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勘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50&run=13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山东巡抚周馥来威海,同(英)威海卫行政长官
署商定,由京都矿务总局派员对范家埠村西北金子岭进行勘探,酝酿在此创办金矿
公司。
1957年,山东地质局胶东第一地质队,会同威海市工业局,对范家埠金矿老洞
进行清理和试采,结论是“洞老矿空”,“可供当地农业社土法开采”。根据群众
多次报矿,国家冶金工业部和山东省工业厅联合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于1957年冬和
1958年春来威海踏勘。 事后,山东省计划委员会拨款3万元,由威海市组织力量对
金子岭矿井排水修复。将坑道内少量矿石和残存矿体采样寄中央有色金属研究院化
验。化学分析结果,含铜12.67% 、镍0.162%、钼0.03%、铅38.16%、金50.50克/吨、
银40.00克/吨, 属共生矿。1958年10月7日,山东省地质局胶东第一地质队外围组
来威海配合工作,认为矿体是豆夹形,上下左右变贫尖灭;在二层坑道中,有两条
主要矿脉,一条中间部分较宽约80厘米,另一条主要矿脉长达79米,含矿部分约50
米;矿体平均厚度在10至30厘米;主要矿物为脉金,含于石英矿脉中,于黄铁矿和
方铅矿共生,次要矿物为孔雀石。结论仍然是“洞老矿空”,没有后备基地,在此
地段生产黄金确有困难。
1975年下半年至1977年上半年,威海市工业局组织人员,再次对原范家埠金矿
残留矿体多次采样,经烟台地质三队化验分析,认为品位极低,无开采价值。
1965至1979年,山东省地质局第三综合地质大队和烟台地区地质局,先后对威
海境内的蛇纹岩矿、铬矿、石墨矿、磷矿进行普查和评价。
蛇纹矿分布两处: 牛角沟至范家埠矿点,位于蒿泊公社西南5公里,普查后确
定为C2级,储量78万吨;羊角埠至王家河矿点,普查后评价为矿体肥大,开采条件
简单,可回收石棉。
磷矿点分布两处: 马家疃矿点,位于马家疃村西南400米山丘,普查后确定为
易选晶质磷灰石矿床, C2级,储量31.1万吨,平均品位2.15%,矿体厚度不大;宅
库矿点, 位于宅库村西南400米山丘,属岩浆型低品位磷灰石矿点,规模小,地表
平均品位2.1%。
石墨矿点有靖子头、小西庄、小石岛等多处。尤以小石岛较大,位于西涝台村
西北2.5公里,经普查勘探,储量10.7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