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 湖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9&rec=72&run=13

一、河流
市内河流分属黄、淮两大流域,主要河流有大汶河、泗河、洸河等,其中大汶河干流为东西流向,泗河、洸河为北南流向。河水季节性强,水量变化大。市内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型河道3条,大型河道1条。北部大汶河水系属黄河流域,南部泗河、洸河水系属淮河流域。东部有流入沂河的山洪小河道1条。过境河流有黄河。
黄河 自东平县戴庙乡石洼村西入境,沿东平湖北流至东平县旧县乡北出境,进入平阴县,境内长38公里。两岸堤防相距1.44~3.45公里,河底高于地面约3米。该河段经东平县孙口水文站测量,年均径流量为435亿立方米,年均流量为每秒1370立方米,水含沙量年均每立方米为25.1公斤,年均输沙量10.86亿吨。
大汶河 又名汶水,简称汶河,为黄河下游最大支流,是山东省名川之一。主流起源于沂源县松崮山南麓的沙崖子村一带,汇集泰山山脉以南、蒙山山脉以北诸水,由东向西流经新泰市、岱岳区、泰山区、宁阳县、肥城市、东平县等地,在东平县老湖镇马口入东平湖,再由东平湖清河门出湖闸泄入黄河。大汶河全长208公里(包括大清河),境内长156.5公里。总流域面积8543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45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8.83亿立方米,自然落差362米。河底除个别河段为石底外,均为沙底。大汶口以上为上游,分南北两支,以北支牟汶河为主流。大汶口至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名大清河,长29公里。
牟汶河 是大汶河上游三大流源之主流,因流经古牟国所在地牟城(今莱芜城东10公里处赵家泉附近)而得名。由莱芜市马小庄进入泰安市岱岳区。又西南流经角峪镇至渐汶河村与北来之嬴汶、石汶汇合后始称渐汶河。河道继续曲向西南,左纳陶河,右汇芝田河、冯家庄河,经旧县至北店子又有泮河注入。河道再转向南流,经阳关故城西,至房村(西住)折向西南,流至大汶口与东来之柴汶河汇流,始称大汶河。牟汶河自丈八丘至大汶口长108公里,自然落差152米,河底比降1.4‰,河槽多为缓坡地下河,其中傅家桥至赵家泉段,河宽100~300米,赵家泉至渐汶河村河宽一般在300~500米,个别地方河宽达千米以上。
石汶河 因其下游流经石汶村而得名。它起源于泰安、莱芜两市交界处长城岭一带山区,主要汇集泰山东北、长城岭以南诸水,南流经黄前水库,尔后与东来之牟汶、嬴汶二河汇流注入大汶河。全长50公里,宽多为100~200米,卵石粗沙河底,落差45米,流域面积350平方公里。
泮汶河 简称泮河,发源于泰山西麓的桃花峪北部山谷,流经大河水库,至泰城南。纳泰山氵奈河、 梳洗河等支流,尔后至北集坡镇北店子汇入牟汶河。全长42公里,宽多在百米以上,为卵石粗沙河底,流域面积368平方公里,落差945米,比降5.8‰。
柴汶河 又名小汶河,是大汶河上游三大流源之南支,发源于沂源县的北宅、牛栏峪一带山区,因流经古柴城北故名。它主要汇集新泰市境内诸水,向西至泰安大汶口镇南注入大汶河。该河流经新泰市全境及岱岳区和宁阳县交界处,全长116公里,河宽多在300~400米,落差153米,流域面积1944平方公里(包括沂源县34平方公里)。该河季节性强,夏季河水暴涨,春季常干涸断流。1918年特大暴雨最大洪峰流量曾出现490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为每秒6.82立方米。该河全为沙底,河水含泥沙量大,年输沙量36.8万吨。
嬴汶河 又名汇河,是大汶河上游三大流源之北支,因流经古嬴城(今莱芜市城子县村)而得名。发源于莱芜城西北35公里处的禹王山池凉泉(章丘境内)。由莱芜西杨庄进入岱岳区。又西南流经高北、故县东,至刘家疃与石汶河汇流南至渐汶河村南注入牟汶河。嬴汶河全长86公里,河宽多为300~400米,落差364米,流域面积1326平方公里,为流沙河底。
康王河 上游由肥河、康河汇流而成。肥河发源于岱岳区道朗镇境内黄山张家庄,至鱼池村入肥城市境内。康河发源于肥城市老城镇北道岭诸山绕老县城东而南,至李家屯南入肥河。康王河全长56公里,流域面积427.6平方公里,上游有6条主要支流汇入,流经肥城市7个乡镇,至衡鱼入汇河。中下游比降1.25‰,河道最宽处500米,最窄处18米。
汇河 古名坎河、泌水,发源于平阴县的毛家铺,主要支流有康王河、大留河、东金线河、湖屯河、大中泉河等,是大汶河下游最大支流。其上游肥城市境内河段称康王河,下游东平县境内河段称汇河,全长49公里,流域面积1260平方公里。除下游有近千米河段为石底河外,其他均为泥底河,落差110米,其下游河段两岸均筑有堤防。该河主要汇集肥城市北部、东平县东部和平阴县部分山区诸水,南流至东平县黄徐庄注入大清河。
小清河 又名南沙河,是古汶水西流安民山入济水的故道,是大清河的分洪河道,原河道由东平县龙崮村东,流经彭集、王圈、沙河崖、南桥至州城镇西北马口入大清河。全长30余公里,平均宽100米。后因河道经常决口成灾,1946年分别在龙崮和马口进出口处筑坝拦截,河道遂废。从此,东平县黄、淮两大流域水系界限,由小清河移至大清河。
漕河 古称蛇水,是岱岳区、肥城市“汶阳田”的主要排水河道,流域面积648平方公里。干流河道在流域南部,呈东西流向,其支流多为南北流向,其中长5公里以上河道23条。主河道自北庄以上分为南北两支。主流南支起源于岱岳区北留村东,西流至漕河崖,汇北部丘陵区诸水形成漕河干流,多为平原河道。又西流至北庄与浊河汇流,自此以下称漕浊河。浊河发源于岱岳区南白楼一带,南流至故县店进入平原区,流经南仇、城上注入漕河。漕河又西南流,经肖家店西,在堽城坝下游注入大汶河。漕河自北留至堽城坝下入汶河口,全长39公里,落差40米,平均比降1‰。下游河道较宽,多在50米以上,两岸均有堤防。
