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日用杂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14&run=13

苇编 威海卫地处海滨,沿海洼地盛产芦苇,当地居民擅长编织苇席。清乾隆
七年前,细席较盛他处,后因垦荒,原料不足,至建国后逐步停业。
条编 威海农家常用的条编筐、篓等,多数为自编自用,少数的拿到集市出售。
1961年,威海手工业联社投资,创办集体所有制的威海市筐篓社,1967年转产停办。
现在农村的条编产品多为苹果笼,为副业性生产。
肥皂 1032年,有人在中山路开设新民皂厂,资本1,500元,工人15 名。所用
原料,椰子油来自南洋,牛油和碱购自日本。每日可生产三皂牌肥皂20箱(每箱20
条),年产60,000余箱,行销于本埠及邻近各县。1938年日冠侵占威海卫时关闭。
后迟守山在新威路220号创办天和成皂厂,有工人2名,于1945年5月停工。1946年1
月恢复营业,后因战事再次关停。1952年,有隆华、同生号两家私营肥皂作坊,有
职工9人, 打皂机一台, 资本总额2,817元。1956年,建国营肥皂厂,年产18吨,
1963年关停。
炊具 1961年,由手工业联社投资,成立笼屉社。除生产竹藤综草制品和荆柳
条制品外,主要生产笼屉等炊具。1969年并入威海木器厂。
火柴 1928年,烟台昌兴火柴公司吕称黎、王洪滨、王恩林、王寸良等人来威
海,与仁柳庄村王德京,在北门外筹建德威火柴工厂,王德京任经理。股东有王德
京、吕称黎、孙云斋、李东山等37人,共合资3万元,建筑厂房4,300平方米,自日
本购置装杆机,备有排车5台、小车3台,从安东(今丹东)购进火柴杆,上海购进
药品, 招募工人70余名,翌年4月投产。除齐梗、排板外,其余均系手工操作,日
产“仙鹿”、“太极”牌红头火柴20余件,销于当地及邻近各县。后因经理人之间
出现矛盾, 生产半年后停业。1931年7月,工厂资本变卖给日盛德商号,是年10月
更名德威盛记火柴工厂。 经理人戚树栽、毕同安,雇工人140名,年生产总值为14
万元。 后因原料昂贵,成本高,连年亏损,于1933年7月停工。嗣后,由丛松南、
李松亭极力筹办, 于1934年12月复工,资本扩大到40,000元,工人增至158名(其
中男工38人,女工105人,童工15人)。日产火柴12,000包,年产3,000余件,总值
12万元。1938至1945年,日寇占据威海卫时因原料运输间断,生产无法维持,工厂
停工。 1948年,恢复间断性生产,1949年,有工人90余名,生产设备5台,固定资
产不足万元,年产火柴7,000余件,产值7万元。
1950年,开始自行生产火柴梗。1955年10月,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64年,硫
化磷火柴改为安全火柴。 同年8月,商标由“仙鹿”牌改为“海滨”牌。1965年,
增加包装机、旋刨机、排梗机、油药机、装盒机。1966年,装盒、包封工序由手工
操作发展至半机械化生产。1969年,以纸代木,试用纸盒成功。1972至1973年,火
柴梗和盒料开始出口。1977年,开始用连续机生产,手工糊盒改用机械糊盒,年产
量达9.3万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建和新建厂房、车间,增添装火机、连续机、旋
刨机、切梗机、光梗机等专业生产设备,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同时,解决了划
不着、闷火打炮、头小、磷面擦划寿命短、装盒支数不足等质量问题,使产品质量
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982年, 有职工410人,主要生产设备24台,占地面积22,
424平方米, 建筑面积8,88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68.9万元;生产火柴19万件,
出口火柴梗4,267包; 总产值296万元,为建国初期的2 0多倍;为国家提供税利44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