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粮油加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20&run=13

粮食加工 威海的粮食加工工具,据义和村和神道口村出土的石磨板、石磨棒
考察,最早为新石器时代。以后,则有石碓臼(俗称碓臼窝子)出现。据出土文物
考察,石磨汉朝已有使用。到清末,则家家有石磨,村村有石碾,为当地居民主要
粮食加工工具。 1936年,城区有双合兴、信生永记两家磨房,工人10人,6马力柴
油机1台, 切面机1台,资本总额837元。到1946年,威海有磨房17处,多是驴拉石
磨或人推。1953年,威海市民政局成立烈军属第一生产组(磨房),从业人数15人,
资本额3,000元,拥有15马力柴油机1台、石磨4盘,日产面粉3,000余斤。1956年10
月,国家接收烈军属第一生产组,归还私人股金,成立莱阳第四面粉厂。1958年,
改为威海市粮食局面粉厂。 1970年, 更新生产设备,购置钢磨8台,日产面粉60,
000余斤。1977年,建面条车间,日产8,000斤。
1965年以后,农村新的粮食加工设备陆续代替人推、驴拉石磨,加工粮食不需
出村。较大的面粉厂有:蒿泊、北小城、崮山、皂埠等处。
油料加工 清朝末期,威海有木桩小油房。生产方式:用石碾压坯,木桩加闸,
吊锤(石制)击之。1933年,始有永记油房,资本2,000元,工人11名,备有8马力
柴油机1台, 以加工豆油为主,年产10,000斤。到1946年,有榨油业11处,多是小
型木桩油房,少数有丝杠机。1955年,新昌、久恒、协泰等私人小油房合并,成立
公私合营威海聚昌榨油厂,由莱阳实业公司领导(1959年转威海粮食局)。设油桩
7支, 工人9名。人力拉杠,日产2,400斤。1959年,油桩增加到24支,工人52名。
为提高生产能力、 减轻劳动强度,先后试制成功平面炒锅、拉杠机等,日产达30,
000斤。 1967年,聚昌榨油厂改名威海市粮食局榨油厂。翌年,改革落后的榨油设
备,试制成功200型螺旋榨油机,节省人力三分之二,年产豆油、花生油59吨。
1966年以后,村办榨油厂有羊亭、治口、河西、蒿泊、北山等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