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管理内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104&run=13

计划管理 1949至1957年,国家对企业考核12项指令性经济技术指标。1958年
开始,只考核产品质量、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利润四项指标。1961至1965年,实
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加强计划工作的集中统一。1966至1976年,扩大生产
计划管理权,推行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形
成指令性和指导性两种计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指导性计划的比例逐步扩大,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企业有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
权。
劳动管理 建国前,威海民族工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管理,主要是工时定额和计
件工资制,迫使工人提高工效,以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工人采取雇佣制,
可以任意解雇或开除工人。1932年,中威橡皮工厂和德威火柴工厂,工人每天要做
工10至12小时。 计件工资最高者每天1元,最低2角;计时工资最高者每天7角,女
工和童工最低1角。其它工厂,有的每人每月3元,厂供给食宿;有的仅技工有工资,
徒工无工资,仅供食宿。
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劳动管理权由国家统一掌握,企业无权招收
工人。1958至1960年,劳动管理权下放到地区,“大跃进”期间,工业部门增加工
人3,656人。 全市将从事常年性工业生产的临时工转为正式工人,至1975年增加工
人达4,698人。1976至1982年,劳动管理权限重新归国家集中统一管理。
质量管理 建国前,工业企业自定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直接受消费者检验。建
国后至1978年,质量管理仅限于产品本身,只检验成品。1978年以后,在全市工业
企业中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 ,把质量管理推广到研制、设计、生产
准备、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和使用服务等各个环节。1982年,有42个工厂
成立277个TQC 管理小组,参加活动的职工1,706人。共走访用户1,270次,邀请用
户来厂征询其意见96次, 收集意见400余条,进行售后服务250多次。另外,有33%
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有17个企业实行方针目标管理。威海平板玻璃厂运用TQC
工具系统图法实行目标管理, 共有271名职工参加活动,以先进企业为赶超目标,
编制了总体规划、质量升级规划,完善了厂内各种考核指标和工作标准,制订出QC
小组活动制度、奖励制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一级品率达到76.3%,比以前提高1.
7%。1982年威海市有6个QC小组被评为地区优秀,有9项QC成果被市或地区评为优秀
QC成果。威海制药厂提高黄岑素铝收率小组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年创造价值57,600
元。陶瓷厂用QC方法揭露质量矛盾,使产品出口合格率由原来的28%提高到71%,年
创造价值89,600元。
财务管理 威海市工业企业的经济核算,大部分是沿用一级经济核算制。1979
年,开展企业整顿,逐步推行全面经济核算。至1982年,市属企业的电机厂、钟厂、
水泵厂、轮胎厂等36个工业企业开始实行三级经济核算。车间普遍设统计员、核算
员、记录员,开展一月一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为财务部门核算产品成本,提供了原
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