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砖瓦、石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41&run=13

威海砖瓦业,据出土的汉砖考察,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出土的汉砖有大型
空心砖和小型子母砖,砖土制有狩猎图案和几何花纹。1933年,威海砖瓦窑场有11
家,至1936年增为14家,资本总额3,350元。1938年只剩下德胜一家制瓦厂。
1952年4月,在戚家夼建起私营双兴窑厂,有12人,资本总额5,370元,年产值
15,000元左右。 5月威海市政府工商科从即墨、文登、福山请来技工,在黄家沟村
后筹建威兴窑厂, 建成容量15,000到20,000块的方形砖瓦土窑3座和容量12到15吨
的石灰圆窑2座。1954年,土窑增加到9座,总容量增加到35,000块。1956年,双兴
窑厂与其合并,改称威海砖瓦厂。
1956年前,威海砖瓦生产一直沿袭手工操作、露天作业、季节性生产、土法烧
结等落后生产方式。一般是春分后工人进厂,修整场地、备料集土、维修窑室,清
明节前后制坯烧结,霜降后停工。只能生产老式簸箕瓦、小瓦和普通砖,平均年产
砖80万块、瓦23万片。1965年后,相继增添搅泥机、压力机和柴油机等设备,建起
瓦机房、晾瓦房,逐步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实行冬季备料,机器生产常年作业。
至1958年, 砖年产量增加到565万块,瓦达到68万片,分别比1956年前增长7倍和3
倍。
1967年,改造土窑,建起16门的轮窑一座,完全改变了手工制坯和土法烧结的
旧工艺,砖年产量达到599万块,瓦130万片。进入八十年代,为满足城乡基本建设
的需要,公社集体砖瓦业骤兴,先后建立田村、羊亭、温泉三个公社砖瓦厂,其中,
羊亭砖瓦厂生产规模较大,黄埠屯、凤林、蒿泊、望岛、爱于等大队也先后办起小
窑厂。
1974年,威海砖瓦厂原料枯竭,自黄家沟迁至蒿泊公社宅库村重建新厂。先后
建起16门轮窑一座和制砖、 制瓦车间及晾瓦房,翌年7月投产。1980年,生产砖1,
500万块,瓦170万片。
1982年,威海砖瓦工业,有地方国营威海砖瓦厂,公社集体企业田村、羊亭、
温泉砖瓦厂和崮山石灰厂,共5家,职工741人。生产粘土砖6,432万块,粘土瓦547
万片,石灰3,870吨。粘土砖合格率97. 1%,瓦合格率82.6%。万块砖瓦混合耗标准
煤380公斤。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6万元,总产值301万元,销售利润69万元,全员
劳动生产率4,061元,向国家缴纳税金33. 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