洸河 古称阐水,又名洸府河,主流发源于宁阳县堽城镇以北的泉头村,西流至伏山镇北转向南流,经宁阳县城西至泗店镇胡南村入兖州境内。该河全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67平方公里,其中宁阳境内长29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
泉河 上游分南北两支,以北支为主流,起源于宁阳县西北鹤山北部的王家西皋一带山区,迂回西流至西周家庄进入汶上县境。南泉河起源于宁阳县东疏一带,西南流至黄茂入汶上县境,两河汇合南流,注入京杭运河,南泉河长12公里,北泉河长16公里,流域面积626平方公里。
宁阳沟 发源于宁阳县城东北告山虎城村,南流至杏山村转向西流,经茅庄至大安村汇石集河转向南流。1965年在大安村改道西流,经管家洼南注入洸河。大安村以南河水南流至宁阳县城东关,汇城东洼诸水,至古城村南入兖州境内。该河全长31公里,其中宁阳县境内河段长27公里,流域面积91平方公里,为宁阳县城东的主要排水河道。
二、湖泊
市内湖泊仅集中在东平县境内,东平湖位于东平县西部,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是滞蓄黄河之水的大型天然水库。稻屯湖(洼)位于大清河北,稻屯西北,是滞蓄东平湖和大清河水的蓄水湖(洼)。另有州城湖,位于东平县南部。三湖水面1.55万公顷。
东平湖 位于东平县境内,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地处北纬35°30′~36°20′、东经116°06′~116°15′之间。北起清河口门,南至金线岭围堤,西濒济梁运河和黄河大堤,东沿凤凰山、黄花园、州城镇、吴桃园及湖东排渗河。南北长30多公里,东西宽20多公里,总面积627平方公里。湖底西北高、东南低,最低高程36.7米。湖中有金山、昆山、土山、铁山等,海拔一般在150~250米之间,面积均在2~5平方公里。湖区设计蓄水高程44~44.5米,库容量40亿立方米。湖内水质肥沃,资源丰富,生长着鲤鱼、甲鱼、鲫鱼、鲶鱼、大青虾等50余种水生动物及菱角、鸡斗米、莲藕等10余种水生植物。1985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为水浒旅游线上最重要的景区。
东平湖古属大野泽,亦称巨野泽。汉代,大野泽改称钜野泽。《史记》中有“彭越常渔于钜野泽中为群盗”“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后二十年始塞”的记载。当时的钜野泽蓄水量巨大,是一望无际的洪水泽国,以至汉武帝惊呼:“瓠子决兮将奈何?……吾山平兮钜野泽溢。”南北朝时,仍是“钜野湖泽广大,南通邾泗,北连清济”。至唐代,已有比较确切的数字记载:“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元和郡县志》)五代以后,大野泽因黄泛淤淀,逐渐涸缩为梁山泊,又称张泽泺。《资治通鉴》中有“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的记载。《宋史·杨戬传》记载,“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元代,于钦《齐乘》中记载:梁山在寿张县东南七十里,东平州西南五十里,东接汶上县界,汶水西南流与济水汇于山之东北,回合而成泺……泽即梁山泊也。这就是《水浒传》上描写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水泊梁山。金元明时期,梁山泊逐渐衰退,蓄水时多时少,水至时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时则“涸为平陆,安置屯田”。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黄河移至故道,梁山泊水退,涸干为田。至明初,这里只剩下南旺、蜀山、马踏、安民山、马场几个分散的积水小湖,“梁山巨浸”已不复存在,历史上称为“北五湖时期”。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于兰考铜瓦厢决口,在东阿鱼山夺大清河入海(渤海),倒灌入安山湖。为防黄河继续南侵,遂从梁山县十里堡至东平县解河口一线修筑围堤(今称旧临黄堤)拦截,形成大面积新湖面,时因大部分湖面在东平县境内,安山湖逐渐改称为东平湖。1933年东平湖的高度(江淮水准):洪水位38.9米,湖底高37.2米,容水量11880立方米。集水面积:洪水位时229平方公里,低水位时167平方公里,实为现在的老湖区。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郑州花园口决黄河大堤,黄水改道入淮(河),东平湖遂干涸为田。1947年堵复决口,黄河复归故道入海,东平湖重又蓄水,时湖面面积153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从东平县李桃园至金线岭一线又筑一围堤(新临黄堤)以确保黄河下游安全。东平湖遂形成新湖、老湖两个湖区。滞洪区总面积943平方公里。1958年改东平湖为水库,将梁山县新湖区西部去掉,滞洪面积缩为627平方公里,其中老湖区209平方公里,新湖区418平方公里。围堤顶高程加至48.5米,设计蓄水位46米,相应蓄水量40亿立方米,成为滞蓄黄河洪水的大型水库。1986年,建成流量1000立方米/秒以上进湖闸5座,出湖闸2座,设计蓄水位46米,蓄洪39.79亿立方米(包括新湖27.85亿立方米)。东平湖水库在历年的黄河滞洪和大汶河泻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