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渔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79&run=13

收港海口 清代,沿海渔民多在村临近海口泊船卸鱼或避风。渔船收港海口有
26处, 即陈家烟墩东(今戚家庄村东) 、碎石子头(今南竹岛村东)、辽东护口
(今北竹岛村东南)、三官营(今金线顶东)、火燎场口(今威海造船厂东)、芦
石崖(后称芦石台,今威海市发电厂东)张百户石、菜园头、东门外、校场头(今
新码头处)、兀口(今坞口、德胜码头处)、神子嘴(今海军4809厂东)、庙前口
(今海军码头处)、夹位里(又称夹窝,戚谷疃下)、河口下(戚东夼外)、石崖
底(今东山宾馆下)、羊角护、马头里、高炉口(又称高里口,黄泥沟海边)、山
岛横(又称山岛洪,合庆东南山前)、孤石里(合庆村东)、黑水洋(江古嘴南海
湾)、漫干、大屋口、牛毛石、小城圈。上述海口均有专人看管,不许外地渔民占
用,威海渔民也不到外境捕捞。
建国前后,渔船收港海口(港)有威海港、刘公岛、皂埠、百尺所、海埠、沟
北、长峰、高里口、合庆、漫干滩、靖子、里窑、沙窝、远遥、槐云、麻子、小石
岛、黄埠头、双岛港等19处。1979年威海渔港建成以前,渔船在市区收港,主要停
靠在威海商港码头。
渔港建设 威海市有许多天然港湾。其中,威海港被称为“天风不犯,冬不结
冰”的天然良港。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后,在港湾内先后建7个渔商兼用码头,
渔船多来此卸鱼和避风。 1926年,远遥村渔民集资3,000元,在村北海湾修筑防波
堤,长74米、底宽8.3米、顶宽3.3米。五年后,被海浪击毁60余米。1964年,国家
投资80,000元,重新修复使用。1974年,田村公社渔业大队,建成小石岛避风港,
筑防波堤150米,港内水深2至3米,供渔船停泊;1 976年,孙家疃公社在沙窝村以
北黄泥头修筑避风港,因海浪大,后停建;1978年,崮山公社水产大队,修建皂埠
避风港,筑防波堤250米,港内水深5至10米,可停泊渔船80只;1976年10月,在北
竹岛村东南辽东护口建威海渔港, 1979年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380万元,主体工
程有防波堤120米、 护岸300米、突堤岸壁码头342米,拥有12个泊位,港内平均水
深4.5米,可进千吨级渔轮,可停泊渔船200只。码头附属设备比较齐全,实现了油、
水、冰同时上船。
1982年,威海渔港设渔船渔港监督管理站,主要负责港内船舶秩序、海损事故
的处理、 船舶检验和124马力以下渔轮船长、大副、大车、二车的考核签证和安全
护理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