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盐场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47&run=13

清同治末年,威海盐民改煎盐为打滩晒盐,始有正式盐场。1898年后,盐滩面
积为180亩,1921年增加到3,600亩,分布在鹿道口、前双岛、黄家皂、西涝台等沿
海。1929年,盐田面积增至5,600亩,盐民355人,分布在沿海18个村庄。1934年,
盐田荒废,只剩下3,000亩左右。1941年,盐民只有62户,盐田面积1,190亩。
威海解放不久,党和政府即组织盐工和盐田附近村民修复荒废盐田。至1945年
年底, 里口、 羊亭、港西三个区,15个村庄有盐民144人,盐田恢复到1,995亩。
1946年凤林区和市北区的盐田也陆续恢复, 全市盐田总面积达到4,863亩,盐民增
加到923人。
1949年,威海市政府决定鹿道口盐场维持现状,如有可能,适当发展。里口区、
港西区、凤林区、市北区的盐工全部转业,盐田裁废。到1953年,全市共裁废盐田
1,214公亩, 转业盐工88人。 鹿道口盐场初期盐田总面积5,306公亩,后发展到8,
236公亩,并成立鹿道口联村经营处,至1956年,盐田总面积增加到9,587公亩。
1957至1962年,市政府确定有重点地恢复和扩建一部分因减产转业的盐滩,新
建一部分盐田。1958至1961年,先后对涝台、黄家皂、前双岛、毕家疃、盐滩等裁
废盐田进行复建和扩建,盐田总面积达到27,213公亩。
威海盐田大多数小而零乱,每个生产单元大者三、四百公亩,小者几十公亩,
且纵横交错, 布局不合理, 停留在小生产的规模上,无法使用机械作业。1966至
1967年, 鹿道口盐场, 首先对较零乱的老滩、帮滩,按照“三化”、“四集中”
(盐田结构合理化、生产机械化、工艺科学化,扬水、制卤、结晶、集垛集中)的
要求, 改造老滩,定名新滩,共投资40,000元,改造面积为3,700公亩。1973年,
投资64,000元,第二次改造老滩3,000公亩。两次共建成6,700公亩,场区布局较为
合理,保卤设备比较健全,适应机械生产。
1974年,国家投资40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组织盐业职工围海扩建盐田。经
过三年的苦干, 筑起拦海大坝4,350米,投工40,000多个,动用土石方26.2万立方
米,扩建盐田20,000公亩。同时,改革盐业生产工具、引进盐业机械,采用塑料薄
膜苫盖结晶池,大大减少降水化盐造成的损失。
1982年,威海市盐业设有气象哨一处,拥有盐田总面积20,028公亩,塑料薄膜
苫盖面积1,050公亩。有压池机10台,运盐车8辆,输送机24台,柴油机48台,电动
机29台,各种水泵41台,计812马力、160千瓦。使修滩整地、捞盐、运盐、归坨等
生产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