表
演说。
梁如浩与英国代表秘密拟定的《接收威海卫协商意见书》披露后,遭到全国人
民、特别是山东和威海卫人民的强烈反对。山东省议会、山东旅京同乡联合会、山
东各界联合会、山东学生会、威海卫商会联合会等团体,纷纷上书北京政府,要求
无条件收回威海卫,严惩卖国贼。威海卫商会在呈送国会的请愿书中称:“乃我政
府任命梁如浩督办接收事宜,至今开会数月,梁等事事退让,英国妄肆要求,在彼
惟欲阳还其名,阴据其实,使交还等于不交还,遂订成一种确定断送之条约,以陷
威海卫于万劫不复……。敝会等生斯长斯,痛痒相关,惊闻梁如浩等秘订此丧权卖
国条约,心所谓危,不忍缄默,所有恳请贵院咨行政府速将中英交涉经过情形付审
查,并通知英国公使,告知此案未得国会同意,签字无效各缘由,呈请公决。”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自1922年至1923年,先后在党的机关刊物《向导》
上发表《英国与威海卫》、《可惊可骇的交还威海卫条件》、《国人还不急起抵制
英国亡我的侵略吗?》、《国民党应号召国民反对英国的侵略》、《山东人民为威
海交涉之奋斗》等战斗檄文,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态度和严正立场,推动了无条
件收回威海卫的群众斗争。
收回威海卫 《中英交收威海卫条约》 及《协定》 签字后,国民党政府即于
1930年6月14日在南京成立筹办接收威海卫办事处, 委任外交部司长徐祖善为特派
员, 朱世全为调查主任。吴天放为事务主任。7月,徐祖善率同助理人员到达威海
卫, 筹备交接事宜。9月23日,国民党政府任命外交部次长王家桢为接收威海卫专
员,徐祖善为威海卫管理公署专员。10月1日,王家桢等率领海军陆战队官兵300人,
由青岛乘海琛、镇海两舰抵达威海,英舰彼得斯菲尔特号鸣礼炮15响,以示欢迎。
当日上午10时50分,接收典礼在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大院举行。英国驻威海卫办
事大臣庄士敦宣读《专约》及《协定》条款后,升中华民国国旗,并演奏中华民国
国歌,中英两国军舰鸣礼炮21响,以示庆祝。11时45分,庄士敦率同随员及驻威英
国军队,分乘森特威和彼得斯菲尔特两舰离开威海卫,取道香港回国。下午二时,
举行威海卫管理公署专员就职典礼,正式宣布威海卫地方行政机构——威海卫管理
公署的建立。嗣后,威海卫管理公署会同山东省政府重新勘定边界,将英租界界石
改刻“威海卫界”和“中华民国十九年十月一日立”等字样。英国殖民统治32年之
久的威海卫终于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