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橡胶加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32&run=13

威海橡胶加工工业,有烟台地区企业威海橡胶厂、地方国营企业威海轮胎厂和
公社企业田村橡胶制品厂。八十年代初,威海橡胶工业贯彻调整方针,加强企业管
理,开展技术改造,推行工业扩散,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中高档品种。1978至1982
年,完成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项目40多个。解放鞋、童鞋与街道、生产队签订厂外
加工合同,每年加工鞋帮350万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社队收入。
1982年,威海橡胶工业共有职工1,745人,厂区面积146,224平方米,建筑面积
38,003平方米,厂房面积16,194平方米;拥有生产设备644台,主要生产设备80台,
固定资产原值1,126万元。生产胶鞋631.31万双,生产轮胎198,458套,生产各种橡
胶制品156万件。共获利润363.6万元,向国家缴纳税金376.6万元。
山东威海橡胶厂 前身系中威橡皮工厂,1929年6月创办,资本总额40,000元,
工人110人, 各种机器设备25台,动力机50马力,所用生胶来自新加坡,线和汽油
来自上海,药品来自日本。主要生产圆口雨鞋、运动鞋、兀拉鞋等,年产20余万双,
价值20余万元。行销胶东一带和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原料供不应求,销
路梗塞,职工由300多人减至140人,年仅开工六、七个月。1942年,因日伪军的破
坏而停工。
1946年春, 东海军分区、北海银行、市政府和工人群众,共集资520万元,成
立中威橡胶厂股份有限公司,7月恢复生产。1949年底,改为国营企业。建国初期,
有职工246人, 主要生产设备7台,年生产胶鞋27万双,自行车外胎1,800条,产值
54万元。1953至1957年,国家投资95万元,先后设立技术科、检查科、原材料化验
室和物理实验室,并开展系统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至1966年,职工增加到
705人, 主要产品有胶鞋、 人力车胎、 传动带、运输带、三角带、胶管等,产值
932.4万元。
进入七十年代,进行企业整顿和改造,推行工业扩散,发展中高档产品和新产
品。1973年后将鞋帮加工扩散到南大桥、南竹岛、北竹岛、鲸园学校等四个加工厂,
年加工鞋帮350万双, 并在厂内增加生产轮胎和出口胶鞋新产品。1977年,建出口
车间5,741平方米,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双。
1982年,全厂有职工1,122人,生产设备434台,其中大型设备51台。厂区面积
68,947平方米, 建筑面积22,271平方米, 厂房面积11,49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
554万元。分炼胶、单胶鞋、缝帮、单鞋成型、棉鞋成型、机修6个主要车间。生产
各种胶鞋631.31万双, 胶鞋合格率99.7%,一级品率96.9%。产值2,278万元,全员
劳动生产率20,303元, 利润251.3 万元,上缴税金226万元。生产的解放鞋,1973
年和1979年在全国试穿评比中,分别被评为第一名和第三名。1979年后,解放鞋和
童鞋荣获“优质产品”称号,山东省化学工业厅授予威海橡胶厂为“质量管理先进
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为“先进企业”。
威海轮胎厂 1976年5月,由国家投资292.5万元,在望岛海滨动工兴建地方国
营威海轮胎厂,1977年12月竣工,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套。厂区面积79,653平方米,
建筑面积14,983平方米。 1978年由威海橡胶厂分出职工301名、设备45台、固定资
金355.88万元、 流动资金99万元,于4月20日正式投产。当年产量47,732套,产值
865万元。
自1979年以来, 先后进行了10余项较大技术革新。 产品除销售山东省外,自
1981年进入国际市场。 1982年,有职工41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人),主要生
产设备52台, 固定资产原值517万元, 轮胎的规格型号发展到8个,外胎产量达到
96,838套、 内胎101,620套,产值1,23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9,783元,利润109
万元,税金1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